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教(2):摩西是埃及人
文章來源: 唵啊吽2012-12-28 11:50:57

摩西是個埃及名字,是小孩的意思。《舊約》說摩西是猶太人,出生以後其母將其至於箱中放到河裏,被法老的女兒救起來養大成人。弗洛伊德是現代精神分析科學鼻祖,他在《摩西與一神教》一書中,分析了許多同一模式的古老傳說,都是王帝的兒子遇難被窮人救起撫養成人,沒有奴隸兒子被王室救起來撫養成人的,隻有摩西是一個特例,而且,不符合精神分析邏輯。弗洛伊德因此認為摩西實際上是埃及貴族的兒子。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了解西方和中國社會對血緣觀念的差異。

我看電影《佐羅》的時候,就對佐羅的仇敵養育佐羅女兒的情節大惑不解。從中國傳統來說,養育敵人的兒女可以是一種無緣大慈,是善舉,而《佐羅》電影中卻是一種複仇。原來,西方奴隸製文明強盛,奴隸製羅馬帝國到公元三世紀才結束,而中國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已經進入封建社會,公元前 221 年秦同一以後中國就去除封建製,實行郡縣製。而西方奴隸製做為奴役異族的製度直至 1863 年美國南北戰爭以後才成為非法製度。中國三千年以來都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而西方血緣觀念非常淡泊,原因是奴隸製。如美國總統傑斐遜與其奴隸通奸生兒育女,這樣的父子關係就成為一種財產關係,奴隸是奴隸主的財產,奴隸生的兒女還是奴隸主的財產。所以,西方一直到羅馬帝國的習俗,都是生出來的兒女不自動成為宗嗣後裔,不自動成為家庭一員。嬰兒出生以後,助產婆把嬰兒放在地上,其父親看一眼,如果不喜歡,就將嬰兒遺棄,如果喜歡,就把嬰兒拿起來。把嬰兒拿起來是一個確認嬰兒為家庭成員的關鍵一步。“拿起來”這個動詞在英語中是“ raise ”,嬰兒被“ raise ”才成為社會一員,否則就被遺棄( expose )。開始學英語的時候,看到常見的撫養用“ raise ”而不是“ nurture ”,覺得很別扭,好像毫無聯係,但是,如果了解西方嬰兒不自動成為社會或家庭成員之一而需要有人 raise 他,即結束 expose 他,那麽 raise 做為撫養來講就順理成章了。基督教說上帝把靈魂接入天堂用的也是“ raise ”一詞,是接納一員進入一個家庭的關鍵詞。古羅馬時期“ raise ”嬰兒以後,一直到嬰兒成長成人,兒女都是其夫的財產,父親可以用家法處死兒子,也可以在剝奪其財產繼承權,即兒子被“ raise ”為家庭一員以後,也還是家庭財產,直至父親死後兒子繼承了家產,才成為奴隸社會的“人”。所以,古羅馬弑父是常有的事情。古羅馬共和有上院,貴族家族隻能派一個家庭成員做為上院議員,所以,不是所有貴族的子孫都有機會成為上院議員,而且,決定權在其父親,沒能被父親指派為議員也是弑父動機之一。西方奴隸製是一種族壓迫製度,如美國奴隸製是白人壓迫黑人的製度。古時候打敗敵對部落或種族,就把其男人抓來做奴隸,把其女人抓來做妻子,所以,奴隸和妻子都是財產。財產生的嬰兒還是財產。佐羅的仇敵把佐羅的女兒搶走是搶財產,是報仇。初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每每看到戀母情結,戀母情結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是非常基礎的推理依據,我們中國人讀起來往往會覺得建立在戀母情結基礎上的精神分析是牽強附會無稽之談,但那是西方社會的精神常態,因為父子之間是財產關係,而不是血緣關係。這在古羅馬古希臘神話中也一樣,神話反映了社會心理,戀母情結在西方文化中是司空見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鳳毛麟角。

