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談天下(385) 聊聊我對於愛國的理解
文章來源: markyang2023-07-04 10:48:22

今天是美國的獨立日,也就是通常說的美國國慶日,今天我想聊一下我對於愛國的理解。

有關愛國的話題,我個人認為華文世界裏麵最有價值的文章就是資深外交家資中筠的那篇文章”國家是什麽?愛國愛什麽?“

Twitter 上的武媚靜子:"什麽是真正的愛國,粉紅,愛國賊,憤青們看過來https://t.co/WF1FjtBvtv" / Twitter

我們先來簡單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談到國家,中國人最講愛國主義,我不喜歡主義兩個字,我喜歡愛國,我覺得我非常愛國,但是一加上主義呢,就有一種強製和功利性。

愛國是人的一種天生的感情,就和愛家鄉,愛父母愛自己的親人一樣,是沒有人能夠強迫的。

我們談到國家的時候,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是自然的國家,即故土,就是你生於斯長於斯,也許你不一定終老於斯,但是這就是你生長的地方。

第二個,當我們想到國家的時候是民族,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積澱了長遠的曆史和文化形成的一個特點,我們大家都認同的這是民族,用英文字來說是nation。民族一半是先天的,一半是後天的,不是一個原始的土地,而是有很長的曆史和積澱在這裏

第三種情況就是政治性的國家,帶有政權的國家,這個在英文字裏麵是state。國家就是有一撥人在這統治,也可以換另外一撥人在這統治,但是國土還是它、民族還是它,但是這個國家的體製或者是一些統治者是可以改變的

那我們愛國家愛什麽,我想我們真正的自然的愛是愛故鄉愛故國,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我曾經生長的這個祖國。

其次是愛民族,因為我們寄靈在這個民族的文化裏,盡管我是學外國文學的,但是無論如何,我能調動的根是中國的文化,我外文學得再好也不會變成外國人,這是一個民族的概念。

 

而第三個層次國家,那就很不一樣了。你可以不愛它也可以愛它,你可以保衛它也可以推翻它,改朝換代都是以第三種國家作為依據。所以這第三種國家是可以愛可以不愛的,甚至在全球化的時代,你可以不想當這個國家的國民,加入別國的國籍,而你心裏頭,可能還眷戀原來的故土。這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這三個層次是應該分清的。

舉一個外國人的例子,當年英國人為了爭取信仰自由,他就跑到了美洲去鬧獨立,在美洲反對自己本國的英國王,但他本身還是英國人,承載著英國的文化,這是把“國家”帶到了美洲,這是一種情況。

再比如,美國人最愛的是什麽,他最認同的國家是什麽?因為美國人是由全世界的移民組成,包括非洲人,亞洲人,歐洲人等。他們都帶著自己本國的本土的文化和民族特色移民到了美國。他們愛的什麽東西?他們愛美國的憲法。這個憲法凝聚起來這個國家,保護這裏人民的利益。假如沒有這個憲法,換了一個體製,變成了專製體製,他們可能就跑掉了。

有這麽一個例子,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很短的一個時期,大概是1935年,我們叫做他麥卡錫時期,他非常專製,剝奪了很多人的自由,在這幾年裏,美國的很多精英就跑到歐洲去了,他們覺得不能夠認同這樣一個專製的國家。比如我們熟悉的斯諾,他就跑到瑞士去了,因為他要逃避麥卡錫。卓別林,他也是覺得受到了某些自由的限製,跑到瑞士當公民去了。如果麥卡錫主義長期下去的話,我覺得美國就會發生革命,或者是美國人全跑掉了。

所以,到底是王朝是國家的目的還是保護民眾的權利和福利是國家的目的?在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曆史裏,王朝是國家的目的,皇恩浩蕩,食君之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到了現代國家,這樣的觀念就改變了。

水天清(備用號) on Twitter: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國家是你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它已存在幾千年。政府隻是管理這片土地的組織,它根本就不是國家。  共產黨建立的是一個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政府),而不是一個有幾千年曆史的國家。 我很愛國,但我不愛清政府和北洋 ...

大部分現代文明國家是“談出來”的

國家的拐點在於從古代的國家到現代的國家,即是“打出來”的國家還是“談出來”的國家。

“打出來”的國家就是誰掌握軍權,誰本事大,用暴力推翻另一個團體,占領這個國家,然後我的子孫就要世世代代都要繼承這個國家。

現代的國家是“談出來的”,我們來討論,假如你的意見對,我們就給你一個法律來保護人民的利益,如果你這個不對,是倒行逆施,到一定的時候,或者用選票或者用另外的方式,來換一個,這個是現代國家的概念。

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愛第三種層次的國家,即用政權得到的國家。這個統治集團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不能保護人民的福利,你完全可以以愛國的名義推翻它。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最好不要用暴力,而是用談判的方式,用和平的方法,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走向文明。這是我對現代國家的一個看法吧。

大部分現代文明的國家都是“談出來的國家”,即用談判來實現改變某種方式、或者體製、或者某種法製。所以說談到愛國,我覺得愛國就是這麽一個愛法。即使有些人跑到國外去,變成了別國的國籍,但是他還是眷戀故土,眷戀原來的民族文化,願意為原來的民族文化出一份力量,這個也無可厚非,完全應該加以鼓勵。但是一旦這兩個國家打起仗了,他必須要忠於某一個政權。為什麽在太平洋戰爭,美國人把一些已經入了美國國籍的日裔圈起來?就是懷疑他的忠誠,到底是忠於他原來的國家還是忠於現在的已經入了籍的這個國家。

