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奧本海默
文章來源: 老鍵2023-08-11 15:10:50

一直想看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 ,周五下班,路過影院,正好有一場,就坐進去了,沒想到是一部以對話為主的三小時長片,沒有動作沒有戰爭沒有特效沒有懸疑,但演導陣容強大,導演Nolan執導過多部高質量大片,包括我認為最感傷的影片星際行者Interstellar,奧本海默的扮演者Cillian Murphy曾主演口碑極高的電視係列熱劇Peaky Blinder, 把一個愛爾蘭黑幫領袖演得出神入化,我從不跟劇,除了這部,晚上不睡也要一口氣把新劇集看完。另外,奧本海默的軍方同事,妻子,和政敵的扮演者都是大牌名角兒,可以說片中最不出名的就是愛因斯坦了,一個聖誕老人般可愛的胖老兒。如此演導,三個小時並不覺得過於冗長。

奧本海默曆史給他的定位是原子彈之父,顯然不是一個他樂意接受的標簽,戰後他致力於反戰和核武控製,導致他被構陷通共通蘇,遭原子能委員會剝奪情報接觸權,從此失去對核控的發言權及政治影響力。影片中有個情節,研發原子彈時他得知氫彈也被手下科學家泰勒研究得呼之欲出,焦慮萬分,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大百倍,他借其權力否決了氫彈的開發。泰勒在後來原子能委員會審查奧本海默時,做了不利於奧的陳述。要提一下的是,盡管肯尼迪總統在1963年授予奧本海默費米獎,表彰他的貢獻,但直到2022年12月,美國能源部才公開推翻五十年前原子能委員會的審查結果,真正恢複了他的名譽。

我自己也不願稱奧本海默為原子彈之父,取而代之的,我認為他可以被稱為係統工程之父,他領導的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四千多人參與其中,耗資二十多億美元(當時),在一片沙漠裏平地而起,短短兩年多時間裏將一紙理論轉變為一試而成的世界最早的三顆原子彈,兩顆直接投入戰爭。其間他要統籌從研究到製造的一條龍流程,協調散漫的科學家和一絲不苟的軍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更要化解基地裏進步工會活動與戰時國家機器管製間的衝突。稱曼哈頓工程開了現代係統工程之先河,一點都不誇張,戰後美國的科技騰躍,包括阿波羅探月工程,都離不開曼哈頓工程成功的經驗。

十幾年前我在一個地方就職,那裏流行給自己的辦公室命名,當然是非正式搞著玩的,我在自己的房間門上貼了" Oppenheimer Rome"以致敬奧本海默在我心目中係統工程之父的形象,為了避免同事誤解,下方我還專門寫了理由,不是因為他開發原子彈,而是他創立曼哈頓係統工程以及他戰後致力和平的努力。我一直最佩服那種在大局觀中分析細節有機關聯的能力,和將日常繁瑣程序規整進係統進程的本領,我之不才不等於我不向往。

曼哈頓工程本為遏製希特勒法西斯對核武的開發,但德國在原子彈誕生前夜投降,躲過一劫,結果原子彈被投向沒有戰略意義的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雖然西方政治家稱其為終止美軍傷亡慘重的太平洋戰爭之必需,我還是覺得是個錯誤。

但願人類,能在被核彈毀滅前糾正自己的這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