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文章來源: yongbing19932024-06-18 09:21:38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毛澤東詩詞欣賞

念奴嬌 昆侖(1935.10)

作者:毛澤東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也同此涼熱。

【原注】

前人(編按:指宋張元,見《詩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謂"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裏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寶時歌女。

昆侖:是我國最大的山脈之一,西起帕米爾高原,沿著新疆西藏邊界向東延伸。東端分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裏山,是長江上遊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頭。南支東延為青海境內的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的源頭。巴顏喀拉山東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崍山處,是一片海拔六千米的雪原,毛澤東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侖山的這片餘脈。

倚天抽寶劍: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李白《大獵賦》,"於是擢倚天之劍"。
遺:贈送之意。

【作法】

連著三個"一截",隻為立意新奇,平仄破了又何妨?

作者原注:

前人(編者按:指宋代張元,見《詩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謂 “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裏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

【賞讀】

《念奴嬌·昆侖》是一首十分複雜的詞,其主題的豐富性可能會使細心的讀者應接不暇,而又撲朔迷離。毛澤東的胸懷在這首詞中不僅僅是容納了祖國河山,而且容納了整個人類世界,其氣魄之大堪稱窮盡八荒,涵蓋寰宇。那麽,它的主題到底是什麽?作者在1958年12月21日為這首詞的批注中曾向我們揭開了謎底:“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接著作者繼續批注道, “改一句, ‘一截留中國’,改為 ‘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民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

當讀者在讀到 “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時,也許一定會問,毛主席為什麽要把昆侖一分為三贈予英、美、日呢?根據作者的解釋是反對帝國主義,我們循著這一思路向前,就會豁然開朗了。

縱觀毛澤東的一生,從來都是 “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不屑於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輸得起也贏得起。他胸懷世界的抱負,是從青年時代就開始的,且隨著歲月的流逝沒有絲毫減退,反而越來越高漲,一浪高過一浪。終於在1935年10月,借昆侖山為著眼點或壯誌之出發點,一舉表達了他對於全世界的義務、責任及抱負,這一切都是很具體的,說到底就是要把世界範圍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而且要鋪開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形成燎原之勢,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毛澤東對於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體係露出了最初的光芒,從這一天開始,直到後來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學說,在最大範圍內團結了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誌,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為此,“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即是把中國革命的經驗以及毛澤東思想傳送給他們,而不是真的把昆侖砍成三段送給他們———以上也可說是此詩的思想境界之美。

再談此詞的藝術之美。對於如此複雜的主題本身,要表達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藝術相結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 (即昆侖)出來幫忙了,作者 “橫空出世”般的勝任了。

詞之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作者在此以昆侖象征祖國,高屋建瓴地評說祖國幾千年曆史的功過是非。氣勢流暢,有一瀉千裏之感,從大象入手,又有細節描繪,“飛起玉龍三百萬”化用前人 “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兩句,正如作者所說借此一句來形容雪山。此句用得靈妙自然、恰切精當。再有 “人或為魚鱉”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現實主義詩歌中的奇異比喻,指夏日從此昆侖橫流下來的江河湖水已泛濫成災,加害於人,同時又暗指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之雲。

關於 “飛起玉龍三百萬”,作者有兩次自注。第一次在1957年年初,注中雲:“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這則注特地點出孫行者征服火焰山的民間傳說,是有深意的。它表明作者非常敬佩孫行者,而且其與 《昆侖》詞所蘊含的要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作者寫昆侖山的 “過”時,則化用 “微禹,吾其魚乎”的典故,直接地道出昆侖山的積雪使 “江河橫溢”,為虐成災,殃及蒼生,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感。昆侖山的形象,經過 “橫空”“出世”“莽” “閱盡” “飛起” “攪得” “橫溢”,層層鋪敘之後,使讀者的心靈為之震撼。至此,詩人奇拔的意象卻突然一頓,然後破空鬥膽一句提問:“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幾千年來,昆侖山作為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對於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衍有功也有過。可是,有誰從國計民生的高度對昆侖山做過公正的評價呢?隻有放眼乾坤、縱觀古今的曆史巨人,才會發出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的慨歎。這樣,就把昆侖山的自然運動與人類的興盛衰敗聯係了起來。

下闋,作者挺身而出,直麵昆侖,用力於 “而今”,直抒己意。“而今我謂昆侖”,作者直接向昆侖山發難了。“我”是指包括作者在內的革命力量。上闋寫昆侖,它的形象夠高大了,它的力量夠雄偉了;而在下闋中, “我”卻要抽出耿介的倚天之劍,把這麽 “高”、這麽“多雪”的宇宙奇觀裁為三截,分贈三家!經過如此奇特的暢想,經過高大雄偉的昆侖山的反襯,使讀者不由得不深信, “我”實是古今無雙、寰宇無匹的偉人!李白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是抒發自己的抱負,與作者引用倚天劍典以抒發裁昆侖山為三截的抱負無法相比,此詞中“我”之所以偉大,根本原因在於“我”胸懷改造全世界、造福全人類的偉大理想:“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這樣,就把昆侖山這個客體與 “我”這個主體連接起來。

1935年夏,日本帝國主義者製造 “華北事變”,迫使國民黨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 《何梅協定》,此協定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共中央醞釀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毛澤東於當年10月填這首詞,也許是受時局的激發。作者認為,隻有打倒帝國主義,才能實現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 “太平世界”,昆侖山之類 “有罪”的大山也就可以化虐為利了,環球就可以 “同此涼熱”了。作者的這種共產主義理想和國際主義精神,全寄寓於對昆侖山的新穎立意和瑰麗設想之中。

最後兩句帶有預言性質,在未來的和平世界裏,全人類將共享一個冷暖適宜的氣候,這是字麵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作者堅信他所捍衛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於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行到最後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