這裏順便說中西方姓隱含的觀念的區別。中國姓氏的社會觀念是血緣關係。婚嫁不改姓,保留祖上血緣的記憶。西方女方嫁到男人家,就改男方姓,這樣,祖上血緣關係記憶就淡化了。女方改男方姓,即姓不代表男方血緣記憶。實際上,西方姓氏沒有延承血緣記憶的功能,姓是財產隸屬記號。女人是財產,嫁到男方,就打上男方記號,有如農家將牛羊烙上自己的姓名一樣。所以,西方的姓不是血緣關係記號,而是財產關係記號。如《貨幣戰爭》中著名的羅思柴爾德家族,羅思柴爾德這個姓在德語中是“紅盾”的意思,是銀行商號。銀行是資產,是財產。羅思柴爾德家族開銀行發家了,就把銀行商號做為自己的姓。西方姓是財產關係而非血緣關係。我初到海外受到的文化衝擊之一,就是西方姓多名少。在中國,同姓很普遍,同名比較稀少。而西方人正好相反,同名的比比皆是,而同姓的卻很稀少。一個公司上百號人來來去去就是十二門徒的十二個名字,卻可能找不到一個同姓的人。不單止女人嫁到男方隨男方姓,仆人,甚至奴隸,都可以隨男主人姓,因為他們都是男主人的財產。可以想見,如果兒子和仆人一樣都隨男主人姓,而且,父親要 raise 他才接納其為家庭一員,如果不 raise 他他就會被 expose ,那麽他肯定會恨其父親,必然產生戀母情結。

好了,窮人可能因為窮養不起子女而遺棄嬰兒,富貴人家,尤其是王室,何以也遺棄嬰兒呢?富人遺棄,主要是財產繼承權問題。古西方貴族棄嬰,是因為怕自己的封地分封給過多的兒子而財富越來越分散,勢力也就越來越弱。漢朝有推恩令,就是允許諸候王分封自己的屬地給子孫,使得諸候封地越分封越多越分封越小,以此消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貴族都怕子孫太多,分封太多,消弱自己的勢力。所以貴族棄嬰現象很普遍。由此有了不成文法,新生嬰兒沒人 raise 就自動遺棄( expose )。也就是說,王室為了維持自身勢力的強大,必須計劃生育,節製子嗣數量。貴族沒有子嗣,可以再娶妻妾,而窮人沒有子嗣,無錢多娶妻妾,隻有 raise 別人 exposed 嬰兒。所以,貴族遺棄嬰兒被窮人撫養成人的多,而窮人遺棄的嬰兒被貴族撫養的少。這就是弗洛伊德從大量傳說中找出的規律,這就是弗洛伊德質疑摩西是奴隸的嬰兒被王室撫養成人的記載的原因。那麽,是什麽原因富人會撫養他人的嬰兒呢?一般是貴族婦女不舍得自己嬰兒被遺棄,而且已經知道丈夫會遺棄自己新生嬰兒(宮廷之內,這種事情都是可以預料得到的),暗中指示別人 raise 自己 exposed 的嬰兒。這是戀母情結的堅實社會現象。摩西被法老女兒從河裏撈起來撫養,應該是埃及某貴族遺棄其嬰兒,而該貴族的妻子和法老女兒有深交,要她代為撫養。否則,一個嬰兒被扔到河裏,怎麽能那麽巧被深宮裏的公主跑到河邊撈起來呢?


這是弗洛伊德推論摩西是埃及人而非猶太人的論據之一,即奴隸嬰兒被王室當成王子來撫養根本不可能。摩西是埃及人沒有精神分析的疑念。


資料:

弗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
http://books.google.ca/books?id=dnMVPz5V1NwC&printsec=frontcover#v=onepage&q&f=false
http://www.amazon.ca/History-Private-Life-Volume-Byzantium/dp/067439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