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64就會想起葡萄牙軍人
文章來源: 土豆-禾苗2018-06-04 13:43:54

每到64就想起74年的葡萄牙軍人,以前寫的《懶人愛電影(八),選一段放下麵吧。我喜歡“簡單轉抄”一些真實內容的電影給大家,還是希望大家自己能對“事情”有個追究。

很多人說中國對世界現代文明沒有任何貢獻,土豆說:有,64就是!因為64,蘇聯東歐的軍人有了內心拷問,記憶中,因為不願命令向群眾開槍,羅馬尼亞的國防部長舉槍自盡。(畢儒:羅馬尼亞人民為什麽無比懷念這個自殺的國防部長

始終覺得我們是一個奇特的文明體係,過去是,現在是,未來還是。一年365天,364+1,對於90後那些沒經曆過的人來說,我們平時364天貼的內容對他們作用大,還是六四這1天的貼子作用大?現實就是這麽無奈!!其實是我們在不知不覺地引導了華夏曆史的走向!!是我們暗示了未來的“決策者”我們的真實需求!!

 

40,四月的上尉 Capitães de Abril (2000)

每到64這天,我都會把這部電影貼在微信號上,但從來沒人問我這部電影的事情。我猜,或許大家都在憂國憂民:

1,這案例不好,因為祖國沒了,小了……

2,這案例不好,因為雖然“民主”了,但更亂了,你看,後來10年換了8個總理,還有不穩定的聯立政府……

3,這案例不好,我的4套房跌得賣不掉了,沒法讓孩子去美國留學了……

4,小國的東西往大國上套好像不合適……

5,中國有特殊的國情,民眾素質不高,還不適合民主選舉道路,況且最近5000年我們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6,今天的大大是有大格局之人,可能是想大展鴻鵠之誌,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7,像韓國那樣,總統一下台就去蹲監獄,成何體統……

8,那是偶然,別說中國不可能,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案例……

      

1974年4月25日淩晨,葡萄牙上尉Salgueiro Maia在兵營中下達集合令:

“Gentlemen, as you all know, 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state. The welfare states, the capitalist states and the state we are in. Now, in this solemn night, we are going to end this state! So that anyone who wants to come with me, we go to Lisbon and finish it. This is voluntary. Who does not want to leave, stay here!”

然後營內所有軍人自願跟著上尉離開軍營前往60公裏以外的首都裏斯本,並於早上6點到達首都的政府辦公街區。途中軍人們的吉普與裝甲車默默地行進在街道上,即便是車輛稀少的淩晨,他們還是會同民眾的車輛一樣,一起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規……

這就是電影《四月的上尉 Capitães de Abril》的序幕。

隨著天空見亮,很多平民自發參與“政變”,並將康乃馨插在了軍人們的步槍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來。此革命推翻了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42年)。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

      

補充:

1,4月25日當日,軍人和左翼組織迫使總統Américo Tomás與總理Marcelo Caetano辭職,並於翌日放逐至馬德拉群島;數天後安排其流亡至巴西定居,從此未再返國;

2,在康乃馨革命期間有4人死亡,他們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死於軍隊的槍口,而是被政府樓內的警察射殺的普通抗議者。

3,為紀念此日,澳門市政廳把南灣湖兩處街道,命名為四月二十五日前地(Praceta 25 de Abril)及四月二十五日街(Rua 25 de Abril)。澳門回歸前,自由日為澳門公眾假期,回歸後被取消,以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取而代之。原本葡萄牙軍隊在澳門有駐軍,而葡國駐澳軍隊在康乃馨革命爆發後全部撤出,澳門於1976年1月自立軍事化保安部隊。

*********************************************

經常被人們問起19世紀中日門戶開放的問題,也往往是拿明治維新與中國的變革進程做對比。我想來想去總覺得主要原因還是人種問題。日本人看到美國黑船來了、英國炮艦來了,挨了幾炮便馬上全麵西化全麵改革;而華夏朝野則會不斷辯論、不斷分析、不斷否定對手、不斷膨脹自我,後來導致不斷挨揍。痛!痛!痛!

如果我們對外界事物的分析不再是“這個不符合、這個不合適、這個有缺陷”等否定模式,而是用“這個有趣、這個有啟發,這個或許將來可以起作用”等非否定式的思維模式,會如何?

一直在想,葡萄牙1974年的軍人政變,如果1989年之前大多數中國人就知道這起事件……結果會如何?

不宣揚偷東西,不宣揚自焚,不宣揚暴力,隻想多傳播真實案例,看看能意識到一些什麽,民族的性格?文化特征?

等待潛移默化之日的到來。

最後看看我們鄰國的思路,介紹兩部韓國新片,是一位在香港的朋友看後極力推薦的,我自己還沒看。

A:《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1987: When the Day Comes) 

“2018年1月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夫人金正淑在首爾龍山店某影院觀看了此片。隨後,看完電影深受感動的文在寅即表示在韓國六月民主運動中,最讓民主鬥士們困擾的問題是世界是否會因起義而改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87:_When_the_Day_Comes  (看中文的) 

B:《出租車司機》(A Taxi Driver)
青瓦台官方表示:“這部電影充分展示外國記者們對韓國民主發展的貢獻,文總統亦對彼得為該國所作出的貢獻感到敬佩。”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Taxi_Driver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3/10/705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