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雜貨鋪(7)紅色權貴紅衛兵-與-平民子弟紅衛兵!
文章來源: 百萬莊大俠2022-10-08 16:24:13

嘻哈雜貨鋪(7)回首來時路~反思文革史:

紅色權貴紅衛兵-與-平民子弟紅衛兵!

紅衛兵-這個文革時期的產物,如果從狹義上來講:它是1966年產生在京城幹部子弟的圈子中,他們的政治口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而從廣義上說:紅衛兵則包括了大專院校的平民子弟,他們的政治口號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這兩者間不僅不存在隸屬關係,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針鋒相對“的關係。1966年的文革就是這樣拉開的帷幕,這是早年紅衛兵的概況!

不同的生活圈子-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和訴求。北京最早的那批紅衛兵(又稱老兵)主要是來自清華附中,師大女附中,和北京四中等學校裏的幹部子弟,他們率先在學校裏成立了紅衛兵組織,文革初期的那場“破四舊運動“就是由這批中學生的紅衛兵發起,那個所謂的“老兵“稱呼也就是這樣得來的。由於他們的家庭大多是一些官僚階層,因此維護自身利益的“西城糾察隊“就誕生在這個群體裏。

在中文裏有“物以類聚人與群分“的詞匯,因此這些幹部子弟們聚在了一起。由於他們的父母大都是早年“參加革命“建政之後又擔任領導職務。所以在這些紅衛兵的心目中普遍都有一股“優越感“或稱使命感,他們視自己是理所當然的革命接班人,在當年曾有這樣一首詩朗誦:我們的名字叫八一,解放,南征,馬背垂搖籃,隨軍走西東。當時在化工部就有哥倆,他們的名字就叫:郝北上,郝南征,做為準備接班的他們那時就喊出了:幹部子弟要接班的口號,這是他們的心理基礎!

中共做為一個執政黨來說:靠的是武裝奪取天下(曆代王朝無一不是如此)而做為勝利者的後代子女來說他們引以為傲,他們穿上父輩的舊軍裝-即表現了艱苦樸素,又顯示出了與眾不同。另外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們接受的教育是“以階級鬥爭“為綱,所以他們時刻都警惕紅色江山變色。那時的電影灌輸的也是這些。諸如:千萬不要忘記,槐樹莊,奪印,箭杆河邊等等強調的都是這一點!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毛老爺子指出: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緊接著毛主席又指出:十七年來的修正主義路線,占領了我們的教育陣地,並指出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當時做為毛主席的紅衛兵,這批十幾歲的小崽子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比起平民少年來顯得更加敢作敢為,毛爺的一句話:他們就敢揪鬥老師和校長,血腥的紅八月就是這樣開始的!

而廣義上的紅衛兵,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首都紅衛兵造反司令部)他們與上述紅色家庭的紅衛兵則截然相反,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未來也幾乎沒有跨越階級的可能,因此他們堅決反對“血統論“的這種說法,他們認為“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對於他們來說或許隻有天下大亂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正所謂“亂世英雄起四方“所以一時間造反組織便風起雲湧,或者說就如同雨後春筍的遍地開花。

就這樣全國大亂便開始啦:然而文革初期那些小打小鬧的“破四舊“運動,顯然不是毛爺發動“文革“的初衷。隨著運動的深人發展,偉大領袖又進一步的指出:這次運動的重點就是要整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才是毛爺要由大亂達到大治的目的,從那之後那些“平民造反派“就如同拿到了“上方寶劍“一般,而且這種天然的屬性也決定了他們耍反對現行的官僚體製-那就是揪鬥走資派!

就這樣無產階級司令部的大旗一揮,平民家庭出身的紅衛兵便將鬥爭的矛頭,對準了那些耀武揚威的幹部子弟家庭,對準了紅二代紅衛兵的爹媽,原本“老兵們“批鬥的對象都是那些地富反壞右份子,誰承想如今革命進行到一個新階段,自己的父母反成為了被批鬥與被打倒的對象。這樣一來兩個圈子的紅衛兵就形成了兩大陣營,雙方基本上就是二軌道上跑的車,他們之間走的根本就不是一條路!

這兩大陣營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譚力夫,宋彬彬,鄧蓉,陳小魯等一批“老兵“!而代表著另一個陣營的人物:則是被毛主席稱為“蒯司令“的蒯大富,聶元梓,王大賓,譚厚蘭等蓬勃興起的代表性人物,就這樣“兩軍對壘“的狀態已形成,於是“老兵“方麵便宣布成立了:西城區糾察隊(簡稱西糾)還成立了:首都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簡稱聯動)這就是後來在文革史上有名的“西糾“與聯動“!