我想,我們到了現代,對於國家的這個概念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文明的向前的觀念。就是一個政府到底是誰養活誰,過去說食君之祿,皇恩浩蕩,現在應該說是納稅人養活政府,我們出一點錢養活你,請你為我們服務。要是倒過來想的話,老百姓一點福利全是統治者恩賜的話,這個國家我認為是倒行逆施的,整個邏輯是倒著的。謝謝大家。

人為什麽要愛國?愛國究竟是什麽東西? * 阿波羅新聞網

從上麵的內容來看,她很清晰的講解清楚了三個層次的邏輯,就是愛國的三個部分,愛故土,愛民族,愛國家。

愛故土基本上是人的本性就能代表的,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生長的故土都有深厚的感情,那種很難割舍的愛,對於我個人來說,就是我對於我在中國家鄉故土的那種無法割舍的感情。

愛民族是不同的層次,比如我是漢族,但是我不會是大漢族主義者,所謂的愛民族其實是一種對於文化的依戀,那種根植於骨子裏麵的文化傳承,那種愛其實是一種個人的認同和傳承。

愛國家其實是最虛幻的一種,不是說國家是虛幻的,而是說國家本身是一個非常近代的概念,而且因為各種原因,國家是會有各種變化的,包括土地和人民。國家其實是家族,部落然後是區域人民的集合化,它可以小到一個部落,大到一個多元民族的融合,所以,愛國家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但是我很確定的是,我對於愛國的理解不是愛現在的政權,更加不是愛某個領導人,甚至不是愛美國(我的國籍國)或是中國(我的出生國),而是熱愛這兩個國家獨特的文化。

很多華人因為各種原因,尤其是被中共洗腦的大陸華人,對於愛國的理解還停留在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是愛中國共產黨,甚至個別的還有以愛習大大為代表,其實還是那種忠君報國的思想,是一種無腦愛國,就是不管這個國家如何,不管這個國家的政權如何統治,我都會愛它,這種就是愚忠式的愛國。

我的理解就是,對於海外華人,如果你沒有對於自己住在國的熱愛,那很有可能還不理解真正的愛國,你如果不會對於美國政府,或者法國政府,不管怎樣都會付出你的熱愛,那你對於中國政府或者領導人的那種熱愛是不是太可笑了。

對於愛國,自由主義思想家托克維爾曾將之區分為本能的愛國主義與反思的愛國主義。

所謂本能的愛國主義,其實就是一種感情勝於理智的民族主義。這種愛國主義,是無條件的愛國,不論國家做得對還是做得錯,都無條件的服從國家,這些愛國者首先想到的是國家的富強與獨立,在他們看來,為了國家,個人的一切都可以犧牲。

而反思的愛國主義,其愛國則是有條件的。用埃德蒙·伯克的話來說:“要讓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要可愛才行。”

縱觀20世紀,反思的愛國主義的典型代表是胡適。縱其一生,胡適都以“為國家做一個諍臣,為政府做一個諍友”自勵。在是非與國家之間,胡適堅持的是“是非高於國家”的立場。

最後,我引用一段胡適的話來結束我的短文。

胡適:中國人從不愛中國人,但卻很愛國,愛人是需要投入情感,付出時間、精力、經濟成本的,愛國隻需付出口水

很任性真愛國|TikTok 搜尋

是的,我的愛國表現在,我會積極參與推廣中華的文化,我會積極推動保護華人的利益,我也會積極推動中國的企業和美國進行交流,但是我不會無腦認同中國政府的所有政策,不會支持中共任何對於人民利益的剝奪,我的愛國是投入情感,付出時間的,而不是付出口水,高喊如何愛國,其實骨子裏麵就是希望得到一些愛國口號後麵的利益。

對於美國,我個人是熱愛的,它不完美,甚至有很多問題,但是我積極參與它的各種改革,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力,去進行可能的改革,也許文化上的,美國文化離我更遠一些,但是內心裏,我更加認同美國的製度,美國的係統,因為它給與我們改變的可能,賦予每個人參與的權力,而且我們有支持或者反對政府的自由。

最後再引用一下資中筠的幾句話。

?良知欣然自知? on Twitter: "@MarioMa24447848 @newchinanoccp 毛澤東:『美國有最完備的社會保障,最平等、自由、民主的社會,最人性化的製度,最人本的憲法法律!世界上幾乎所有最美好的東西都在美國,誰反美就是反人類、反社會、反宇宙!!七月四日萬歲  ...

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是保護人民的,是保障人民用自己的力量能夠求得生存和幸福的。如果以國家的名義剝奪人民的幸福或者是害民,那這個就不能夠叫愛國。

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真正現代的國家,應該是最大限度地使各個階層、各種職業的人都能夠得到幸福的這樣一個國家。我們追求的是建立一個有平等的權利追求自己幸福的國家,而不是隻是想象中我開疆拓土偉大得不得了。

核心價值觀裏頭,它不光有愛國和富強,它包括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還有文明。如果沒有這些,你要是越來越野蠻,用野蠻的辦法治國那就是不行的。

我們愛一個什麽樣的國家?愛一個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的國家。我覺得我們的核心價值觀設計得非常好,把這些都包括進去了。

我們作為一個現代文明熏陶下的人,首先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些超越了國家,民族,種族,家族概念的東西,才是真正能夠推動全世界的共同繁榮,全人類的共同進步,也是人作為人應該有的思維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