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壇的北大-讀錯字的氣度
文章來源: 媽媽的故事2018-05-07 14:27:07

最近熱點是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周年校慶的慶典上讀錯了字。把鴻鵠*(hu之誌讀成鴻告之誌。。。

 

其實讀錯字沒有關係。倒是後來那一封道歉信(如果真的是他寫的)讓人覺得他沒有國內文科第一的北大校長的氣度。那一篇道歉信讓人覺得是在推卸責任,格局小了點兒。其實讀錯字就道歉一下。不用越描越黑。

 

坊間盛傳林校長是一個好的科學家。一個好人。但是好的科學家,好人也不一定要去當校長。特別是去當以中國文科第一而著名的北京大學的校長。北大校長應該有深厚的國學文化底蘊,那樣子才能和北大校長的位置相匹配。北大校長應該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吧。

 

我覺得網上議論紛紛主要是北京大學在中國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北大讓大家覺得是國學的標杆。是先驅者,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師所在。可能現在要找一個可以稱得上國學大家的人來做北大校長的確太難了。的確可能如同林校長所言是文革造的孽。。。這樣的議論紛紛的確是對北大的期望值過高造成的。試想如果林校長是清華的校長,讀錯這個字可能就沒有這麽多人那麽大的過激反應。(社會上對理工男寬容得多,沒有太多的中國曆史文化知識也行。。。磚頭不要飛過來哦。。。)

 

追溯曆史,北大自有它的風骨。曆史上多少的國學大師出自北大。或者在北大任教。所以大家對北大的國學功力文化深度是有很高的期待的。既然林校長國學基礎這麽差,就不應該理直氣壯的當北大的校長。不然北大也就和其他別的大學沒有差別了。

 

也可能是我們吃瓜群眾想多了。北大早已經不是當年大家眼裏的北京大學了。現在國學式微,潮流時尚是鼓勵去賺錢,去做錦上添花的事情,去辦賺快錢的專業。所以人心浮躁,世風不古。當然這些不能由林校長來負責。不能責怪他。而且去當北大校長也不是他申請然後考評出來的,他的命運也是由別人來決定的。我相信他是好人也是能幹人,隻是他國學底子這麽差還理直氣壯的當中國國學第一的大學的校長,感覺有點黑色幽默。。。

 

還是要承認術業有專攻。文科理科的運作方式不同。思維方式也有很多差異。既然說中國頂級的文史類大學是北京大學,就應該讓其保持它的特點。在國學上成就大師,在文化上培養先驅者,在國人迷茫的時候起到承先啟後的作用。文化這些事情不是造出高端芯片就可以做到的(盡管這也非常非常難)。。。文化是傳承,是民族獨有的精神,是那一句話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是中國文化國家獨立的精華所在。。。

 

也許大家仰望北大,把北大看得太高了。。。現在通過這樣的校長,以這樣淺顯的國學背景,傳遞出這個國學好不好,文化曆史會不會都無所謂的信息,讓無數人覺得殞落了心中的神聖。失望之餘,看到的是心中的北大走下了神壇。。。

 

也許這就是時代使然。社會進步到已經不再需要文化曆史的傳承。現在隻要科學和工匠就夠了。因為德先生已經有了。隻要賽先生就行了。下麵這是在北京大學裏的徳先生和賽先生的雕塑。隻有賽先生(Science科學先生)頭上有地球,隻需要賽先生來思考就夠了。。。

 

 

 

謝謝您的時間!

 

剛剛從亞洲飛回瑞典。這一趟坐了一回驚魂未定的飛機。聽天由命就是那個時候的想法。可能還沒有緩過來。如果有過激的言論請諒解哦。

要知道這一回怎麽飛回來的,看這一篇。在重重迷霧中擔心飛機出事兒女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