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掰紅樓 - 到底誰是落井下石見死不救的“狠舅奸兄”
文章來源: 南澗采萍2017-05-19 16:29:00
紅樓夢中賈府敗落後,王熙鳳因為作惡多端,手上有數條人命,罪名坐實後被賈璉一紙休書“毅然拋棄(一從二令三人木:指賈璉對王熙鳳態度的三個過程,剛開始是順從,後來是命令,最後是休妻)”,身敗名裂,最終一命嗚呼(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雖然作惡多端,但身前救濟過窮人劉姥姥,算是積得一點陰功,蒼穹有眼,劉姥姥在危難時刻救下王熙鳳的女兒、被“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賣掉的巧姐兒。巧姐是不是被賣到妓院不是這裏要討論的問題,這裏隻討論誰是這位“奸兄”。
 
這位狠舅自然沒疑問的,就是王熙鳳的哥哥王仁(忘仁)。續書中說他串通賈環賈芸,趁賈璉不在家,要把巧姐冒充民女賣給一位外藩的王爺。後來平兒找到劉姥姥,將巧姐藏在鄉下,由姥姥做媒,把巧姐說給了一個鄉下的財主的孩子。
 
但續書把賈芸認定為那位“奸兄”,這大錯特錯了。賈芸是個正直、善良、孝順的小夥子,前八十回裏對他的描寫一直都是正麵的,況且他妻子小紅受到王熙鳳的賞識和提拔,說賈芸最後為了銀錢陷害王熙鳳的遺孤,說不通。
 
那麽這個“奸兄”何許人也?如果我說是榮國府嫡親的重孫子,後來“威赫赫爵祿高登”的賈蘭,大概很多人會覺得吃驚。
 
其實這個伏筆曹翁在第五回“曲演紅樓夢”中就已經通過賈蘭的母親李紈的判詞給出了。我們來仔細看看。
 
【 晚韶華】 鏡裏恩情,更那堪夢裏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隻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後人欽敬。
 
這首歌的意思就是:李紈和丈夫賈珠雖然恩愛,但恩情很短暫,賈珠早逝,留下一個不到五歲的兒子賈蘭。這李紈便斬斷三千情絲,了卻一切情緣,心如止水,人如冷冰,隻把教育兒子追求功名為己任。賈蘭一舉成名,做了高官,胸懸光燦燦的金印威風凜凜地爵祿高登。李紈受封誥命,戴珠冠披鳳襖,但卻油枯燈滅,命赴黃泉,這一輩子的溫良恭儉讓,換來的也不過是個虛名罷了。
 
很好,但其中“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這兩句話怎麽解釋?就是說,雖然說你為防止老來受貧寒,要存錢防老,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積陰德,禍害子孫啊。
 
這兩句話不僅說得突兀,而且似乎和知書達理、忠厚老實的李紈形象大相徑庭。
 
但其實這並不奇怪,我們如果深入分析李紈這個人物,她這麽做是完全可能的。
 
書中說,“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國立大學校長);族中男女無不讀詩書者。 至李守中繼續以來,便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認真讀書,隻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了。卻以紡績女紅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
 
李紈是個年輕寡婦,在賈府中一直不被重視,在大觀園裏除了稻香村那一點土地房產之外,吃喝開銷一應都靠那一點月錢。更有甚者,她的兒子說起來是榮國府的嫡親重孫子,隻比賈寶玉小兩歲,和賈環一樣年紀,但他在賈母和王夫人眼裏的地位比賈環也高不了多少。而賈母和賈府上下都把賈寶玉當塊寶,這母子倆,對賈寶玉的妒嫉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賈蘭發奮讀書求取功名,為的就是不蒸饅頭爭口氣。
 
書中第二十二回,大家製燈謎猜燈謎之後,晚上家宴,賈母、賈政、賈寶玉坐上席,其他人算在一起也有三四桌。賈政問蘭哥兒怎麽沒來,李紈說,老爺您通知吃飯的時候沒叫他,所以他不肯來。這時候賈蘭才十歲,大家說他是“天生的牛心拐孤”。
 
這個賈蘭,就是巧姐的“奸兄”。很可能巧姐落難後,需要拿錢去贖,小紅、賈芸或平兒去找李紈和賈蘭借錢,但這對母子吝嗇,見死不救,袖手旁觀。雖說是窮怕了,但這種時候還這麽吝嗇,難怪曹翁會說他們不積陰德了。
 
後來是賈芸和劉姥姥協力將巧姐搭救出來。
 
所以曹翁才會對李紈做出這樣的評價: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