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讀書?
文章來源: 林凡_聖路易2020-12-24 20:14:32

書原是寫的動作. 記錄下的文整理出來成了書.

遠古時期, 前輩口傳經驗. 記憶模糊了, 圖文依然清晰. 直觀的圖象漸漸抽象成了文字. 伏羲陰陽八卦書寫天地變化. 天道時代, 人靠天吃飯, 讀的是天書.

書籍讓後人係統地學習前人經驗. 發明工具, 提高生產力. 人有了時間, 有的就想方設法成王成侯. 學成文武藝, 賣與帝王家. 王道歲月. 讀的是帝王將相聖賢書.

文藝複興以後, 幾次工業革命, 大大提高的不僅有生產力, 還有人自定的地位. 科學越來越發達, 分工越來越細, 產業鏈越來越長. 人道世界. 人靠人吃飯. 讀的是各式各樣的技能書.

新冠病毒讓人不出門, 不聚會. 細長的產業鏈斷了消費者一環. 引起多少行業倒閉, 多少人失去工作. 尋找新的行業談何容易. 從小分科設班, 讀看似有用的技能書, 把一個富有思考的人讀成了機械人. 一位朋友, 當初學計算機, 後來中途轉學藥理. 畢業後沒找到工作, 再讀計算機. 適逢網絡不景氣. 隻好改讀會計. 不過她終於問自己: 自己已經四十出頭了, 難道要成為讀書專業戶嗎?

什麽行業好, 就讀什麽書. 聽起來有理. 好多人也是這樣做的. 其實本末倒置, 我們應該讀的是那引人思考, 開啟智慧的書. 近來的人工智能, "人不如機"比比皆是. 如果不思考, 以後隻有不停地讀機械寫的書. 開啟心智, 學會思考, 才不枉花時間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