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篇(1)
文章來源: 光鹽行者2019-02-27 11:45:54

新年伊始就立誌要開始鐵人三項訓練。說實在的,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太明白, 為什麽象我這樣在體育方麵並沒有什麽天賦的人會想到去參加鐵三比賽。鐵人三項要遊3860米,騎自行車180公裏,跑42公裏。需要在17小時內完成才可以得到鐵人的稱號。這對有點運動天賦的人都是個很大的挑戰。

在以前寫的博文(我的馬拉鬆情緣)裏已經介紹過我是怎樣開始長跑訓練的。從小學一年級開始 一直到大學,跑步從來沒有過好成績,隻有羞辱。但是上帝有時就是這樣“捉弄”人,反而讓我在中年時開始長跑訓練,而且一旦開始以後,成了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

另外兩項遊泳和自行車,也和長跑的經曆差不多。 說起來都是滿眼辛酸淚。

先說遊泳。 我從小在江南水鄉長大,具體不記得自己大概是幾歲開始學會遊泳的,但是印象中從上小學開始,夏天的時候,放了學或者假期時很多時間都在家裏附近的甌江裏玩耍。那時候的小孩不像現在,有遊泳池有教練,我們都是自己在江河裏“自學成才”。

在江河裏玩耍的時候出過幾次險情。我們那裏的小孩每年都有在江河裏淹死的,而且淹死的人往往是會遊泳的人。

第一次險情發生在一個碼頭上。碼頭的石頭縫裏有一些小魚小蝦,孩子們把手伸進石頭縫裏抓小魚小蝦,抓到以後直接放嘴裏就吃了。所以,要說吃生魚,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吃了,盡管那時還沒有聽說過什麽日本餐。吃過人都知道小蝦是略帶鹹味的。

一天,我到碼頭抓小蝦吃,潛到水裏睜開眼睛看到有小蝦跑到一個小石頭洞裏,就把手伸進去抓蝦。結果那個洞口比較小,手伸進去有困難,但是眼看著蝦進去,一著急手就硬塞了進去,但是抓著蝦以後手出不來了。趕緊把手裏的小蝦放了,往外拉, 還是有困難。這時有點慌了,心跳急速地加快,腦子裏產生一個念頭:難道今天要這樣子淹死在水裏嗎?還好那時候還沒有驚慌失措,我想既然能進去就一定能出來。調整了幾個角度,試了幾次以後終於把手拔出來了。出來以後直接冒到水麵,大口地喘氣。看到手被石頭上都刮破了,已經是鮮血淋淋。這是第一次死裏逃生。

 第二次險情出現在鑽木排的時候。附近的山區有大片的竹子和大樹,人們把樹和竹子砍下來以後紮成竹排和木排放到江裏,順流而下就把這些竹子和木材運到了其他地方。

在江裏嘻水的小孩們常常做的遊戲之一就是從竹排/木排的一邊潛下水然後從另外一麵出來,看誰能穿過最寬的竹排/木排。現在想來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危險,非常愚蠢的事情。但是對十來歲的小孩,這樣的事情顯然很刺激。我那時候在小夥伴裏是能屏氣潛泳時間最長的之一,所以幾乎遇到所有的竹排和木排都敢鑽。 有一天,終於遇到了一個巨寬的木排,小夥伴們都說這個太寬了不敢鑽。我就不信這個邪,一口氣就潛了下去,在水下拚命遊啊遊,遊到感覺到氣都快沒了,抬頭往上看,還看不到木排的邊緣。心裏有點慌了,拚了命往前遊,終於看到木排邊緣。這次屏氣潛泳基本上達到我的極限。在中間的時候想到自己有可能被憋死在這個木排底下。

 第三次險情是在跳水的時候。那時候除了鑽木排,小孩還喜歡站在江裏的巨石上往下跳水。我在小夥伴裏也算得上一個跳水高手。這些跳水的地方應該都是我們經常去玩過的,所以哪裏水深哪裏水淺應該都是有數的。但是有一次去跳水,可能水流衝的和上一年的有一些變化,那次我跳得又有點太高,下去以後突然看見眼前一黑,我意識到要撞到江底了,我急速地轉向,結果雖然頭沒有撞上,但是臉上擦到江底的沙石,鼻子擦紅了一塊。 幾年以後,有個人在那裏跳水,大概出現的類似的情況,但是很不幸他腦袋直接撞到江底。脖子斷了,到醫院裏沒搶救過來。

我現在想想,都為我當年的這些冒險行動而後怕。真的好像冥冥中有一隻大能的手在拯救我。這樣的事情如果讓我父母知道了肯定會再也不讓我出去到江河裏玩了,所以當時沒有跟家人說過這些險情。後來長大了覺得講這些也沒什麽意思,所以我的父母直到去世也不知道他們的寶貝兒子曾經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後來找到一件能讓我的父母和家人都開心的事情。江裏有很多石螺,水淺的地方石螺都被人摸走了拿去賣。水深的地方不好抓,所以石螺非常多。 我們幾個小夥伴各自帶一個空臉盆,漂在水麵,然後一個猛子紮到水裏,往下潛大概 3-4米的樣子,下去後要睜開眼睛看(那時的水還是很清的,汙染沒有現在這樣嚴重) , 看到一個個的石螺,一把抓起來就是好幾個。兩手抓還嫌不夠,放到嘴裏含一口,然後再抓一把。浮到水麵,扔到臉盆裏,然後繼續下潛。用不了一個小時,臉盆都快浮不起來了。這大半盆石螺大概有10幾斤。 現在在國貨店裏買的石螺都是5刀一磅啊, 不過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那裏大概是幾毛錢一斤,所以這10幾斤石螺也值不了多少錢。那時石螺是我們家桌上常有的菜。直到現在石螺還是我最愛吃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