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央視春晚的高大上(JIA DA KONG)
文章來源: markyang2019-02-06 21:03:53

從八十年代初期,CCTV開始推出了春晚,央視春晚就成為了全中國,後來推廣到全世界華人春節的年夜飯,似乎隻有看了央視春晚,聽到倒計時,和零點敲鍾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感到自己是在迎接新的一年。

記得以前90年代在一個偏僻的大農村讀書時,春晚都是由學校的學生會組織,在收到大使館的錄像帶之後,一起組織觀看,那個情景現在還曆曆在目,即便後來到了大都市,過年的重頭戲依然是租個春晚的錄像帶,幾家朋友一起,一邊寶餃子,一邊看春晚。

大概是從2004年開始,互聯網視頻越來越方便,春晚也不再是一種奢侈,但依然是一種期盼。直到各家衛視也開始紛紛辦起了自己的春晚,央視春晚才被打破壟斷,不過依然是一種習慣。

不過,盡管央視春晚是”一年比一年難看還是年年看“,從最開始的仔細欣賞,到後來的跳過快進,再到批判式觀看,每年的央視春晚已經成為了風向標和吐槽大會。

那今年還是來吐一下槽吧。

1. 依然是”紅黃綠“為主色調,幾乎80以上的節目就是這個三種色彩,如果不是因為電視已經是4K高清的,我都以為電視出問題了

2. 依然是”高大上“(JIA DA KONG)的歌曲,除了極少數的幾首歌,其它的所謂晚會歌曲那是首首高大上,但是除了難聽,還是難聽,完全沒有記憶點,可憐了一幫詞曲作者和歌手,演員,忙了半天,除了露個臉,沒有一點被記住。

3. 依然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除了央視的演播大廳,還有代表黨的領導江西吉安,代表工人階級專政的吉林長春,和代表對外開放的廣東深圳三個分會場,當然,三個分會場基本上都是沒有太多特色,除了堅持”紅黃綠“為主色調,其它基本上就是市外大場麵為特色。

4. 如果說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當然還是有,就是劉謙那個見證奇跡的寶壺,事後被揭發是用了托,還有就是葛大爺終於上了央視春晚,他的演技還是無法挑剔的。

好了,從高大上的央視春晚我們看到了一個陪伴我們三十幾年的全民娛樂如何逐步離我們漸行漸遠,變成了假大空的舞台,可喜的是,各地衛視的春晚已經取而代之,央視春晚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年成為一個真正的雞肋,我預期這一年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