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匠的孩子們往往不繼衣缽
文章來源: 水晶藍2021-02-18 21:09:11

虎父的心願多願“子承父業”。比如政界,老布什動足腦筋讓美國的災星小布什繼位,川總也毫不客氣地讓繡花枕頭伊萬卡上竄下跳當二當家,拜登為了了卻去世兒子沒上位的心願,拚了老命。

照道理,音樂家們應該比其他虎父更有優勢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音樂家,因為在AI 生物合成人出現之前,藝術家的童子功是成才的必要條件,有爸媽在身邊從小培養,和一周去上一次課的差距還是很巨大的。舉個有點遠的例子:電影《白夜》中的這段著名的舞蹈,雖然有點爵士元素,就算是普通觀眾,也會眼睛不自覺地被專業的芭蕾演員Baryshnikov牽著走。童子功真的很重要。

有趣的是,看那些曾經紅透的音樂巨星們的孩子,基本都不能像老爸老媽那樣。再努力,連一半的成就都少見。

剛在網上找到曾經的著名的Oistrakh 父子的合作。記得當年的教授談起他們,邊聽著錄音,邊歎氣,“唉,兒子連爸爸的三分之一都沒有。’這個視頻裏,爸爸和兒子的音色差距非常大,Oistrakh著名的暖男寬厚溫潤音色和兒子處處起毛起球的音色一比,難怪爸爸在視頻裏一直皺著眉頭。

還記得他嗎?在《希茜公主》裏傾國傾城的弗蘭茨國王,演員的爸爸是和卡拉揚齊名的Karl Bohm。至今的許多音樂教材裏都還有他老爸的作品,媽媽是一線的歌唱家。兒子在一次Audtion後,被婉轉地批評,從此從音樂的道路上退出。不過 Karlheinz Böhm本人把本可以紙醉金迷的生活,生生活成了進級的天使,無愧被眾多女性愛戴一生。

 

相比他們,小提琴大神海菲茨就很遺憾了,孩子們中甚至沒有一個是走音樂路線的,全都泯然眾人。可能和海菲茨本人冷漠的個性有關。

更倒黴的是曾經的鋼琴大師,霍洛維茨,唯一的獨生女兒叛經離道,不但處處和老爸做對,還喜歡搖滾,年紀輕輕就成了問題少女,在摩托車事故中早逝,讓霍大師非常傷心。

還想到不可一世的貓王,法定的獨生女,一無所長,能做的也是像老爸一樣唱歌,但唱的歌難聽得可以讓老爸再也不相投胎。

命運還是很有趣的,也是公平的,花不會永落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