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回了趟國
文章來源: 九鯉蓮2018-07-26 03:24:34

小孩放短假去中國雲南再次尋根,奧克蘭又正值寒濕季節,我和太太一商量不如一起回去看看久違的厲害啦的我的國。

小孩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往國內跑,後來演變成她們跑我不跑。主要是太太覺得自己帶仨娃太累,得回去換個環境找找刺激,比如說深更半夜推著兒童車漫步在人流中尋找些存在感什麽的。她覺得這樣的群居生活可提供另外一種輕鬆,有大隱隱於市的無需偽裝的不一樣的安全,它們與我們日常生活在海外體驗到的那種置身山水無人問津的瀟灑很不同。我確確相反,流浪後的人急於停泊,呱嘈久啦就習慣了清靜。我寧願自由地獨處,不要群居的孤獨。可現實是太太那種無思無我產生的怡然自得,往往吸引到我等小眾個性特顯後產生太多哲學思考而茫然的人。一咬牙,放下就是輕鬆,不妨回國一遊。掐指一算,我已是十年闊別。。。

直飛上海,馬上被初中同學安排接送到揚州。適逢黃梅雨季剛過,一路豔陽高照。老同學照顧無微不至,安排下榻東關街。緊接著初中會,高中會,會會會。除大快朵頤外,還不免推杯置盞。好在我大學同學都在異地,否則非來個曲水流觴不可。家人同學朋友中,做醫生的較多。其他有做政府官員的,銀行證券的和公營或私營的各類企業家的。2009年我在國內,那時大家都還在半山坡,憋著一股勁兒。這回發現國內的這幫大多進入人生巔峰期。小孩子往往都海外留學結束,該留的留,該回的回,也紛紛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談話的內容除敘舊外不再展望未來,聊的更多的卻是養生,養老。我性情中人,話題不俗故談鋒也健。曾經吵過架的,坐過一條板凳的,默默無言心有靈犀的,一起留過級的和一起被老師罰站的都是大家共飲一杯的理由。不知不覺人們都進入一個友情第一其他滾蛋的美好世界。據不喝酒的兄弟暗示一哥們酒後臨別曾牽著我手拉著我臂達30分鍾之久,就是為了澄清一個記憶中的細節:我為什麽從來沒有帶他去過我家玩耍,雖然那時的我們是那麽近那麽的鐵。

我不得不佩服人類基因的強大,憾山易,憾人難。大家該怎樣怎樣,幾乎沒有什麽變化。也許胖了,圓了,禿了或花白了,但音容笑貌依舊。孩子王一樣是孩子王,害羞風情的依舊有那最是一低眉的溫柔。隻不過以前不經發現的潛能都已被挖掘,有人說話開始學會總結打官腔,有人變得八麵玲瓏變得更體貼,還有人變得更有全局感而默默地關注著周圍的一切。反正隻要你放鬆,一切如魚得水,水到渠成。我無其它,隻有置身海外過多剩餘的時間空間和綿綿不絕的情感,能夠靜靜地思念同學們多過他們一點。毫無疑問,大家都沒有矯情反駁,要知道國內那個節奏啊,你還有時間想其它無用不增值的。。。

說起國內國外的生活方式,真是兩個世界。中國所有的硬件除航空母艦外不比誰差,從上海的摩天大廈到南京的六層高架。由於近10年的城市化發展,到處可見為本地人,外地人,城市人和周邊鄉村人提供的居住樓房。汽車的普及加快了人們生活的步伐,拓寬了老百姓流動範圍。以前的農村好多變成了現在城市的新開發區。舊城區改造成本高,開發區是大地做紙,推土機作詩,設計師們信手畫個圈圈,築巢引鳳招商引資。人們紛紛自豪地介紹著各個新城區的發展規劃,我卻是流連忘返地在記憶中殘存的老街老巷尋尋覓覓。。。

