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大校長念錯字想起的.......!
文章來源: yongbing19932018-05-20 06:03:43

由北大校長念錯字想起的.......!


轟動一時的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二字的醜聞給了人們很多的思考,   事實上念錯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北大校長林建華在道歉信中說是"受文革影響的"?   道歉信中還說,  一九七七年恢複舊式高考製度的首年他去參加高考了,   後被北大錄取,  說明數理化考得很好,  這裏這麽就不講受文革影響了呢?!  偏偏念錯"鴻鵠"二字是受影響的,  事後當中學教員大學教授前後四十多年這"鴻鵠"二字的發音沒有學好要讓文革為他背黑鍋?  短短一篇道歉信前後矛盾滿紙謊言!

 道歉信中還說, "我生活在內蒙古的一個小農場,隻有幾十戶人家。"假如讓社會倒退二十年回到一九四九年前,  沒有社會主義更沒有文革,  北大校長林建華還能考上北大嗎? 如果他的父母是這個小農場的場主可以還有可能,   如果不是呢?    根據一九六O年統計局的累計數字,全國在這種舊式高考製度下招收的大學生,90%是生活在大中城市家庭,而其出身是屬於封建官僚、資本家、地主家庭的子女,竟占到近80%。這就是說, 占中國人口九成以上的基層百姓,即廣大工人、農民以及其他低下階層家庭的子弟,則很少有人能登堂入室而為大學生者。主要原因是占中國人口九成以上的基層百姓的子女幾乎都沒有讀過小學初中和高中,  因而都沒法參加高考去上大學。

那麽經曆了二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公有製尤其是文革後,  新中國全國性地開展成人的掃盲運動,   中央號召地方各級政府建立小學中校免費招收所有適齡兒童上學讀書,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那時代農村人民公社城市各區縣都全民支持開辦學校,  所有兒童都能上學讀書。因新中國在長時間戰爭後剛剛建立一窮二白,  一切都是貪窮落後的,  但沒有貪富差距,  每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讀書。 試想如果沒有這種社會製度的存在和保障,  一個"生活在內蒙古的一個小農場"的奴隸的兒子能上學讀書?  還能考上北大?  七七屆考上大學的工人農民的子女們不都是如此相同的經曆嗎?  工人農民的子女們還有理由抹黑攻擊新中國和文革嗎?  假如是出身在舊時代富人家庭的子女例外。

其實當年恢複舊式高考製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照顧讓出身在舊時代富人家庭的子女應該去上大學,  這與全麵平反右派為同一目的,  走資派們想建立並拉起一幫堅決擁護和支持所謂的"改革開放”實則是複辟資本主義的鐵扞隊伍。恢複舊式高考,還有人忽悠說:“是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其實恢複高考的同時,也是廢除了另一項入學製度,那就是推薦製度。這表明,即便是不恢複高考,大學校園裏學生也仍然是滿滿,其讀書聲照樣是朗朗,而且絕不會培養出如今這麽多的右派甚至是右稚,   又或是如北大校長式的讀白字校長。所以,一定要說改變什麽的話,即通過推薦而不是高考,也同樣應該是“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的製度,   而這幾代人就是工人農民們的子女,   還不止幾代人又或是更長久了。

另外,新中國當時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教育是為了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可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這樣的舊式招生下近十年培養的約1百多萬的大學生,卻很少有人能到經濟建設最需要的第一線上去。即便是有去的, 也都很快的因各種理由而返回了城市。而與此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當時全國縣以下的初高中畢業生,每年卻都有數百萬的“回鄉知識青年(農村戶口)”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骨幹量。但他們都沒有機會去上大學。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毛澤東對這一時期的國家高等教育十分的不滿,而這也是他發動文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1966年作為文化大革命開端的一項重大決策就是要廢除高考製度。

這種舊式的高考製度,看似公平,參加高考得高分者上大學。但在那時,人們有沒有想一想,    考生的各種情況不同,  即有在農村與城市的區別、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區別這一大的客觀條件還存在有根本差別的背景下,或者說是在教育資源還非常不平 衡的情況下,這中學高考製度的所謂“公平”是及其有限度的。且別說是當時,就以如今來論:差別更大,   富人的子女一對一補課教育不擔心生活來源,  城市的孩子可參加補習班,    而農村的考生不管是教育資源還是生活困難都不能以城市比,  更不可與富人家孩子比,   如若想靠分數考進北京、上海的大學,即便是有政策的傾斜(如錄取名額的分配等),他們也仍然是難以企望的。而這也就不難解釋新中國之初的那十年為什麽是鮮有基層或工農兵子弟進入大學的另一個原因了。而且大學生學成之後都不願去基層及經濟建設第一線等艱苦的地方,  不符合國家培養學生所期望的目的,  必須實現教育民主化,   非改變舊式高考製度不可。

