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尋常中年人
文章來源: wuliwa2019-09-11 04:03:55

姨父是八十年代末的大學生,算是趕上了天之驕子的稱號。娶了我小姨他覺得牛逼得不得了,每天指高氣揚的。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在自己家裏表現得尤其淋漓盡致。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姨認識他的時候每天都在大街上賣冰棍。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年齡尚小,對他毫無印象。據他自己說我們一見如故。他早覺得我骨骼清奇不同於家裏那些凡夫俗子,當然這話是在我上了大學之後他才突然想起。

有一天晚上回家路上,在一片霓虹燈中我看到了the window of the world 的英文,下意識念出聲來。小姨一頭霧水問我:說夢話了?姨父冷冷的說:“全家也就我知道她在說什麽。你又不懂英文。”回家後我母親牽著我,我聽到她嘴裏嘟囔:一個大男人不放過一切機會抬高自己,貶低自己老婆有意思嗎?

等我有了記憶,他的存在就像家裏司空見慣的老桌子舊椅子,我早已麻木。畢竟,從他那張肉臉上也實在是看不出什麽社會精英的痕跡。

如今他也是過了50的人了。言談中依舊滿腹抱負書生意氣。去年回國家宴,幾杯酒過後非要給我看他寫的台灣遊記,要我坦白描述一下他這個人。我苦想了半天仍舊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他。他個子不高,偏胖,整個人都是鬆弛的,遲緩的,與他的精神高度吻合,自吹自擂,膨脹驕傲。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他家兒子的一切特征從何而來。

小姨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兒。很不得誌,幾年後又得了個兒子,從這以後,小姨就具備了令人瞠目結舌,毫不講理的樂觀主意精神。現在抑鬱症流行,好多人動不動想死,相比他們,小姨實在是個極好的榜樣。

在這孩子2歲那年,小姨一邊哈哈大笑,一邊講述她兒子體重超標,蠻不講理的光榮事跡,神情之歡愉,情緒之熱烈,讓我堅信隻要自己不胖不招人煩,誰胖誰不講道理都是可以慶祝的好事。

等表弟上了小學,姨父開始變得嚴厲起來,動不動就給他兒子一頓訓斥,暴揍也是家常便飯。小姨的談資也由純敘事變成了貓抓老鼠好萊塢動作大片。沒過幾年,她又極開心的告訴大家,她兒子考試全部不及格,但是已經會給小姑娘寫情書了。至於姨父,隻是鐵著臉在一邊搖頭:慈母多敗兒。而小姨信奉的是:有子萬事足。

後來外公去世,家裏的諸多事宜引起家庭紛爭。小姨為自己力爭各種利益。姨父則盡力保持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矜持,做一些運籌帷幄的事。一家人的感情本來就脆弱,很快就折騰沒了。所幸的是他們夫妻終於達成同心,其利斷金自然不在話下。

再後來表妹表弟相繼去了國外,姨父開始關注心靈雞湯以及社會公益,微信也附加上某區公益的字樣。對他那些轉發書寫各類雞湯的行為我也已經連就了視若無睹的本事。心裏暗想,您這布滿塵埃的老心靈,雞湯大抵是滋潤不動的,也許把唐僧肉拿來,和歸元觀裏的人參果再加上白素貞偷來的靈芝燉一鍋湯興許有點用吧。

其間有幾年,他這個知識分子以在家裏與學業至初中的小姨找不到共同語言為由,在外麵頻繁豔遇不斷。小姨每天到處抓奸沒心沒肺的咒罵。不知為什麽也沒離婚,後來他又回來了,現在還在折騰創業。雖然虧本的時候多,好歹人到中年的小姨終於過上安穩日子,又變回來那個極度樂觀頭腦簡單的家庭婦女。還能哈哈哈的笑著說:你姨父倒是有本事找個有文化的小姑娘回來啊,讓他淨身出戶我才清靜,日子不要過得太舒心啊哈哈哈哈。

我想你家還有什麽呢。全部家當都轉移給兒女在國外置房產。兩口子把國內的房產全出租自己和人合租一個公寓住。這樣的生活人家小姑娘是圖你老公上過大學人品不凡還是圖他一身肥肉非要跟他過日子嗎?

也許真的是我骨骼清奇,也許是親情從未隔斷,小姨兩口子其實一直對我還算不錯,每次回去他們倆都非要來機場接送。那天飯桌上,姨父一邊喝啤酒,一邊說歐洲不好,還是某某州好。所以我才送我的孩子去那裏,歐洲有什麽啊。說這話時好像他去過全球深諳世間真理一般,派頭足的很。

前幾天母親說小姨的孩子要回國了。不是剛去沒兩年嗎?那邊新買的房子呢?怎麽就回去了呢?答曰表弟做了點出格的事不得不回去。姨父兩口子連夜飛過去我幫兒女打理去了。

以前我經常對他們兩口子有微詞,不過到現在,我對他們倒有了一些尊敬。為了養活著一大一小兩隻兒女,任勞任怨,雖然說不上成功,作為父母也是盡力了。

那天姨父提議和我合影。我站在他身邊。他依舊揚著頭,笑著。努力做出很有尊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