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故事(一)—— ABO 溶血
文章來源: 春之麗2018-04-02 15:47:37

十月懷胎,終於迎來了小兒的誕生。那是一九九三年初秋的一個傍晚,大約6:00點鍾左右,在北大醫院的婦兒大樓產房裏,我經過三天兩夜的分娩陣痛後,聽到了“哇、哇、哇”的哭啼聲,一個小生命就這樣不經意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他看上去是那樣的弱小:六斤四兩!小手小鼻子,小胳膊小腿。我端詳著這個小生命,又驚又喜,不管怎樣,他是一個健康的孩子,順利地出生了,還有一身光滑細嫩、白裏透紅的皮膚和一頭烏黑發亮的秀發。我緊緊的把他摟在懷裏,他能清楚地聽到我的心跳,他似乎有了安全感,安靜地依偎著我,那一夜我倆睡得特別的香甜。

第二天清晨大約7:00點鍾,我一覺醒來,抬頭看見晨光從病房的窗戶射了進來,低頭看見懷裏的小兒,嚇了我一跳:白裏透紅的小臉蛋變得刷白刷白的,全身的皮膚呈淺黃色,我弄醒他後,隻見他雙眼鞏膜也是白裏透黃,而且哭聲有氣無力。“ABO 溶血性黃疸”—— 我馬上就想到了這個診斷。

ABO溶血是因母嬰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的溶血病。指在懷孕期間胎兒的血紅細胞進入母體,母體內缺乏胎兒血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會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抗體可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抗原抗體反應,破壞胎兒的血紅細胞引起溶血。溶解的血紅細胞釋放出膽紅素,使新生兒全身(皮膚、粘膜及鞏膜)黃染。如果不及時排出胎兒血液中大量的膽紅素,就會引起核黃疸——膽紅素腦病,就是普通人說的黃疸上腦了。膽紅素腦病的後遺症十分嚴重,包括智力落後、腦癱等。我不敢往下想,心都揪成了一團。

立即請護士叫來了值班醫生,她在仔細查看了小兒後對我說:“你的診斷正確:新生兒ABO 溶血性黃疸,孩子馬上轉入新生兒科進行治療。”

小兒轉入新生兒科後,由於診斷明確,治療立即就開始了。新生兒科病房就在婦產科病房的樓下,我在樓上接受產後恢複治療,兒子在樓下接受新生兒ABO 溶血性黃疸治療。瞧我們這娘兒倆,真是好事多磨難啊!我一到新生兒科小兒的病房,就看見他在一個藍光照射的溫箱裏,眼睛被一副黑眼罩蓋住了,避免藍光損害眼睛;小小的腦門上還插著輸液的針頭;全身黃染的皮膚裸露著,隻帶了一個小尿布兜,... 可憐的孩子!我的眼淚唰唰地掉了下來。

他的主治醫生看見我焦急而擔心的樣子,急忙走過來安慰我:“不要緊的,我們正在積極地治療,他會好起來的。”

這位醫生仔細地給我講解了治療方案:就是治療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的“三大炮”。第一炮是“光照療法”,皮膚膽紅素接受光照後可分解成水溶性,從腸道、尿中排出體外。第二炮是“藥物治療”,靜脈輸入魯米那,誘導和活躍肝細胞轉移酶活性來分解血中的膽紅素。第三炮就是“輸血療法”,以糾正因溶血而引起的貧血。我聽懂了“三大炮”治療,就是盡快降低和排出大量膽紅素和補充血紅細胞,既對症也治本,我那焦慮的心情平靜了不少。

我在懷上這個孩子之前,有過兩次自然流產病史。第一次是不知道懷孕了,在一次病房值夜班時不慎犯了重感冒,由於病毒感染,懷孕不到兩個月就流產了。第二次是知道懷孕了,在家裏臥床保胎,也是懷孕不到兩個月就流產了,這次流產診斷為“ABO 溶血導致的流產”。我是“O”血型,胎兒是“B”血型(胎兒的父親是“B”血型),由於第一次懷孕和流產後,我的血液裏有高濃度的抗“B”血型的抗體,不利於“B”血型的胎兒存活,就會發生ABO血型不合而胎死腹中,這就是第二次流產的原因。為了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就診於北京婦產醫院的李恩堂醫生,她在這方麵是小有名氣的專家,她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一年後,使我的血液裏的抗“B”血型的抗體濃度降低到對胎兒安全的水平後才懷孕。懷孕後一直堅持治療,每天服用一大碗湯藥,來降低抗體濃度,直到分娩。

在懷孕期間定期檢查中胎兒發育正常,由於胎盤的屏障作用,我血液裏的低濃度抗“B”血型的抗體不會進入到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可是,在分娩時胎兒與母體血相通,母體內抗體可能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即溶血。在產前我曾要求過剖腹產,因為剖腹產將大大減少母體內抗體進入胎兒體內。由於小兒個體小,我的骨盆條件又好,產科當時也為了減少剖腹產率,說我沒有剖腹產指征而拒絕了我的要求。我真是又氣又惱又悔,但也無計可施。

我忍著產後身體的諸多不適以及側切傷口的疼痛,每天都下樓到小兒的病房去探望、陪伴他度過這生命初始的一劫。看著這個小生命與病魔經曆著生與死的博鬥,我心裏好像有塊石頭提得高高的,忑忐不安,我的神經也伴著他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緊張和舒展,真是母子連心啊!經過幾天的“三大炮”治療,小兒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轉:皮膚的黃疸色逐漸褪去,恢複到正常的白裏透紅的膚色;四肢的活動度也增加;哭啼的聲音也變得大而有力;喝奶量也增加了…,我心裏的這塊石頭總算下沉了不少。

真是謝天謝地,經過醫生和護士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一周後小兒好轉可以出院了。回家後我細心嗬護和喂養著小兒,生怕他再有什麽閃失。我還堅持母乳喂養到他四個月大。希望我的乳汁在提供營養的同時增強抗病能力,使小兒能盡快地從大病後恢複起來,健康地成長。

在小兒一歲的時候做了一次全麵體檢,結論是健康。事後我跟朋友說起此事,看來小兒的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是早診斷、早治療,所以全愈了,他仍然是一個健康正常的孩子!

可朋友調侃著說:“他本來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經過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的折騰,隻能是一個普通孩子了。你扼殺了一個天才!”

(圖片:李恩堂醫生為病人把脈,來源於網絡)

(修改於2018年4月2日從原創發表在:http://mp.weixin.qq.com/s/YG8Bhu8Mr65xoQiZOy8M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