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回國觀感”
文章來源: 帕格尼尼2022-10-27 05:16:15

老海歸回國後都受到禮遇,到處參觀遊覽,同時接受思想改造,等待工作分配。在填寫工作分配表時,要填寫“回國後有何感想”,大家都對祖國欣欣向榮的新麵貌感到歡欣鼓舞,從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狀態到城市街道、工廠農村,無不加以讚揚。

錢學森回國受到最高禮遇,“感想”顯得格外重要,回國一個月後便受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做“回國觀感”演講。為了做好這次演講,他寫了4頁的廣播草稿,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

首先,講述自己如何被冤枉,以自身被拘留與被驅逐的經曆為例,揭露美國“經常用十分險惡的手段”來阻止留學生回國,通過故意拖延辦理留學生回國的手續,以“不能及時出境,可以申請作為難民永久居住美國”為誘餌,給留學生設下“圈套”,甚至“關押起來以便驅逐出境”,“這是何等下流,何等險惡的手段”。其中有錯誤,他舉例幾位同學,“護照過期了,立即到移民局去請求延長”。留學生持民國護照,美國移民局無權延長。

其次,描述美國科學家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處於反對戰爭、避免經濟恐慌和失業之間的矛盾心態。美國政府對人民說,“和平及繁榮是不能兼有的,有了和平就沒有繁榮”,“我的同事中就很有幾位無心於研究及教學,因為研究的結果被用在戰爭的武器上”,“有的回家種花,有的回家天天修理和油漆房子,有的努力於公益和慈善事業,作為他們精神上的寄托!”

最後一部分有點莫名其妙,講起資本主義經濟,用美國現實生活中的買衣服為例,指責資本主義追求利潤而導致物資浪費、阻礙生產技術進步,“賣五十件比賣十件好”“商品都作的不經用,容易壞”,“我們知道廣告不是生產,這是消耗,真是使人吃驚的”。

整個演講基本上是抨擊美國,並沒有講什麽“回國觀感”。開頭一通感謝之後,進入正題,“在我回來祖國短短的一月中,我的感受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幾點特別地感受得深刻,我現在就把這幾點談一談。”他的幾點深刻感受都是給美國抹黑,顯然他心中還憤憤不平,利用廣播向天下宣泄一下怨氣。最後收尾,倒是又回到了主題,“敬愛的聽眾們,光明的將來是我們的,這就是我回國後感到的中,最明顯的,最深。”(此句不通,可能是他還是在用英文思考,中文也不利索了,整篇演講稿中都有類似的痕跡。)

這篇“回國觀感”最後是不是廣播出去了無從確定。要是播出去了,大概是參照草稿演講,不是逐字誦讀,不然會讓人一頭露水。另外,如果是自己的草稿,沒有必要在後麵落款,有可能是錢學森交給電台的審閱稿。錢學森是10月回國的,一個月後是11月,前麵注釋的日期9/11/1955是中國寫法,應該是編輯的筆跡,剛回國的錢學森大概會用美國寫法,11/9/1955。

這隻是能查看到的演講稿,後麵有部分頁麵緊縮隔斷。錢學森的字跡並不那麽工整,有些字難以辨認,還有多處修改和錯別字。所以無法全文轉抄,引述也可能有誤讀,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