文革取消高考後,根據毛主席: “大學還是要辦……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的指示,國家開始以推薦的方式,直接從社會底層即從社會生產勞動的第一線推薦優秀青年入學,這 就是所謂的“工農兵大學生”或“工農兵學員”。整個文革期間共培養了80多萬工農兵大學生,這些學員後來也都成為了領導中國經濟建設的骨幹。據09年的一 份調查統計,當時省部級以上的領導幹部中,有近一半的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學曆都是“工農兵大學生”。而如今中共領導最高層的7名常委中,就有三名曾 是“工農兵大學生,這其中就包括總書記習近平(另兩位是王岐山、張德江)。

文革期間全國的“老三屆”畢業生大約是1億,據此有人 說:廢除高考是毀了一代人。這顯然是以這1億人都能進入大學為假想的一種忽悠說法。而事實上,當時全國大學的實際錄取能力每年不超過20萬,因此,即便是不廢除高考,那十年的總計錄取也不過就是2百多萬人。而且,這1億的畢業生中,屬於縣以下的農村畢業生約占8成,即是有8千多萬,那麽再聯係到前麵說的文 革前高考錄取學員的構成情況還可以推知,這基層的8千萬中,有可能進入大學的不會超過2萬,即隻可能是占這2百萬錄取生的10%。

2百萬——2萬——“毀了一代人”,這顯然是改革”精英”們太能煽乎了!

恢複高考的頭兩年入學考生總計是60多萬,雖然沒有查到相關的統計,但仍然可以確定,這60多萬的入學新生中,有90%都是應該是教育資源相對優越,基礎知識學 的比較紮實,即是屬於大中城市的“老三屆”、“新三屆”以及各類中專畢業生。而占同類畢業生總數的8成,即是屬於縣以下級別的農村入考生,也仍然會是極少極少之人數。

關於恢複高考,還有人忽悠說:“是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其實恢複高考的同時,也是廢除了另一項入學製度,那就是推薦製度。這表明,即便是不恢複高考,大學校園裏學生也仍然是滿滿,其讀書聲照樣是朗朗,而且絕不會培養出如今這麽多的右派甚至是右稚,   又或是如北大校長式的讀白字校長。所以,一定要說改變什麽的話,即通過推薦而不是高考,也同樣應該是“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的製度,   而這幾代人就是工人農民們的子女。

推薦入學,即當時招的“工農兵大學生”一直被抹黑為是靠關係,靠走後門入的。以至使許多人都回避或忌諱談自己“工農兵大學生”的經曆。其實就像高考也有 高考的問題一樣,這種推薦入學由於開展的時間短,製度還不夠完善,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過簡單醜化昨天來讚美今天,這則是今天的右 稚"精英"們常用抹黑手法。且依實而論,當時希望入學的肯定是多多,而被推薦的必定是少少,是故因沒被推薦而嫉妒、懷疑以至醜化、抹黑的肯定也是多多。而若單從這 個角度看,這高考製度的所謂“公平”竟可以讓人不被錄取也沒有了脾氣,則的確是優於推薦製度。

總之,廢除高考是毛澤東從人民當家作主,即是從培養無產階級革 命事業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上來思考並謀劃的。而具體地說,毛主席這樣做,就是要在教育領域裏實行民主化,即是從根本製度上廢除舊的封建權貴式或西方資本式的教育路線。 當然,被毛主席廢除的這一路線,後來是翻案了。而目前一些高校提倡的即效仿西方的所謂“精英教育”,更可謂是這一翻案動作的極致寫照。

中國自一九七七年恢複舊式高考製度己經四十年了,  經過四十年的實踐檢驗那個舊式高考製度的真麵目己經完全地顯現了出來,  以私有製度的角度來看沿用了幾千年的就是這個樣子,  但從新中國曾經有過的二十八年公有製的角度看,  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化大學教育應該沒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