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 --- The Power of Now
文章來源: 疏影淺斜2019-01-01 07:14:41
這題目很有雞湯之嫌,有人可能會很不屑。好吧,我也承認雞湯喝多了會上火,導致味蕾麻痹。我對雞湯的態度往往也是川腸而過,入眼即忘。如同成百上千的生活小竅門一般,閱之欣喜,試之無效,空歡喜一場。
雖是如此,我卻對下麵兩個雞湯小故事記憶清晰:

 

故事一:漁夫和百萬富翁
一個百萬富翁到一處海濱小鎮度假。上午十點來鍾,陽光正好,他在海邊漫步,享受著明媚卻不炙熱的陽光,帶著腥鹹卻清新的海風,踏著潤的細沙,他看到遠處有一艘停靠的漁船。來到近前,看到一個年輕的漁人,躺在船舷上曬著太陽。

 

“小夥子,你怎麽這麽悠閑,今天不用捕魚了嗎?”
“哦,先生,我已經捕回來了,賣了兩百元,夠美美地過一天了!”
“兩百元就夠了?時間還早,你為什麽不多花些時間,多捕些,多賣點兒錢。辛苦十幾年,攢下的錢就能再買兩條船,然後雇人撲魚,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船。等你像我這個年紀,你就會和我一樣成為一個有錢人了。”
“你說得對,先生。那麽有錢以後我該幹什麽呢?”
“你就可以向我這樣,來海邊度假,曬太陽呀。”
“可是, 我現在不是正在這樣做嗎?”
 
故事二:誰在享用海邊別墅?
一對兒年輕的夫婦,都是職場精英。拚搏了N年後終於在海邊買了一所大別墅。風景無敵,寬敞明亮。他們將房子裝修的富麗堂皇。 雇了一個住家保姆,打掃衛生,照料房子。他們夫妻兩個每天早出晚歸地掙錢供房貸。
白天,保姆收拾完房子以後,就給自己泡上一杯茶,坐在落地窗前,吹著海風,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享受著海景。心裏想著,主人真傻,花了這麽多錢買的房子,卻是在給我享用。

正如我前麵所說,絕大多數雞湯,閱過即忘,而這兩則小故事卻令我如飲醍醐,至今不忘。這裏麵蘊含著的人生哲理,人人都明白,但這也是很多人一世都走不出的誤區。

像年輕的漁夫那樣,簡單知足,最大化的享受當下能夠得到的快樂,何必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有了錢未必有時間度假,即使是度假中可能也要牽掛著掙錢。像他現在這樣,不是天天都在度假嗎?吃穿不愁,勞逸有度,因而對生活更容易滿足,快樂感更高。

百萬富翁有錢不假,但他身邊的千萬富翁可能會激勵他更加努力賺錢,成為千萬富翁,然後還可以向億萬級挺進。。。

當然如果一個人是工作狂,就是享受努力掙錢的拚搏過程,那麽這沒有一點問題,他完全可以一直這樣努力下去,因為這樣令他快樂。

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為了買更大的房子,更奢侈的名牌,為了和別人攀比,拚命掙錢,卻沒有時間留給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像第二個故事中的小夫妻一樣沒有時間享受自己的別墅,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這時財富變成了枷鎖,還能快樂嗎?

也許你會說,他們年輕時辛苦一些,老了就能享受了。這是多麽典型的華人的傳統論點呀。我們的上一代就是這麽教育我們的,我們也是如此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有人說我要掙夠一百萬就退休,等掙了一百萬時,考慮通貨膨脹,考慮水漲船高,加之更加高漲了的欲望,他會說,再幹幾年,等有了二百萬就可以安心享受了。然而,我們為什麽總要為“今後”活著,而不是為“現在、此刻、當下” 活著呢? 人到中年,放慢腳步,多留心身側的人,腳邊的草木,身旁的風景。。。留心傾聽,雨打芭蕉,雀鳴枝頭,風過無痕,亦可入心。

 

當下的自我,才是實實在在的,可以把握的。很多的負麵的情緒其實都是跟過往和未來相關,而不是當下。比如,懊悔、悲傷、恐懼、厭惡、憎恨,這類情緒多為已發生的事件的後果,既然已經成為過去,那麽就把這些統統拋開吧。因為,事情已經發生,無論現在做什麽都不可改變,也就無需過分糾結。再如,焦慮、擔憂往往是出自對未來尚未發生的事件結果的設想。此時,你應該自問,我可以做什麽以消除這些負麵情緒呢,如果能,就去做;如果不能,就放開來,否則,你就是用未來未必發生或必然發生的事件折磨懲罰現在的自己。

 

坦率地說,雖是想明白了,但要那樣灑脫,我也做不到。不過我能感受到,隨著年紀漸長,自己心態在逐步地改變,更加平和、知足。


放假期間,我家老夫子聊發少年狂,做了一個桔燈給我。信手贈他小詩一首,以資其意:

 

 

桔燈賦

 

 

夫子偶露稚童趣,
巧為桔燈展婦顏。
橙影溢香溫年夜,
秦晉相偕惜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