金 弢 ———— 探討佳句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文章來源: 驚濤駭浪2019-04-07 08:22:35

探討佳句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 金  弢

其中 山銜好月 “  頗具詩情畫意,這種感受與我不謀而合。筆者當年在江南山溝插隊時見過月上山巒的景象:月兒爬上了山巔,徐徐升移,形似冉冉,欲離還銜,此時的新月宛如含著天際,依依不舍,那是一幅月銜山的景致。妙就妙在我們在此擇取 山銜月,抑或 月銜山敝者以為後者更貼切,更近情理。山來不妥, 月來更佳。時逾月中,月亮會早早起身;每逢十六,晚飯後的百姓看到的正是早起的圓月,故民間有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一說。至於好月壞月,見仁見智;但且日日新月,公論自在,於是乎選新月則無爭議。此處,新月初升之月新月亦可作 月初之月解。

又說 "雁引愁心去":我之管見, ""字太白,語意過顯;再之用 愁心” 還是 “愁情”,也作過思量;

"愁心" 嫌穿鑿,略牽強,不如用 愁情“ 愁心” 太實,太重,既然 “隨雁去“,”情“ 更為形象,"情思" 隨雁飄去。若換成另外一種意境:”悲情隨雁去,愁心我自留“,沉重的心,留滯身邊,合情合理,所以原來的 ”愁心“ 變成了 ”愁情“,評家的高論呢?

愁情隨雁去,新月銜山來   

 

我不是學中文出身,而是學日耳曼文學的,如此發聲,權當班門弄斧。

金  弢

2019 元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