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湖漫談
文章來源: 百萬莊大俠2021-07-04 09:59:54

老爺,少爺,姑爺,和~師爺!

當“文革“結束後,特別是(打江山的那代人)逐漸凋零後,曾有一度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出現過“青黃不接“的現象。盡管陳雲,鄧穎超,等人多次的呼籲“政權還是交給自己的孩子最放心“,但無奈那時自己的孩子“還挑不起大梁“,於是在接班人問題上便出現了高文謙先生形容的“老爺,少爺,姑爺,師爺“的現象。什麽叫“師爺“?準確的說應該叫“管家“,這也就是說在少東家還不能“主家“時,受老主子委托“管家“主家,並負有培育“少爺“的重任,用現在流行的詞匯叫“托管“。

麵對這種窘迫的現象,當時身為中央組織部長的胡耀邦,他“心有靈犀“的創造出了“第三梯隊“這個概念,於是在這個框架下(副總理薄一波的少爺薄熙來)被委任到了遼寧當縣委書記(副總理習仲勳的少爺習近平)被任命去了河北省當縣委書記(副總理姚依林的女婿)也就是姑爺王岐山,則進入了國家“發改委“任職,這就如同今天重用提拔幹部的程序相似,委以重任前先要“掛職“到基層去進行鍛煉一樣。

當然還有其它眾多的幹部子弟也一樣。比如說:陳雲的少爺陳元(任北京西城區委書記)李維漢的少爺李鐵林(任北京東城區委書記)以及陳毅的少爺陳昊蘇(任北京市副市長)還有胡耀邦的兒子,劉少奇的兒子等,也都分別獲得了不同的烏紗帽。在這個政權的過渡期內,陳雲,李先念等老臣選中了上海“師爺“江澤民,就這麽著“江核心“走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就這樣在胡耀邦的精心安排下,在鄧公“垂簾聽政“遙控著前台“大管家“的情況下“接班大戲“便按部就班的拉開了帷幕。

其實這種“繼承製“的想法,或者說這種“子承父業“的念想由來已久,早些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接見留學蘇聯的“紅二代“時,就曾明確的指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這其實是過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種說法。這也是太子毛岸英從蘇聯回國以後,便被“聖祖爺“安排到“誌願軍司令部“任職的原因,這種安排一方麵叫做鍛煉,另一方麵也叫做“太子監軍“。

其實“接班“這件事也可以追溯到“文化大革命“的初期,當年北京“西城區糾察隊“的幹部子弟在“文革“那時候,就已提出來了“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政治綱領,當時有一首流行詩是這樣描述的:“我們的名字叫八一,解放,南征,馬背垂搖籃,隨軍走西東、、、“應該說這首詩已反映出了幹部子弟的心跡。

當年幹部子弟的“領軍人物“譚力夫還曾提出過“幹部子弟要接班“的理念,所以說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當陳雲,鄧穎超發出“政權還是交給自己的孩子放心“的呼籲時,那也隻不過是老人們響應了“孩子們“的念想而已。用一句能擺列到“桌麵上“的話,就叫安排好“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光陰似箭一轉眼:江管家到站下車了,到胡管家的“黃金十年“屆滿,這個時候“羽翼已豐滿“的少爺們也都混成了“封疆大吏“,此時老一輩早布置好的“接班大戲“便擺上了桌麵,於是迫不及待的各家少爺也開始“明爭暗鬥“,為奪“大位“打成了一鍋粥。最終失敗的少爺“走進了秦城監獄“,而另一位梳著“大背頭“的少爺則從“權力的遊戲“中大獲全勝,進而挺胸凸肚的走進了“權力中樞“中南海。

走上了權力頂端的少爺,後來被近臣們尊稱他為“習一尊“,由於曆史的原因,這位少爺在“幼年時代“缺少教育(小學還未畢業)便被送去陝西梁家河“插隊落戶“,就這麽著登上了皇位的“習一尊“便由於“先天性“不足的問題,他還鬧出了不少丟人現眼,令人噴飯的“笑話“,在中文語意中有個詞匯叫“不恥下問“,但“一尊“不僅做不到向身邊的“智叟“們下問,相反還耍“智叟“向他這位“愚公“看齊。

先天性的“學識“不高,這並非是“恥辱“後天努力彌補就是了。在中國曆史上沒有受過教育的皇帝也並非少數。諸如劉邦,朱元璋,他們就像(聖祖毛皇上)說的那樣“劉項原來不讀書“。但是這些不讀書的“草莽“皇上,照樣把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為啥泥?因為劉皇帝,朱皇上,他們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能夠做到“不恥下問“,但是到了剛戾自用的 “習一尊“這裏正好相反,他不僅做不到“識才尊賢“,相反是給自己加冕為“大學問“,於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中國這列高速運行的列車,便一步步的被這位“小學生“給帶到溝裏去啦。

掌握“最高權力“後的“一尊“,並沒有因文化基礎低而產生“求賢如渴“的急迫,相反他更加信奉“無知者最無畏“的文革理念,他不僅要求“國家高教部“宣布成立“梁家河大學“同時還命令“中宣部“出版發行“平語近人“的小冊子,以及“習主席金句“這些令人作嘔的東西,此外:這位缺乏“自知之明“的小學生,還模仿“先帝“的氣派,甚至還穿上“毛爺的灰製服“,人模狗樣的登上城樓,就這搖頭晃腦“假裝大尾巴狼“的樣子不僅沒給他增添光彩,相反到成為了“千夫所指“的靶子。

本來“習一尊“就是一個“拉磨的小毛驢“,但卻非要偽裝成“駕車的大牲口“,大肚襄裏原本裝滿了“稀乎乎的螞蚱基因“,但他卻非要裝的像“先帝爺“那樣一肚子學問出口成章“曆史典故“隨手拈來的樣子,於是這廝到處“背書單“到處鬧笑話。最終被他給玩成了“東施效西施“鬧出了更多的笑話。諸如“挑二百斤麥子不換肩“以及“打鐵還需自身硬“類的糙言粗話,要不然就是“東升西降,不吃這一套“類的片蕩話,在中文詞典裏有“事與願違“這麽個詞匯,形容的就是這位“習一尊“。

特別是當年“先帝“在半夜三更說一句夢話,全國人民都會連夜上街慶祝“聖旨“發表的場麵,這情景讓“一尊“羨慕不已。於是他授意搞起了諸如“講習所“和“新婚之夜抄寫黨章“之類的垃圾,遺憾的是“習一尊“再怎麽“裝神弄鬼“他也做不到“先帝爺“那樣的“一言九鼎“,在失望之餘他仍心有不甘,便又讓手下的奴才們在全國的大街小巷裏都畫上“他的大腦袋“,這也太他媽的惡心人啦!

幾年來這廝“天天吹牛逼“,一會“太平洋夠廣闊“要跟美國一起把世界管起來,一會他又要給世界經濟“開藥方“,翻看新聞打開電視,永遠都是國內歌舞升平,國外都是民不聊生,就這麽著幾年的折騰下來,世界上有一半的國家都成了“敵對勢力“啦。千百年來在中國一直有個“富不過三代“的傳說。那麽是否也“紅不過三代“呢?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大陸的:老爺,少爺,姑爺,師爺的現象。不可否認的是,這不僅是中國人的悲哀,這也淪為了全世界的笑話。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