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集市
文章來源: 帕格尼尼2018-09-30 05:28:25

一年一度的郵票集市又到我們這兒來了。上次是偶爾路過,沒有目的,這次是懷著僥幸心理去的。

有十幾個郵票商,各自展示郵票的方式不同。有的用大郵票夾子,有的用小郵票抽屜;有的按國家分類,有的按郵票種類或年代分類。這裏麵學問還不小,跟圖書館學有關。我先找有“中國”標記的商攤,可是在郵票商眼裏,中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國。

大盒子散裝信封,平民價錢,要有耐心,裏麵雜七雜八什麽都有,或許會有驚喜。

在五花八門的山水花草、飛禽走獸中,兩張火車郵票跳入眼簾。火車郵票不像花草動物那麽“濫”,比較少,我對火車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於是頭腦一熱,決定從那天開始,收集火車郵票,給自己又挖了一個無底洞。

原來聖誕老人平時倒騰郵票啊!也難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給他老人家寫信。

那天有點失望,沒有碰見上次邂逅的那位老華僑。然而,卻看到很多華人麵孔。他們來頭不小,看上去不是一般集郵愛好者,而都是郵票販子。一位老弟花了400美金買了一套伊麗莎白女皇頭像。看來“去安源”和“副主席”在這種郵票集市幸存的幾率很小。

所以,我狠狠地在裏麵呆了三個小時,翻箱倒櫃,也沒看見“去安源”和“副主席”。倒是翻出一張50年代的“北海”,但標價不是我這個菜鳥能接受的,心裏沒譜,琢磨著換不來一套房子。

其他比較一般的中國郵票雖然不多,但還是能找到。加拿大鼠年郵票造型和設計都很獨特(有立體感,用手摸凸凹不平),隻要一塊錢。

這套紫貂首日封要價5塊,猶豫了一會兒,那個僥幸心理冒了出來,於是就…

那天收獲不小,主要是恢複了兒時的一個愛好,為退休進一步作準備。以後逛跳蚤市場又多了一個目的--找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