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糾紛-與-自古以來!
文章來源: 百萬莊大俠2022-07-09 00:41:28

領土糾紛-與-自古以來!

在涉及到領土糾紛的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自古以來“如何如何。有時候玩嗨了還會加上“神聖“兩個字。讓人聽了之後感覺特理直氣壯。但這話從那位趙狸奸嘴巴裏蹦出來後,總覺得就像街頭小痞子吵架一樣,再一細想這句話做為外交語言,其實那就是一句標準的費話。

首先說這句話的措詞就不嚴謹,什麽叫“自古“呀?多少年才能算古?這個標準由誰來界定?是聯合國?還是中國?世界各國認可嗎?根據又是什麽?這都沒有一個標準,也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說“自古“就是一個標準的費話,是一個很虛幻的概念。一個沒有人承認的概念,不是費話又是什麽?

再者說:中國就算從秦王嬴政欺負六國算起,那距今也二千多年啦。可當今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國家能比這玩意兒啊?前幾天是加拿大的國慶節,這個美麗的國家所擁有的國土麵積比中國還大,但它的國家曆史隻有155年。二天之後是隔壁美國的生日,而它的國家曆史也就有235年,若按照 “自古以來“這說法做為領土主張的話?那加拿大和美國這兩國家,豈不就憑空消失不見啦?

假設你對日本人說:你們在“塌塌米上“的盤腿而坐,那是抄襲我家的進屋上炕,那我估計日本人還真無話可說。別的國家肯定也不會跟著亂摻和。假若你對韓國人說:韓國泡菜“自古以來“就屬於京城老店“六必居“的,那樣各國也仍可以裝糊塗,估計隻有老韓跟你臉紅脖子粗的爭辯一下,但若以此做為鄰土糾紛的標準,那就並非你一家說了算啦,你得跟各位地主商量一下,得看各位莊主同意不同意?所以說發言人口中的自古以來不僅沒有法理性,也缺乏可操作性!

其實“領土的歸屬“從來都是動態的,這就像是你家祖上留下的一塊宅基地。若是祖業傳到你這一輩守不住給弄丟了,那你就是一個敗家子。這就像外蒙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外蒙古給弄丟啦。貝加爾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後來也弄丟啦。現在還改名換姓,起了一個俄羅斯的名字叫什麽“托克“?反正那意思就是說這塊地是人家的地方啦,至於為啥?這就得去問江主席啦!

所以說:這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弱者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它就像什刹海的板爺吃著烙餅卷豬頭肉時,吹噓著過去家裏吃“滿漢全席“似的。國家之間的領土糾紛往往也是這樣,千百年來人類社會信奉的就是“叢林法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因此所謂的“自古以來“那都是弱國麵對強國的無奈。如若你真是一個強者還費那個話幹什麽?直接搶回來就是啦!

除此之外:在談到有爭議的島嶼時,還有人例舉出些曆史性的證據,比如古人在此燒烤時留下的酒瓶子,或者古人用過的銅錢瓦罐啥的,以此來證明這地方原來就是我們祖上留下的場院。然而這些隻能說明有人在這歇過腳,它與島嶼爭端無關,所以說酒瓶瓦罐之類的舉證在“國際法“上沒什麽意義。

你設想一下:如果這些舉證成立的話,那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最遠都到了非洲,如果這些玩意也能算證據的話,那豈不是大陸領海範圍都可以拓展到非洲啦?那樣的話什麽東海,南海的領海之爭,豈不是都一攬子解決啦!實際上:真正過硬的證據並不是這些,領土歸屬除去戰爭中弱勢一方的割地求和外,還有強勢一方明目張膽的公然搶奪。拋去這些因素,領土糾紛最重要的是看-實際控製權!

