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那不勒斯四部曲
文章來源: wuliwa2020-10-19 10:33:43

莉拉的女兒是怎麽丟失的?當時她和尼諾在聊天。再回頭四歲的女兒就沒有了。找遍了整個城區,都沒有女兒的蹤跡。她永遠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

這內容是我最難接受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安排呢?

日本作家很吸引我的地方是沒有那麽濃烈。沒有劇烈的衝突,某個人某一情況下的某種行為,可以發生在街角任何一個人身上。《伊豆的舞女》甚至都沒有什麽劇情起伏,一路同行,分手說再見。人世間再平常不過的一段往事。

悲慘世界,基督山伯爵,這樣的故事就很不一樣,離奇動蕩。人物,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係都有巧妙關聯。讓啊讓不停的與冉阿衛重逢,重複著追捕的遊戲。昔日地位卑微的人總能遭遇不凡,變成讓人尊重的達官顯要,我真是又驚訝又羨慕。

我也很想變成讓阿讓,隱匿一段時間後能擁有財產和地位。想幫誰都可以。

有時候我還想馬雲以前是不是也是個苦刑犯呢?

小說情節裏的圈子那麽小。誰和誰都可能發生關聯。隻要作者願意那麽寫。

而我這樣不生活在小說裏的人物應該慶幸,沒有滅頂之災,至於那些幸運的事,也不要去想就好了。

可我很討厭作者要讓莉拉失去女兒。我也不明白莉拉為什麽那麽痛恨索拉拉家族。是仇富嗎?為什麽不讓16歲的她直接嫁給馬爾切洛,她依靠斯特凡諾來擺脫馬爾切諾的追求,結果隻是通過斯特凡諾再次附庸於馬爾切諾索拉拉家族。什麽天才女友會做出這麽愚蠢的決定?最後,女主Elena 的手鏈被馬爾切諾修好送還,我覺得馬爾切諾簡直就是一個紳士。作者是用這一細節來嘲笑莉拉眼光拙劣嗎。

為什麽書裏的女人都要喜歡尼諾,都要為他生孩子?作者譴責暴力血腥,對背叛偷情卻不予指責。女人因為男人的背叛去找別的男人發泄不平,男人又因為嫉妒毆打女人,槍殺染指自己妻子的男人,為了捍衛男人的尊嚴對多看身邊女人一眼的男人大打出手。

吃著吃著飯突然站起來去毆打鄰桌,隻是因為別人多看了他們身邊的女人一眼。這種行為我也很熟悉。在我們老家,人們也是如此容易動怒,把女人當作自己不可覬睮的財產。這個女人可能是自己的妻子,姐妹,甚至隻是同班同學。

作者通過Elena 對自己15歲的女兒說,去和你那該死的男人同居亂搞吧。直到你們厭倦,再回家讀書考試。15歲,那麽年輕,你以為你會和這個男人廝守一輩子嗎?

莉拉帶著第一個孩子在廣場看尤利西斯的時候遇到了她們的小學老師。老師問她書裏講的什麽。她回答說:吃飯,睡覺,幹。

這就是人性嗎?

這套書我看得很緊湊。我覺得作者對莉拉太殘忍了。她嫉妒她。因為她懷疑尼諾一直愛著莉拉,所以要讓莉拉與那個男人再相見的時候把自己的女兒弄丟。這是仇恨。

她自己才是那個不負責任的母親。為了尼諾把女兒丈夫扔下不管的是她自己。

吃飯睡覺偷情追求名利。

這就是女主Elena. 

我愛莉拉。她一直有自己的追求。雖然命運對她很殘酷,隻讓她隻讀了5年書,但她設計鞋子,學習電腦編程,研究城市曆史。她用家裏所有人的名義借光了圖書館幾乎所有的書來閱讀。

她脾氣很壞,很孤僻,沒有人喜歡她。

可我還是喜歡她。她不應該承受那麽生活的苦難,尤其不能失去她的孩子。這和孩子不幸得疾病或者出車禍死了不一樣。她消失了。也許活著,也許被不能生育的夫妻領養過著平淡的生活,也許被人賣了,那些人會對那個女孩做什麽,他們會虐待她嗎,會對她好嗎?如果她活著,她現在怎樣了?這麽多日日夜夜,她是怎麽度過的?作為父母丟失的不僅是孩子,還有與這個孩子共處的時光。這樣的想法會隨時隨地像刀片一樣突然插進莉拉的心裏,這太殘忍了。

Elena 覺得莉拉利用她來對抗馬爾切諾索拉拉家族。她嫉妒所有的男生都愛莉拉。尤其是她愛了20年的尼諾,他一輩子都在依靠女人往上爬,隻為了一個女人寧願犧牲自己的前程,那就是莉拉。這仇恨就算在書裏,也無法熄滅。

女權兩個字一直在書裏出現。她們渴望知識,因為知識讓她們得以擺脫貧困,躲避男人粗魯的拳頭,但仍舊不能保全她們不受傷害。Elena 的丈夫是個教授,執著於一本又一本書的創作。Elena 厭倦了為家庭所困死的生活。她在丈夫請來的客人麵前賣弄風情,最終拋下女兒,不顧丈夫的苦苦哀求,投入了尼諾的懷抱。知道嗎,如果我是Elena, 我肯定不會出軌,我會為丈夫的成就自豪,我會說,無論誰創造的財富,有形的,無形的,都是屬於我們的。

莉拉對待恩佐就是這樣。她說她不喜歡電腦編程。她隻是為了陪伴恩佐學習。她還說恩佐是最棒的。

這樣的女權是消滅暴力擺脫低俗的力量。

作者,你為什麽要讓莉拉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