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強大過!
文章來源: yongbing19932018-03-20 13:42:54

中國真正強大過!

 

 

在19世紀美國的利福尼亞州的首都,是個淘金熱的中心,也是華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華人到那裏去淘金。那裏有一條大河,河上有橋。一天,滿清政府有位領事,正在過橋。他身後有兩個美國礦工,也在過橋。兩人看著這個中國官員穿著滿清花花綠綠的官服,腦後拖著長辮子,很好玩,兩人打賭想試試這個中國外交官會不會遊泳。於是兩人一使勁,就把這位官員扔進了河裏。那個滿清外交官不會遊泳,淹死了。然後,什麽也沒有發生,也不會發生什麽,就像這件事從來不曾發生一樣。那個時候,世界上的外國人並不認同 "中國人"。 

在1900年。八國聯軍隻有兩萬個士兵,卻打敗了中國軍隊,占領了北京城,太後逃到西安去了。結果是,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按照當時中國戶部的人口統計得來的,也就是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賠一兩白銀。這筆錢折合成八國各自的貨幣支付。在1900年之前,中國剛剛賠完日本,是甲午中日戰爭的賠款,兩億兩白銀,價值20個阿拉斯加。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之後半個世紀,到1950年,我國人口依然是四億五千萬,但是把美國軍隊從鴨綠江邊打回到 "三八線"了。這是中國自 1840年以來打贏的第一場對外戰爭,而且是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作戰,而且是在外國的領土上作戰。那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最明顯標誌。

有一位國民黨將領,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後,因為是敗軍之將,不被重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辭職去了南非,做點小生意過日子。那時南非與台灣關係密切,都自稱是反共的堅強堡壘。與美國一樣,那時候的南非還奉行種族隔離政策,比美國還嚴格。黃種人是有色人種,在公共汽車上必須坐後排座,前排的座位屬於白種人。

五十多年前, 1964年10月17日,這位先生乘公共汽車,上車後他習慣地往車後麵走。司機對他說,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後麵了。老先生非常詫異,說:" 我是中國人。"司機說,"我知道,我看出來了。"老先生說,"那,我不就應該坐在後麵?"司機說,"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昨天中國爆炸了原子彈。能造出原子彈的民族當然是優等民族。從今天起,中國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

過了一會兒,他淚流滿麵地說,"這車我不坐了,我下車走路。"紅色中國為他掙來了前排座,掙來了一個民族整體的尊嚴,卻永遠斷絕了他跟著蔣介石反攻回到大陸的希望,也就永遠斷絕了他回歸故鄉的希望?至少在那個時候他是這樣理解的。 

是啊,認同祖國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那裏麵摻雜著無數個人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委屈與失望。是啊,家很醜陋,但那是我們自己的家。祖國真正強大了!

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站起來的和跪下去的華人華僑們發自內心地喊出"毛主席萬歲”! 

五十多年前,紐約的華人區有這樣一個中餐館,盡管利潤微薄,老板還是要求所有服務人員都要向餐館的客人卑躬屈膝地下跪服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他們似乎麻木了,甚至習慣了。然而有這麽一天,餐館老板卻淚流滿麵地告訴他的職員,從今天起,我們再也不需要給別人跪著了! 

曆史定格在這樣的一個瞬間—— 1964年10 月16日——這是整個地球上的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日子。這是中華民族再也無須向強權跪拜的日子,這是全世界都在為中國人震撼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在世界的東方,在亞洲大陸的中部,在古老的羅布泊,一團巨大的蘑菇雲承載著一個民族一百年不曾死亡的信念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升起,隻是那樣一個瞬間,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曆史的進程都要為這團神聖的蘑菇雲而改變! 

就在這一天,法國總理蓬皮杜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這個日子終於來了。現在是人們討論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刻了。因為,按照西方列強數百年的殖民主義曆史培養出的強盜邏輯,這個世界是根據實力劃分的。如果說朝鮮戰爭使列強真正意識到人民中國的必然崛起 ;那麽正是那一團蘑菇雲的升起令整個世界為之震驚地看到了:一個飽受磨難,曆盡坎坷的偉大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踏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 

