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旁觀者清
文章來源: 2ndglance2010-09-01 17:14:24
旁觀者清的清並非是指旁觀者比當事人對事情的細節更清楚,也非指旁觀者比當事人對事情的邏輯思維更清晰,我想應該是指旁觀者比當事人腦子要更清醒。

在很多情況下,當事人對事情了如指掌,要比旁觀者知道的多。既知道好處,也明白危險。但是,當事人還是毅然決然地做出了錯誤選擇。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才恍然大悟。

在同樣的情況下,旁觀者並不掌握全部的信息,反而,能作出正確的選擇。為什麽呢? 原因就在於旁觀者是清醒的。當事人頭腦發昏。

當事人頭腦發昏並非是弱智,而是由於種種原因使得心裏產生了衝動和理性思維的偏差,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什麽原因會使正常的理性思維發生偏差呢?

1)貪欲:人的貪欲往往回使人上當受騙。對金錢,色欲,權力等的強烈的欲望都會使人利令智昏。
2)感情:人的感情是理性的宿敵。因為感情,我們會容忍錯誤,模糊是非,無視對錯。甚至挺而走險。

不是嗎? 情人眼裏出西施。瘌痢頭的兒子自家的好。感情就像一個有色眼鏡和會變形的哈哈鏡,你雖然有正常的邏輯思維,但是因為所有的信息都經過了特殊的處理,才進入你的眼裏,那你作出的判斷就一定偏離事實的真相。

當愛情變成了癡情,理性就讓位於感情。愛情讓許多絕頂聰明的人犯下了低級可笑的錯誤。不是不知道後果,而是不相信那是一種可能。愛情,有時是一種自欺,能使自己的邏輯思維發生了偏差。

找同鄉,拉關係,扯近乎,請客吃飯,都是通過建立“感情”,使對方的邏輯思維的軸心偏向自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正常的人因為有欲望和有感情,所以就有了犯錯的基本條件。隻要時間和條件成熟,人人都會犯錯。聰明的人吃一塹長一智,頭腦就會清醒些。這也就是有社會曆練的人,不易上當的原因。蠢笨的人就會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