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隨筆】“我究竟喜歡做什麽?”是活著時需要探究的一個問題
文章來源: 含笑雨2018-02-23 08:15:07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擁有豐富人生的基石。

-    Wayne Dyer

1

記得在高中時我曾在一本筆記本上寫道:我要成為一名記者或翻譯家。但事實上,隻是一個想法而已,但它帶有一份本能的召喚。在文科班隻待了兩個月,發現自己不喜歡新班級的環境,所以毅然決定離開,回到原來的理科班。在做決定的那一刻,我與這兩個未來有可能的職業擦肩而過。

我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受到一位老師很深的影響。他後來去了美國,成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也因此萌發了要去美國的夢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科學專業在中國大學裏成為了很熱門的專業,一部分原因是美國需要大量國外科學人員來填補實驗室空缺的位置。我選擇生物化學作為大學的專業,便成了一個容易的決定。

後來,去了醫學院的實驗室做科研。我不需要擔心科研資金,開始的時候,我會為得到有趣的結果欣喜若狂。但是,一段時間過去後,我清楚地意識到:在實驗室做科學研究不是我想要做的一輩子的事,因為我不喜歡一直在重複。但離開時,我並不十分清楚自己究竟喜歡做什麽。

之後重返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原因之一是:在我來美國之前,曾為一家國際生物儀器公司在上海新成立的辦事處工作半年多,積累了相當不錯的商業銷售經驗。這段經曆給了我一定的信心:我可能會在商業領域做好。在讀期間,由於2001年911事件,恐怖分子炸毀了紐約市世貿大樓,導致美國的就業市場急劇下滑和黯淡,不少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最後,我沒有按照自己原來想選擇的金融專業,而是選擇了管理信息係統作為自己的專業,一個我並不熱衷但能讓我找得到工作的專業。

畢業後,我成為一家全球電氣公司的一名員工。後來,加入一家全球醫療器械公司,成為一名項目主管。當我努力工作並得到他人的積極反饋時,我會感到一絲成就感。但一年以後,項目已經成型。我發現了同樣的一個規律:當工作在不停的重複中,我對工作的一份熱情開始慢慢消減。而不停的重複,也意味著在工作中成長的速度開始減慢。

在我的前半生,從來沒有人提醒過我仔細思考一個問題:自己真正喜歡做什麽。自己也從來沒有細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一直困惑和迷茫:為什麽我的很多重大的人生決定,如專業,都是由外界因素來決定的?工作的熱情得不到持續?

2

人到中年,開始探究這些問題看似已經太晚。探究並不是因為後悔,而是因為自己不曾好好思量過,所以想找到這個我認為生命裏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的答案。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Richard Thaler在2003年的一次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讓我沉思。他說,“沒有什麽比基於興趣選擇職業更理性的。也就是說,根據興趣做出的職業選擇是最理性的。早年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有一個弱點- 他不會是一個很好的下屬,所以他決定從事沒有人對他“指手畫腳”的工作。在大學,做學術研究成了他的選擇。但後來他發現研究傳統經濟學理論非常枯燥,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是- 觀察人的經濟行為。他開始行動。當知道兩位有名的以色列心理學家要來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時,他也跟去了。很快,半年後,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將心理學與經濟學結合起來。後來,開創了行為經濟學,他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的演講給了我三點啟發。第一,當自己不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麽時,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可先從自己不喜歡什麽開始思考,而了解自己的性格變得很重要。也就是它所說的,在職業選擇上用一種排除法。第二, 在工作中,一旦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點,立刻開始行動。等確定後,就往一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不瞻前顧後。這種選擇是基於自己的興趣,由內在因素而非由外界因素決定。第三,人的天賦是極為細化的,而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一樣可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做。“弱水三千隻取一瓢”,努力去找到那一瓢。

3

記得不久前,讀到Nissim Nicholas Taleb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三大最有害的上癮物是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月薪。”前兩者都極有道理。為什麽月薪會是其中之一?一份月薪會帶給我們安全感。但長期做一份工作,因為習慣了,人便會滋長出舒服和惰性,不願再去打破常規。因此要離開一份做久的工作變得很困難。其實,當一份帶月薪的工作不能再讓你成長,那就是你應該離開的時候了。我記得在醫療儀器公司工作的第二年,有人推薦我另一份新的工作,但是我沒有接受。其實,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項目已經建成,離開去接受新的挑戰完全是可以的。但是,那時我沒有這樣的意識。很快,工作開始慢慢地在重複中進行,了無生趣。守著一份不能讓人成長的工作,其實真得就是某種形式上的等死。所以,當確定一份工作不再讓我們成長,我們應該有意識和勇氣離開,去找尋新的突破。

也許,此刻的你還沒有真正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但這樣做至少可以讓你學到更多的新東西,冥冥中為下一個機會在做準備。而每一個機會就像是生命長河裏的每一個點,如Steve Jobs,已故蘋果公司前CEO,所說,“你不能向前看去連接你生命裏的點; 你隻能朝後看將它們連接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點將會以某種方式在你的未來裏相連。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 - 你的直覺、命運、生命、因果等等。這種方法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它使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

4

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困惑多年的問題的答案。由外界因素決定的專業和工作,恐怕大部分人對它們的熱情都很難持續。而探尋做什麽才能讓一個人的熱情持續,其實,就是去尋找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麽。找到後,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

有人說過,“工作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 我不敢苟同。當一個人花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那生活無疑便少了一份樂趣,有時甚至帶來痛苦。所以,找到一份自己感興趣的事做,並能賺到一份收入,那就是一件人生的幸事。

關於“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麽”這個問題在讀書懂事起,就應該開始問自己。以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中心做出的人生選擇,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很多中年危機,就象Richard Thaler所說,“如果你熱衷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你就為你的生活建立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普通的我們而言,它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實踐。隻要一直思考並賦予行動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它。

想清楚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我們還有餘生,還可以將同樣的問題讓孩子去思考。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曉煒健康花園HealthyLiving

…有一種愛叫分享…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