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的兒子
文章來源: virginAB2020-03-14 22:39:54

 

 

昨天晚上終於和兒子通了一個比較長的電話。這是澳洲新冠疫情開始嚴重後,我們第一次比較長時間的電話交流。從澳洲傳染病例開始增加,我心裏就有一種預感,身為醫生的兒子,這次恐怕要直麵被感染的病人,接受考驗了。因為他所在醫院是昆士蘭州最好的心肺專科醫院,專門接收心、肺移植和其它重症病人,兒子又正好在肺科輪轉。我猜他們醫院一定已經開始接收感染的病人了。所以從上周一我就開始給他打電話,一遍又一遍,可是始終沒人接,發信息也不回,這讓我愈發擔心。偶爾打通一次電話,剛要提醒他注意防護,兒子一句話就給我懟了回來:這是我的工作!是啊,雖然澳洲從來不把醫生稱為白衣天使,但每個醫學院學生,從他們開始醫學學習的那一天起,都對自己的職業有著一份敬重,更是深深認同救死扶傷就是他們的天職。老公一直安慰我,說兒子自己是大夫,會注意防護的。可我想想澳洲人的滿不在乎勁,醫院的防護用品一定跟不上,而他每天都要近距離接觸病人,每一項操作都帶著危險。真是為兒子擔心啊!三月十號墨爾本出現了第一例人傳人病例,大家開始有了一些緊張。周四(三月十二號)我好不容易和兒子通上電話,本以為他在家休息呢,結果兒子告訴我,醫院許多醫生病倒,他不得不早早到醫院接班。然後匆匆說了一句:We all expose to it and everyone will get it eventually就把電話撂下了。這讓我倍加擔心,也不知道他的防護做得如何。不過至少知道當時他還是健康的。老公一直在安慰我。他說這次全國支援武漢的兩萬多名醫生無一例感染,可見防護做到位問題不大。可是我還是惴惴不安,兒子太年輕,從沒有遇到這麽嚴重的傳染病啊!昨天下班回來老公告訴我兒子給家裏打電話了。說他這一周實在太忙,沒時間聯係我們。先打電話報個平安,晚飯過後我迫不及待地給兒子打電話,詢問他們醫院有沒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他們醫院慢性病房的老年病人已經都被轉移到其它醫院,病房改造成了隔離病房,而且已經建立了發熱門診。目前已經接收了八九個確診患者。醫院所有擇期手術停止,ICU病房隨時準備接收危重隔離病人。他們各個病房的大夫下班後都要去發熱門診加班。上周兒子夜班已經到隔離病房上班,開始收治新冠病毒病人。目前還沒有特別危重的病人。但兒子說發熱病人已經從上周的零零星星開始快速增長,估計以後三周會有一個爆發期,而且危重病人也會增加。第一個高峰肯定會是最嚴重的,希望逐漸減弱下來。兒子在那裏說的雲淡風輕,可是我卻聽得心裏陣陣發緊。沒有想到工作才兩年多的兒子就遇到了這麽凶猛的疫情。我和老公急切地詢問兒子在接觸傳染病人時是如何防護的,兒子說醫院都有常規要求和防護裝備。可是我們聽著比國內的層層防護簡易多了,有不少漏洞。想提醒兒子注意,可是年輕人卻覺得我們多慮了。反過來還安慰我們說:我選擇當醫生就是想幫助別人,現在有這個機會,我很高興能幫助到他們。我們隻能再三告訴他,幫助別人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兒子還深有感觸地說,這次我才真正意識到,一個社會不管多繁榮,多強大,沒有良好的醫療體係做保障也不行。當有健康危機發生,就看出了醫護工作的重要。我真的覺得這個專業選對了,關鍵時刻能夠幫助到他人。兒子中文表達能力欠佳,也就是國內小孩子的水平,可是我聽起來卻是句句發自內心,實實在在。中心思想就是,做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他的天職。此時此刻就要不怕自我犧牲,勇敢承擔責任。我既為兒子擔心,也為他的這份社會責任感驕傲。在我還把他當作一個孩子的時候,人家已經默默承擔起了應有的社會責任,開始守護他人的健康了。不過兒子也說,雖然我們醫護人員要衝在前麵,但政府的各項管理措施也要跟上,否則我們多努力也阻止不了病毒的傳播。而且最終疫情的控製還是要有疫苗接種。也許這個病毒會伴隨我們一兩年,不過年底如能有疫苗成功,形勢就會反轉了。兒子還和我們一起討論這次國內疫情防控的優劣,從他的分析評判中可以感覺得到澳洲醫療機構也是在借鑒國內的經驗教訓,同時摸索自己的方法。是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醫療水平和獨特的民族性格,誰又能抄了誰的作業呢?在未知的醫學考驗麵前,沒有任何的急功近利、傲慢和自以為是,隻有不斷探索,認真應對。讓我欣慰的是,兩年多的專業培訓,兒子的業務能力真的提高很快。雖然昨天的話題有些沉重,不過兒子任何時候都不忘調侃他的傻老媽,問我是否也參與了搶購。他說:老媽,我知道你有多crazy。
兒子就像我們這個家庭出來的孩子,理想主義而且書生氣十足,以為憑他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解除天下無數病人的痛苦。而我也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恨不得擋住所有打在兒女身上的風雨。可是哪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不是靠著自己披荊斬棘呢?我們隻能遠遠地眺望著、祈禱著,祝福著......
我向上帝祈禱,願他好好保佑我的傻兒子平安健康,能夠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病人。也祈禱上帝讓我們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願上帝引導我們進行自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