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冬〕石不易/江小北
文章來源: 51t2018-11-23 07:53:41

 

《一年之計在於冬》 文:石不易  誦:江小北

冬天真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家夥。

當秋風帶走最後一絲溫暖,拉一車寒冷倒在你門前,他就來了。

而時間,在這一刻,突然放慢了腳步,你於是有機會去想,我曾經都做了些什麽事情呢。你開始四處在找筆,等找到了筆,卻又找不到一張足夠大的紙來供你書寫。直到你憤然拉開房門,突然發現一張橫亙在天地之間的白紙鋪陳在你的眼前——下雪了。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冬天無論做什麽,都是這麽低調。

因為低調,所以有很多人對冬天產生了誤解。但冬天從來不在乎這些,即使有委屈,也都深埋地下,待冰雪消融,隨著花草冒出,麵帶微笑。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春天如果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冬天就是站在她身後的父親,威嚴呆板之下卻頗有心計——春天是否漂亮,全看他的打扮。

古代文人有不少敢於為冬天打抱不平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景致,一個都不能少。倘若沒有了冬天,由秋直接過渡到春,很容易讓天地萬物因沒有休息喘氣的時間而變得疲憊不堪。

不信?你看看赤道附近生長的植物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大汗淋漓?

我是一直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因為在冬天,我喜歡讓那些長滿絨毛、顯得很軟的陽光舔我的臉。

倘若是在北方的一個村子裏,你會發現,總會有一些老人起得格外早。他們起床後走進院子,先是把毛巾放在剛出井的涼水裏浸濕,然後擰幹,用力擦臉,直到臉被毛巾的皺紋搓成高粱的顏色。做完了這一切,老人就撥開柴門,走過一段頗有點搖晃的土路,來到那個熟悉的牆根處——等待陽光。

在等陽光的這段時間,牆根處會陸陸續續來一些老人,牆根處也逐漸熱鬧起來——若天氣更冷些,再加上老人們的跺腳聲,簡直就要沸騰了。老人們並不願安靜,哪怕隻有自己一個人,也不會把嘴停下來。他們有太多的話要說,但供他們說話的時間和願意傾聽他們說話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好在他們不在乎這些,沒有時間——至少現在還活著吧,沒有人願意聽他們說話——那個牆根就從來不會抱怨。

陽光若沒有要緊的事通常不會讓老人等太久的,它作為冬天的一部分,很願意陪這些老人走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而在這些老人看來,一年之計在於冬,他們要趁著子孫們還在熟睡的時候,為春天,為孩子們的未來,繪製一幅巨型的藍圖。

冬天,一個能給人最多想象的季節,恰為這一切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