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我們為什麽期待災難
文章來源: 東風再起2019-02-11 07:38:01

 

將《流浪地球》歸入科幻類電影是不科學的。影片基本不涉及未來科技,甚至不包括當下的黑科技。整個內容和拍攝方式更象是部災難片。

這本身並不意外。因為關於未來,關於外星,關於人類世界的命運的賣座電影,幾乎都是某種程度的災難片。這樣的作品,可以毫無拘束地渲染破壞,毀滅,和恐慌。用電影特有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將人們推到絕望的邊緣。然後用最後的幸存將縮成一團的觀眾釋放。

那麽問題來了,我們究竟是為什麽期待災難?還有災難最後的幸存?

是我們期待英雄嗎?那些在災難中做出艱難抉擇,犧牲自我拯救他人,讓我們在災難後得以幸存的英雄?

是我們厭倦平庸嗎?日複一日的工作學習家務瑣事,年複一年的應承敷衍爭吵忘記。打破這樣的平庸的枷鎖的就是災難嗎?

還是我們的心太孤獨?我們的同情太遲鈍?我們必須要在近乎絕望的災難中,依靠對死亡的共同恐懼,對生存的共同渴望,才能喚醒生鏽的同情,將各自深鎖的心連在一起。

用不著去期待將來。人類過去所經曆的災難,成百上千。可是我們隻是在經曆的那一刻緊握起手。幸存之後,一切又重回平庸。這就是那些英雄們所期盼的嗎?

為什麽我們不能在早上捧著一杯熱咖啡站在窗邊接受陽光的沐浴的時候,將一天的工作學習可能會碰到的麻煩,看作是多知道一點這個世界這些人的機會?為什麽我們不能將親人朋友平日的抱怨和冷漠,理解成是他們需要關愛的信號?

為什麽我們不能打開自己心裏的枷鎖,用同情來對待身邊的人,就像在災難來臨時那樣?而不需要去期待災難來暫時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