什麽叫實際控製權?日本與韓國之間關於“獨島“的主權糾紛就是實例,這個島嶼位於日本與南韓之間,1953年韓戰(大陸稱-抗美援朝)結束後,退伍韓國兵洪淳七開始購買武器,並組織漁民登上了日本人居住的獨島,做為二戰後戰敗國的日本,此時已被解除了武裝,並且沒有交戰權,韓國人強行將日本人趕走後,就在島上升起了一麵大韓民國的國旗(這就叫做是主權宣示)然後這個退伍兵就率40多位漁民在島上過起日子來啦,直到1956年他們在島上競生活了三年八個月的時間成功的守住了獨島(這就叫實際控製)直到韓國海警前來接管為止。

這就是“獨島“糾紛的起源,這座島至今還掌握在韓國的手裏,後來韓國人又在獨島上修建了軍用機場和燈塔,配置上了直升機,海警,快艇等,這就是實際控製權。再後來李明博做為韓國總統又高調的登上了獨島視察。這件事曾引發了日本的強烈抗議,獨島不僅漁業資源豐富,海底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而且還關係到兩國的專屬經濟區的劃界問題,因此雙方誰都不會讓步!

圖為韓國總統李明博在視察爭議島嶼-獨島。

說到韓國:在這世上最恨日本人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韓國。看過一個電視新聞,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十幾位韓國壯漢口喊“一二三“然後一起把自己的小手指切下來,好像是抗議“慰安婦“的事,而與之對應的是:在中國西安城裏一場反日大遊行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釣魚島的事情)有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用鎖自行車的u型鎖砸向了一位開日本汽車的自己同胞。

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中韓這兩國家截然不同的民族性,一個是對內忍氣吞聲(麵對三胖的得寸進尺)同時它對外則凶狠(為表僨怒不惜把自己的小手指切下來)而另一個民族則是:對內凶狠,俗稱“窩裏橫“!同樣是為表達對日本人的僨怒,後者競將u型鎖砸向無辜(包括對台灣同胞,甚至喊出不留活口的狠話)若要撒狠,印度的大胡子兵還在喜瑪拉雅山口吃燒烤,卻無可奈何。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糾紛中的北方四島,這四個島嶼原來是日本的,但現在它卻掌握在俄羅斯手裏。在二戰剛結束時蘇聯人趁機搶走了北方四島,本來斯大林還試圖趁機搶奪北海道,後來由於麥克阿瑟堅決和強硬的態度,蘇聯人最終放棄了登陸日本本土的念頭。但北方四島已被占領,這就叫實際控製權。

後來曆史上曾有一個很短暫的機會,讓日本人能收回四島中的兩島(也就是曇花一現)的光陰,但日本人沒有抓住這“轉瞬間就又消失了“的機會。那是在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曆過相當一段時間的低穀,市場上出現了商品短缺,市民們排大隊購買麵包的場景比比皆是。那日子過的比起中國糧票肉票時代還不如。尤其是葉利欽實行的休克療法,仿佛又給了俄羅斯悶頭一棒子。

在這種“要啥沒啥“的情況下:俄國人的生活(過得簡直跟憶苦思甜似的)就算困難是暫時的,就算天總會亮的,但誰也不想死在黎明前呀,畢竟填飽了肚子總是高於虛幻的口號。就這麽著貧困潦倒的俄國人想到了變賣北方四島(反正也是搶來的)他們計劃是先賣給日本人二個比較小的島嶼,換回點緊缺物資。俄國人這種行為頗有點像晚清王朝倒台後,京城八旗子弟變賣家當似的。

或許是“歪打正著“也或許是“無巧不成書“,反正“購島“這事後來被突然冒出來的中國人給攪黃了。怎麽回事呢?原來俄羅斯人吃不上-喝不上的信息,被在北京芳草地練攤的倒爺知道了,當聽說“蘇聯老大哥“過的如此不是人過的日子後,一種國際主義精神在倒爺們的心中不禁由然而生!於是一支“國際倒爺大軍“便誕生了,他們就像是螞蟻搬家那樣,奔波在中國與俄羅斯之間。

提起這件事日本人就後悔莫及。原來當時日本人正與俄羅斯交涉,提出了四個島嶼全部收回的“一攬子計劃“,另外趁俄國人窮的都快當褲子的時候,還可以再壓低一下價碼,誰承想就在雙方討價還價的談判時,大批的中國倒爺已經像“救世主“似的從天而降。他們把練攤的潛能發揮了出來,將吃的,喝的,穿的生活用品通過北京-莫斯科的國際列車運到了俄羅斯,就這麽著緩過勁的俄國人改主意了,他們中止了島嶼談判不賣啦。於是日本人錯失掉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