雖然太太回去第二天就開始咳嗽,一直持續到回新西蘭,但國內的空氣比我想象的好,藍天白雲依稀可見。隻是單身在北京參加首屆海外華人朗誦大賽的大女兒天天抱怨那兒沒有空氣,拚命地吸,還是缺氧。兩個在雲南的女兒也還行,玩得不亦樂乎。馬路寬闊,路麵也較以前幹淨得多,綠化也不錯。偶爾不經意的隨地吐一口很煞風景,但斯文的人已沒有此陋習。唯一需要改變的是抽煙的不限製。戒不了的大都是6,70年代的這幫人,很多人都表示曾再三努力過,往往功虧一簣,就是因為你不抽他吸,經不住互相鼓勵,同仇敵愾。中國女人大多溫柔,寬容自己男人,不強他所願,估計也是原因之一吧。我太太是例外,對煙味敏感,甚至不能入眠。國內雖有無煙樓層的賓館,但還是難免不那麽合格,除非是剛開業不久的。為此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找新開業的賓館和無煙味的房間。。。身邊有這樣的太太,我竟酒後莫名其妙地被慫恿著禁不住誘惑點了一支銷魂煙,成了我這次回國的最大罪狀。被拍了照,上了家庭微信群,女兒立馬群起攻擊,正應驗了太太的警言:If you like to get shanghai(傷害),   let him go to Shanghai (中國上海)。人真是環境下的產物,蛋在東北是雞子兒,豬在風頭會飛,久居海外的成了傻寶寶。

國內的交通特顯其文化內涵。首先,五花八門的車牌車型代表國人的博愛和寬容,尤其奇特的是在揚州去蘇州的高速路上,一哥們駕駛著改裝的三輪拖拉機豪邁地混跡於寶馬奔馳間,我行我素很拉風,一副舍我其誰的樣子。其次就是習慣江湖文化的國人對西方的公路文明不屑一顧。江湖文化講究一個自由,海闊憑魚跳天空任鳥飛,線與線之間的約束太叫人難以接受。於是有壓線開車的,見縫插針的,更有橫衝直撞過來玩命的意思你不讓我我跟你一起玩去的。還有人車混行的,斑馬線不停車的。。。小小心髒真的受不了啦,閉眼睡不了覺,睜眼又不敢看。先是驚叫連連,後來發現越是驚叫,司機更有表現欲望像打了雞血,隻好使勁撐著暗暗祈禱,還就是沒有親眼見到過一次車禍,現場倒有三:追尾的,側翻的和撞邊界起火燒得隻剩個框架的。歸來從機場接小孩回家的路上,一直沒有勇氣學開車的大女兒感歎:見過了世麵,原來在新西蘭開車可以那麽輕鬆。我曾經手忙腳亂學開手波車,後來開自動波時的體會是一樣樣的。

最後聊聊人心。一路從家鄉高郵湖,揚州瘦西湖到蘇州太湖,紹興東湖和杭州的胖西湖,江浙一帶魚豐米盛,人畜興旺。家鄉人好風雅重教育,談笑有鴻儒,嫁娶避白丁。談什麽的都有,個個心似明鏡。隻是有了文化優越感,就略顯保守,不敢為天下先。人人追求生活質量,但大環境有一些壓抑。處處是錄像頭,什麽都實名登記。對外網路不通,物質要求對外開放,精神堅持閉關鎖國,自上而下的宣傳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重複再重複。與是乎人人在有限範圍內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插科打諢追求靈魂自由。家庭的親情,同學老鄉的友情和其它可遇不可求可有或可無的感情,包括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黨國情,反正人人有愛,處處留情。隻不過各自為戰,微觀上是不規則的布朗運動,宏觀上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靈魂深處的不需思考的信仰不多見,流行的剛好是“我不相信”。想不到80年代朦朧詩人北島的口號如此深入人心,可怎麽才能讓國人互相繼續相信呢?

這次回去帶回一些喜愛的書,聽了蘇州平江路的評彈並錄了音。唯三遺憾的是沒有進揚州百花書場聽平書,杭州無閑看看越劇小百花,德雲社的相聲更不要想,大女兒根本不讓去北京陪同。現在還在恍恍忽忽,喧囂的寂寞還是孤獨的自由?也許我都要。。。太太咬牙切齒,嚼著紹興的筍幹黃豆和山東麻辣小魚幹花生,再不回國受那罪,你信嗎?反正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