而另一陣營也不含糊,他們也宣布成立了:首都大專院校造反司令部(簡稱紅三司)並且誕生出“五大領袖級“的人物,這就是1966年雙方的態勢,記得當年“老兵們“在北展劇場召開誓師大會,並放映了蘇聯電影“區委書記“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以血還血以牙還牙,電影結束後那些“老兵“高呼著口號數千人騎著自行車舉行了大遊行,遠遠的望去浩浩湯湯,就這樣他們衝擊了公安部。

文革中有這樣一句常用語叫~螳臂擋車!最終那些“老兵“就像退了毛的鳳凰一樣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們中有不少人走進了軍營,也有的人去到農村插隊。時勢遷移後又過了沒有多久,毛爺又再次指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指示,就這樣平民紅衛兵也開始了上山下鄉之路!就像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常遇春一樣,紅衛兵像破抹布一樣也被甩了出去,知青一詞就是這樣誕生的!

狹義上的紅衛兵批鬥的是“地富反壞右“!而廣義上的紅衛兵批鬥的是“走資派“!這種表麵現象反映出的,除了領袖的欽點外,實際上是中國社會深層矛盾的一次暴發。像這種底層民眾的狂歡:從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到後來的義和團,再到文革運動幾乎就都是一脈相成的,而且這種矛盾至今仍然存在,在電影芙蓉鎮的結尾:造反司令王秋赦喊出的那句-運動了!那就是導演謝晉留給人的深思!

在前幾年有部大陸電視劇名叫“血色浪漫“!劇中的那些情景就真實的再現了當年的那段曆史,描述了文革初期的“大院子弟“與京城平民出身的那些“胡同子弟“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劇中那位名叫“小混蛋“的胡同小霸王在曆史上確有其人,而他被活活打死也確有其事!這部電視劇真實反映出的,實際上就是當時社會上的那種深層矛盾(也可以稱為是階級矛盾)曆史發展到今天中國社會不僅有貧富之間的尖銳矛盾,還仍有平民出身的官員與紅二代之間的深層茅盾。這些都是後話!

夢開始的地方!

所謂的胡同:這是一句晚清的滿語,放在上海叫裏弄,放在國外叫街區。指的是一種生活的狀態。而說起大院這個獨特的群體來,它很有中國特色。這個群體孕育出了一種獨特的大院文化。這種居住環境在國外很少見,它多少有點像台灣老兵的“眷村“?但也僅僅是形似,如果橫向比較起來的話,差距那還是相當的大。北京的大院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自給自足(封閉的)小社會,有點類似今天的高檔小區。

大院除了在大門口有衛兵站崗外,院內則屬於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格式諸如像:禮堂,商店,俱樂部,門診部,食堂,幼兒園,總之是應有盡有。生活在這樣封閉環境中的幹部子弟,與居住在胡同裏的平民子弟有著天壤之別!他們之間有一條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對立,這種對立就像今天仇官仇富一樣!

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種老北京四合院,在過去那叫王府。而現在那也不是平民百姓們能夠居住的,如今副國級的高官就有上百,省部級的官員就有上千,怎麽可能把四合院讓給你平頭百姓居住,要想一睹四合院的風采,那就隻能去什刹海買張門票~去參觀一下恭王府或者宋慶嶺故居。除非你是擁有天文數字的大款。

這種“炫富“與“仇富“的社會現象由來以久,特別是對於中國社會來講:那就更是一種引發社會動蕩的禍根,在電視劇“血色浪漫“中也隻是輕描淡寫的觸動了一下,在曆史上由此引發出悲劇的例子有很多,這就像今天的中國有人擁有多少億,也有相當一批人每月隻有一千元人民幣(這個話題太大,在此不展開)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發表後,有讀者閱後指出:要從曆史的深度看問題。我認為此話說的是言之有理。在下認為文革中“紅衛兵“做為特殊時期的極端組織,從形式上講他們是有樣學樣,紅衛兵的那一套就是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的翻版,從理論上講: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因此他們下手極狠!

就以文革中最大的“受害者“劉少奇夫婦來說:老劉本身就是一個整人的高手,僅以建政之後的冤案為例:高崗,饒漱石,以及彭德懷,黃克誠的被整都有劉少奇的股份,而他的老婆王光美整起人來那也不手軟,在四清工作隊的批鬥會上像“坐土飛機“這種折磨人的方法就是這位主席夫人發明的。當年共產黨在蘇區召開批鬥大會的時候,給地主老財們掛上大牌子~戴上高帽子去遊街示眾,誰又能想到幾十年後競被後人如法泡製的戴到了自己的頭上,毛爺笑稱:始作俑者~豈能無後!

至於在文革中打死人的問題:若從曆史的角度看,那麽無論是當年的“紅衛兵“還是後來湧現出的“造反派“都如出一轍,他們都類似於當年大開殺戮的“蘇區肅反“運動,還有類似於後來差一點就把包子他爹活埋掉的“延安整風“運動。血腥殺戮的曆史就像是人類的基因序列一樣是能傳代的,是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宣傳影響後人的,而暴力行為也是能效仿的!這一點我們無需討論,也無需置疑!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雜貨鋪“的下集:十年浩劫-與-艱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