假若當初日本人能當機立斷,趁著俄羅斯萎靡不振時迅速下手,起碼北方四島還能先拿回來兩個島,俄羅斯這個野蠻國家,它不僅搶占日本的北方四島,同時也霸占著中國的海參威,它就像“狗攬八泡屎“一樣,占據著全世界最大的國土麵積,但它卻即無人力又無財力去開發,遠東地區至今都荒無人煙,如果你乘座國際列車從此經過,列車員會告訴你:美麗的貝加爾湖曾是我們的家園。

其實“實際控製權“這個說法,不僅適合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糾紛,它同時也適合我們的日常生活領域。這幾年常聽國內的人講:如今欠錢的是大爺,借錢的是孫子。借出去的錢你往回要吧,那你就多了一個仇人,你不要了吧又真他媽的窩囊。若按道理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現在大陸的社會風氣是:要錢沒有-有借無還。你是這筆錢的主人,名義上你是債主,但欠錢的是實際控製人,於是在失去了道德約束下的大陸,你就會由名義上的主人,轉變成名副其實的孫子。

這樣的實例不勝枚舉,你隨便問一下身邊的朋友便可知一二。早在出國之前我曾在文物管理部門工作,那時在西部山區有一座千年古剎,寺院裏風景優美,在此之前那裏曾是中央某部委的療養院。後來收歸到文物部門的名下後,國家財政拔出了一筆專款對這個古建築群進行修繕,而後可對社會開放。

當時在這個寺院的門前有一抉很大的土地,做規劃設計的時候,是做為“停車場“預留出來的,由於古建群的修繕工程浩大,所以停車場便放在了後期施工。出於受到學雷鋒做好事的感召,出於憐憫心的驅使,一群傻帽便將這塊地借給了當地的山民(這就像是把錢借出去後要不回來)是一樣的。

看到山民在這塊土地上精心種植各種農作物,並且大獲豐收的時候,我們還跟著傻嗬嗬的高興,還以為自己是大恩人一樣,幫助山民增加收入是大善事一樁。但是很快便到了讓你夢醒的時刻,而且是讓你欲哭無淚。過了n年後在準備停車場的施工時,當時出於好心借出去的土地,我們競收不回來啦!

這個時候你就會充分的體會到“欠錢的是大爺-要錢的是孫子“這句話的含義。我們的國有土地,你們到期不歸還這不是豈有此理嗎?哪有借人家的東西不還的道理?可人家特理直氣壯的說了,這塊土地上的收入早已經納入我們大隊的人均啦,現在你們讓貧下中農把這塊地還給你們也行,但我們大隊的社員收入就減少了,所以你們得要賠償我們大隊的損失,否則誰說也沒用!

這個時候你就看出來了:這塊土地“實際控製權“的重要性。在無可奈何之下沒有辦法隻好找當地政府,當地的“土皇上“跟你打哈哈,由局裏出麵再與地方政府協商也依然是無果。最後由市裏領導出麵三方協調,由國家財政拔款,由我們處(雷鋒同誌)出麵花錢買回來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時候你玩一句憑什麽呀?這塊地“自古以來“如何如何那還有用嗎?所以說自古以來就是一句費話!

或許有人會不相信這是真的?畢竟這是在“天子腳下“山民競敢跟官府對抗?這膽子也太肥了吧。我告訴你這就是真的!山民之所以敢不把我們放在眼裏,那是因為他們的背後有地方政府(這就跟唐山流氓有公安局在撐腰)是一樣的。旅遊資源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那就像黃鼠狼眼中的老母雞一樣。

由於有地方保護主義的暗中支持,甚至半公開的推波助瀾。最後我們在人家勢力範圍內的所有景區:八達嶺管理處,十三陵管理處,潭柘寺管理處,戒台寺管理處,全都移交給了地方政府,說起來你不服還真不行,當地“土皇上“的一紙布告,當地民眾就像是看到了“聖旨“一樣,真是一物降一物!

就這麽著:地方政府把國家的旅遊資源搶到手啦(這就像名門大宅裏的千金小姐,落入到了山野刁民的手裏)一樣。然而這些“土老帽“對於古建築的審美觀,卻實在是不敢恭維!寺院裏弄的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彩旗招展,氣的老馮破口大罵:他媽的讓你們搞的就像窯子窩似的。通過上述這例子你再想想看:內政尚且如此,那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爭端,混不講理的事就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