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前也談藍州和紅州
文章來源: 亦舫2020-09-21 11:28:23

美國每四年的大選就要來臨了,這時會有更多的人提到”藍州”和”紅州”. 從傳統上說,藍州就是民主黨居多的州,而紅州就是共和黨居多的州了.從2016年總統大選來看, 民主黨贏了21個 州/特區 ,而共和黨贏得30個州.  以那次選舉為依據, 我們在此將選民主黨的21個州/特區稱為藍州,  選共和黨的30個州稱為紅州.  下圖顯示了藍州和紅州的具體分布(此圖未包括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從州的數量上看,藍州隻有21個州/特區,而紅州有30個州, 但藍州有著人口集中的大州,如加利福尼亞州,  紐約州,伊利諾斯州,華盛頓州,而紅州有不少人煙稀少的農業州, 還有被稱為鏽蝕帶的傳統製造業州,那裏的人口也在日漸減少,當然,也有像德州和弗羅裏達州那樣人口漸長的紅州. 所以,從人口來說,21個藍州/特區和30個紅州人口總量旗鼓相當.  但從經濟貢獻而言,總體而言,藍州就比紅州要高不少. 以下列表詳細表明了藍紅州在若幹方麵的差距.

總結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過去20年中,藍州的中間家庭收入要比紅州高出$12000. 藍州的貧困率要比紅州低了2.8個百分點. 藍州沒健保的比率比紅州少了2.5個百分點. 藍州的教育程度比紅州要更高, 有大學學曆的人更多.人均GDP要比紅州高出約$15000. 失業率也比紅州低了0.3 個百分點.  總之,藍州居民的經濟狀況比紅州較好,教育程度較高,對全國GDP貢獻更大,健保情況較好, 失業率和貧困率也相比紅州較低些.

此外,藍州的經濟結構也有別於紅州, 其專業科技人員和數字經濟成分較紅州更高, 因而,生產率也相應更高; 而紅州依然較重於傳統製造業和農業, (即所謂的鏽蝕地帶和農業區); 藍州年輕人更多,少數族裔更多,外來移民更多. 從而,政治上更傾向於進步(Progressive),  而紅州則相比而言更趨保守,傳統意識更盛. 我們不能說傳統的就是陳舊的,也不能說現代的就是先進的,但時代在一步一步朝前走, 知識更新, 科技進步,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全球化正在突飛猛進,人類總是有著向前的大趨勢.

當然,今年2020大選的情況也許會不同於2016年. 但就我90年代初來美後的30年間, 親曆了7次總統大選,有一點是明顯而又貫穿始終的, 那就是當經濟不好時,意識形態就得讓位於解決吃穿住行. 在當前疫情依然十分嚴峻的時候, 當人們自身的健康都受到威脅, 吃穿都沒有著落時,還有什麽閑工夫來和你討論修建邊境牆, 或者遏製某大國崛起, 或者簽訂偉大貿易協議呢? 當務之急是,全國上下一條心, 將疫情控製住, 將新增病例降下來, 竭盡全力以防止第二波疫情的重來. 然而, 使大家失望的是目前的疫情依然那麽糟糕, 每天還有那麽多的新增病例,還有那麽多的死亡, 就像一個巨人還在內出血, 你叫它起來狂奔,它哪能受得了呢? 無怪乎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前所未有的. 民眾的不滿是不可避免的.不滿導致求變, 這是硬道理.

一方的政策再動人,也還在紙上,關鍵要看如何實施,領導者及其團隊的執行力至關重要. 疫情危機麵前,領導者方顯真正的治理能力. “治大國如烹小鮮”, 如果隻會”放大炮”,卻不會”烹小鮮”, 計劃不周全,溝通不連貫,在關鍵的節點上, 如測試,追蹤,隔離等多項具體步驟中以及全國統籌協調上,混亂應對, 跌撞而行, 而且,在疫情暴發後的數月中,不見長進,至今依然如此,導致美國疫情排在全球倒數第一. 這般治理能力又豈能怪別人不點讚呢?

領導者的團結各派力量的能力也至關重要. 國情好了是你的功勞,國情糟了也是你的過錯. 再說及全國多處的騷亂,作為在位者,就有平息的責任,而不是出言狂亂,製造矛盾,火上澆油,然後把罪責甩過給在野黨, 在大多民眾眼裏,好像不該是這樣玩法的. 最後還是會回過頭來燒到自己的. 在其位而謀其政, 沒別人可怪,更不能甩過給在野黨,這不是美國民主體製的作風和傳統. 想到千禧年間小布什上台時,也是鬧得亂哄哄,還驚動了最高法院來最後定奪誰到底被選上了總統( 布什VS  高爾)。但小布什上台後,尤其在911事件後,他成功團結了左中右各派,大家都還記得國會全體成員(包括共和,民主兩黨)在國會山的台階上,自覺排成整齊的方陣,激情高歌“星條旗永不落”的美國國歌,那陣勢讓遠在天邊的恐怖分子也膽戰心驚的。以後,為了對付恐怖分子可能的襲擊,在美國所有機場推出了從未有過的安檢措施,要上飛機的人都要被省查行李,脫下鞋子,皮帶,外套,還要讓身體通過X光的照射檢查。這使原本較簡單地即可上飛機的人們,受到多大的限製,增添的多少麻煩?但全國各地執行得非常成功,這跟現在讓人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相比, 其難度要高得多的多。這就看出了領導者的領導力,治理力, 溝通力和凝聚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