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肚子的滋味是終生難忘的!插隊生的故事9
文章來源: 歐萊德曼0012018-01-03 01:18:22


餓肚子的滋味是終生難忘的!


剩飯熱一下一定要吃掉---糧食是十分寶貴的
 
 
餓肚子的滋味是終生難忘的!
知青們在壓餄咯
 
 
 
 
    粽子畢竟一年才吃一次,平時吃啥呢?
    當地的主要糧食就是高粱和穀子。
穀子不說了,碾出來的就是小米---如今城裏人還在吃,當保健品吃了。
高粱就不一樣了,現在幾乎退出大眾的視野了。
    山西的高粱不同於東北的高粱---不能碾米,隻能磨麵---叫紅麵--因為熟了以後呈紫紅色。
當時流行高產高粱,一株多穗,據說是在海南育種,全國推廣。
此種高粱生長期短,高產。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高產的,速成的,基本都是劣質的。
這種高粱碾不出高粱米,割下高粱穗,脫粒,然後將帶皮的高粱粒一起磨碎,其中糧食與高粱殼的比例幾乎各占一半。
高粱麵味苦澀,不到餓極了,實在難以下咽。
好不容易下咽了,排泄的時候又倍加痛苦。
高粱麵的主要做法就是壓餄咯,通過壓床把一團和好的麵團擠壓出細細的麵條,下麵的大鍋裏是滾開的水,煮熟了撈起來加鹽加醋拌著吃。
特別要說的是,這種高粱麵由於糧食含量太少,加水和麵不能成團,於是人們紛紛添加榆樹皮粉----榆樹樹皮與樹幹之間一層軟木組織曬幹磨成的細粉,很有粘性。
榆樹皮粉家家必備,當地任何一個小店都可以買到。
本來就很難吃的高粱麵再攙上樹皮粉,味道可想而知。但,那是當地人口糧成分的七成以上。能吃飽已經謝天謝地了!
    當地人,管麥子磨成的麵不叫白麵,叫好麵!
純粹的好麵,也是很少吃到,著名的刀削麵,城裏常見,村裏人極少吃。
全村隻有幾把削麵的刀---其實也就是一把彎成弧狀的鐵片,誰家用就去借來,反正一年用不了幾次。
要是烙餅,好麵裏大量揉進煮熟的土豆,烙出來鬆軟香甜,一般人還真吃不出來!
    插隊生們偶然發現,生產隊的牲口除了喂草料,還喂玉米(當地叫玉茭子)和黑豆。
於是,學生們派出代表與生產隊交涉,用高粱換玉米。
一斤換一斤!
隊裏很快就同意了,口糧換飼料---隊裏不吃虧!
老鄉間開始傳說:這幫子北京學生咋回事?不吃口糧吃馬料?
   捧著黃澄澄的玉米麵窩窩頭,天真的插隊生們問老鄉,你們就不覺得玉茭子麵比紅麵好吃?
老鄉拿筷子挑起紅麵的餄咯,一語道破其中原委:都是人,咋會不知道?不就是因為紅麵比玉茭子麵經餓!餓你們狗日的三天三夜,看你們還說紅麵不好吃!
 
    ………………………………
   直到現在,我們這撥人,都有一個特點---絕對不會浪費糧食---因為,餓肚子的滋味是終生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