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的淪陷(三)希望篇
文章來源: 露得2018-11-23 15:55:51

父母們盡可以指責學校的左傾教育,但也應該捫心自問: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擔當了多少責任?

父母們通常從孩子出生起傾囊而出把一切最好的給孩子,可大都是在物質層麵上的滿足。尤其是經過貧乏年代的中國父母,要把自己當年所沒有的都給孩子,卻沒有想得把自己當年所擁有的傳給孩子:誠實、勤奮、充滿愛心、感恩等等價值觀。

即使是有心培養孩子美德的父母,也拙於言傳,以為身教就足夠了。這好比一個出色的鋼琴家母親,以為自己天天在家練琴,孩子就可以耳渲目睹地成為一個鋼琴家了。沒有父母會這樣做,都知道要給孩子上鋼琴課,可是在價值觀和性格培養上卻不給孩子上訓練課。包括許多信仰堅定的基督徒,以為孩子跟著自己上教會便也擁有信仰了。

例如關於毒品的教育,不僅僅是告訴孩子不吸毒,還要跟他講解毒品危害的事實,他就不至於相信種種吸毒無害的謊言了。對孩子大有幫助的還有種種模擬誘惑的情景對話:“Are you a mama’s boy? Are you a baby?  You can’t decide for yourself? You’re not old enough?!”你想急於證明自己是個大男生嗎?,你就上了引誘你吸毒者的圈套。“Just try it one time.  It wouldn’t hurt. Don’t you want to see how it tastes?”你很好奇嗎?聽著有道理,嚐嚐滋味而已對不對?你有了第一次,很可能就有第二次。孩子經過這樣的訓練必定有備無患。

擁有信仰又知道怎樣抵擋誘惑的孩子是美國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不僅沒有受左派的洗腦侵蝕,還成為一片灰暗中的鹽和光。筆者的兒子和女兒都就讀於公立學校,他們在各學科課堂裏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他們美好的品性也引起老師們的關注。兒子的高中數學老師這樣評價他:“他不僅很有才氣,而且非常謙卑、充滿愛心……他的正直和成熟是極為罕見的。”女兒的高中音樂老師誇她說:“我沒有見過第二個學生像你這樣集才華、聰慧、眼光、愛心和體貼人於一身。” 是信仰幫助他們抗拒種種不良誘惑、專注學業,是信仰塑造出他們的品格。

尊重傳統價值觀念的父母們不僅能夠在家中深刻影響孩子,還大可走出家門影響社會。

美國公立教育體製和中國教育體製的一大不同之處在於地方自治,教育主權歸各州政府,而各州的每個學區都有相當的自主權,每個學區由學區教育委員會(school board)製定教育政策、編製教育預算、選聘學區總監(superintendent)等等。學區教育委員會由學區居民選舉產生,家長們因此應該參與選舉,直接把合乎自己心意的教育官員、甚至把自己選入學區決策層。家長們可以積極了解教學內容,對教材發出讚成或反對的聲音。家長們還可以倡議學校開設某種課程,小到一門中文課程,大到整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項目。

順便談談IB課程,全球有越來越多的公私立學校開設這種大學先修課程。IB各門學科因為有全球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考核內容,所以不容易受到美國政治化影響。而且,教授IB課程的老師們通常需要經過專門培訓,師資水平有一定保證。筆者工作所在高中就是一所IB學校,雖然老師們大都左傾,但對於學業教學都十分敬業。受惠於IB課程,我們高中的學風和教學質量在所處地區有口皆碑。並非所有的左派老師都想對學生洗腦,他們當中許多人也想恪盡職守,但有時不免受到教材偏向的影響或是學區決策層的壓力,IB課程為這些老師提供了學科內容的要求和目標。

家長們“用腳投票”也有可能促使公立學校擯棄政治說教、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學券製(School Voucher)的呼聲越來越高,對公立學校失望的美國人視擴大教育的競爭性為解決辦法,學券製可以借助學生的流動把公立學校的政府撥款帶入私立學校。已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送孩子上私立學校或是讓孩子在家上學。但期待公立學校以外的教育形式發展成為與公立學校抗衡的力量在短期內是不現實的,據美國教育部統計數字表明,公立學校學生人數比例在逐年增加,1995年是88.3%,預計到2021年這個比例將升至90.9%。即使是基督徒家庭的孩子目前也有將近90%就讀於公立學校。

選擇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還是在家上學?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不可一概而論。但可以斷言的是,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給學校,尤其是品德和性格的教育,是及其危險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影響無人可比。毋庸多言,穩固的家庭、父母雙方的參與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研究表明,就連父母每周和孩子共進晚餐的次數多少都會顯著影響到孩子的情商發育、詞匯量發展和學習表現。

美國教育的希望就在於擁有美國傳統價值觀念的父母們,將美國教育拉回正軌的纖繩就在你和我的手中。

美國教育的淪落(一

美國教育的淪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