然而,當時的人們似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原子彈的研製成功,是在極端險惡,甚至難以生存的條件下,憑著一種百折不撓不屈的信念和意誌,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得已完成的。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向我們中國這樣從一無所有的荒原上起步獨立發展自己的戰略工業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精尖技術人員甚至要忍饑挨餓,雙腿浮腫地從事工作; 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級技術人才願意終身隱姓埋名,甚至喪失了發表任何一篇學術論文的權利。但是,在中國的六十年代,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為首的一切反華勢力都在瘋狂地對華製裁和封鎖的時代,英雄的中國人民將這樣的奇跡變成了現實。 

曆史整整過去了半個世紀。今天,當我們想起祖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回首那段仍然讓人熱血沸騰的曆史的時候,我們不能不驚訝於中國核武器研究曆程的極端艱難困苦和慷慨悲壯,為其如此,我們也不能不敬佩中國人民已故領袖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群體的高瞻遠矚和遠見卓識。 

毛主席和周總理深刻地知道:如果沒有一聲巨響,那麽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是無從談起的;  而乞求洋人的施舍和恩賜,是永遠無法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的。正因如此,他們在那樣苦難的情況下,堅決摒棄了直接來自中共中央內部的放棄開發核技術的消極主張,以大無畏的勇氣,毅然決定走自力更生之路。 

曆史證明:正是他們的英明決策,才使中國得以迅速成為舉足輕重的核大國,極大提高了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有力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不僅如此,核工業直接帶動了一批相關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有力地提升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水平,在一無所有之中殺出了一條民族戰略產業發展的路子。可以想象,假如當年放棄核武器開發的觀點占了上風,那麽中國是否至今還會在國家舞台上被視為微不足道的角色呢?

 毛主席是有骨氣的, 這是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 一個有尊嚴的國家和民族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精神品質。骨氣, 說白了, 就是要有脊梁骨;沒有脊梁骨, 隻有任人欺侮, 任人宰割, 任人淩辱, 是一個永遠站不起來的可憐蟲。毛澤東的一生,是挺起脊梁、進行戰鬥的一生,是永不向強權和邪惡勢力低頭的一生。在他的領導下,1949年中國人終於“從此站起來了”!中國人從此挺起了脊梁,尊嚴地立於大國之林,永遠告別了屈辱挨打的時代。

毛澤東一無高貴的家世, 二無顯赫的學曆,但他一直胸懷大誌。誌向,就是人生的目標,然後百折不回,力求實現。“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壯年以後直到晚年,由於已經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中國人的領袖,所以他的誌向,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中共黨員和中國人的誌向。

兩萬五千裏長征,是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史詩般的軍事壯舉和奇跡,長征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說有多困難就有多困難。例如,毛澤東以事實生動地形容說,長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 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 然而, 紅軍終於衝破重重障礙,克服了一切困難, 取得了最後勝利。這是何等的勇氣,何等的膽識?! 毛主席的理論勇氣和戰略勇氣成就了中國革命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業, 沒有現成的理論和經驗可以照抄照搬, 一切都要靠自己敢於創造, 敢於試驗, 敢於實踐,敢於犧牲。

毛主席的理論勇氣和戰略勇氣, 初見於兩萬五千裏長征, 再見於抗日戰爭, 三見於三大決戰, 四見於五次對外決戰。每一次決戰, 都是中國曆史進程的一次飛躍, 都是一次理論和戰略的突破。特別是晚年的反帝反修, 更是一次巨大的理論和戰略的飛躍, 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在美蘇兩霸的重重圍堵之下,要衝破美蘇封鎖,結果毛主席還是像他領導的曆次鬥爭一樣, 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毛主席的才華是多方麵的,而且都是超凡的才華!他是中國曆史上甚至人類曆史上,一個罕見的具有軍事、哲學、文學、政治等多方麵綜合性超凡才華的曠世奇才!集眾美於一身,才能使他特有的骨氣、誌氣、勇氣有用武之地。試想:他的軍事才能,如果不是加上他洞見機微的哲學智慧和富於想象力的詩人浪漫奔放的性格,恐怕也成就不了他的“戰神”和比美孫子武聖的地位。

毛主席一身的浩然正氣來自他大公無私的理想,來自於他一心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奉獻、為人類解放的高尚道德情操。這決不僅僅是句政治口號,而是貫穿於他的整個思想中,並身體力行。他一家有六個親人為革命犧牲,包括他的愛妻楊開慧和長子毛岸英。

這就是王者之氣。以德服人者王,這是中國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他晚年濟弱扶傾的反帝反霸事業,使他不僅在第三世界贏得了崇高聲望,也贏得了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政治人物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