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創始人的悲催故事
文章來源: 喬寧2017-12-31 09:08:53

 

 

一。思科創始人的悲催故事

我在矽穀工作這些年,大部分時間在網絡公司工作。身邊有不少同事曾經在思科工作過,對網絡公司的龍頭思科,早有耳聞。關於他們的創始人的興衰故事,實在令人唏噓。

80年代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一對教師萊恩.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迪.勒納(Sandy Lerner)發明了一套電腦連網係統。兩人當時分別是兩個係的電腦中心主任。他倆的實驗室相距不到半哩,但由於使用的是不同的係統,兩套係統無法互通。他們設計了一套可以自動將兩個係統命令相互切換的程式。而用來將這些程式轉換的小盒子,就是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路由器。他們去找校方,但校方不願意搞,他又問能不能介紹給其他大學,校方也不願意。一氣之下,他和妻子跑到舊金山,用25美元注冊了一個公司,取名Cisco,是舊金山英文名稱San Francisco的最後五個字母。公司的標誌是金門大橋。它寓意思科將把全世界的人們緊緊聯結在一起。

他們沒有錢,就用信用卡上的一萬美元透支開始創業。從設計線路圖,采購零件,找人代工製作線路板,編寫程序和指令。製造出第一台網絡聯接的路由器(Router)。它的出現,標誌了互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

要把這個係統推向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他們找了75家風險投資,沒人願意向在客廳裏製造路由器、很可能會遭到知名大學起訴的小企業投資。思科的起步資金主要來自私人借款、信用卡透支等。風險投資的資金對企業家來說是兩刃劍。它可以幫助公司快速走上正軌,也會令創業者本人喪失主導地位,甚至被炒魷魚。許多公司的興衰都可以從中找到例證。

1986年11月,思科的月收入達到25萬美元。這對夫妻初創成功後,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接受了風投公司給他們注入的資金。紅杉資本投資250萬美元,得到思科29.1%的股份,桑迪和萊恩各自持股17.6%。接著,風險投資公司派人來當總經理,接管大權,因為它是大股東。而這位女士管理公司確實毫無章法,而男的是一個技術人員,對公司經營缺乏主見。桑迪是個情緒皇後,用一位思科前首席技術官的話說,“她的體內有一種狂野的能量,當這種能量被聚集起來的時候是驚人的。但她沒有絲毫的容忍力,隨時會大喊大叫,無論什麽事情,她都要發表高見,同事們都感到,和她一起工作是非常艱難的,她的處事風格非常生硬,帶著一種完美主義者的態度,以及非常苛刻的對抗主義手法,而且絲毫沒有寬恕之心。"



     思科從1988年11月的隻有35人、其中12人為工程師的創業性小公司,發展到了1989年12月時擁有172名員工、35名工程師,生產部(42人)、銷售和市場部(45人)、客戶服務部(32人)和財務及行政部(20人)等各關鍵職能部門建製齊全的成型公司。1989年思科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達到2766萬美元和418萬美元。1990年2月,思科上市。此時紅杉資本持股23.5%,萊恩和桑迪各持13.8%。
1990年8月,公司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在包括埃格、戴夫和約翰在內的6名副總裁以集體辭職相威脅的要求之下,思科董事會做出了決定。終有一天,總經理把女合夥人叫來,對她說,現在董事會做出決定,你被解雇了。她頓時傻了眼。兩年前與桑迪分居的萊恩,也隨後辭職。商場如戰場,凶險無處不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夫妻倆一氣之下,把33%的股票全賣了。那時公司上市才不到一年,股票賣出了1.7億美元。那在當時確是個天文數字,全當是中了超級樂透。

他們不會想到,當初發明的小盒子,十年後遍及世界,人人都使用;他們也不會想到,思科會發展成一個市值千億美元的巨無霸。

後來他們倆離婚了,這位任性的女士跑到新罕布什爾開了一家專門賣指甲油的公司。

而思科公司從此也成了商業資本競爭的火爆巨獸。他們為清除競爭對手,大規模的收購並吞,然後把對手從市場上一一抹去。對自己的員工,裁員絕不手軟,大砍結構,項目外包。思科是不少矽穀人心中的痛。

 



二。史丹佛的創業孵化器StartX

矽穀在前進中不斷的創新,60年代半導體,70年代集成塊,80年代個人電腦,90年代網絡光纖,00年的電商電媒電搜手機,10年的大數據雲儲存。。。據不完全統計,矽穀大約有超過5000家公司,相當一部分公司直接受益於史丹佛。史丹佛對矽穀的創新發展功不可沒。
史丹佛設立的創業相關課程有20多門,涵蓋了創辦企業的各個過程,從創意,申請專利,商業注冊,團隊建設,到公司管理營運,市場產品推廣。融資,股份製。。。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一些與創業相關的課程,最火爆的就是設計學院開設的LauchPad。修讀的每一名學生都被要求構思一個想法,並把這個想法轉化成產品,推向市場。一些募資超過1000萬美金的項自就是誕生於這個課程。史丹佛的創業孵化器StartX,有超過1000家公司,超過2400位史丹佛學生通過StartX獲得融資,平均金額150萬美金。

好的製度和理念吸引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才,這些人才學有所成之後又慷慨回饋學校。史丹佛每年大約錄取2000名本科新生,2016財政年度收到22.4billion endowment。家庭年收入10萬美金以下的學生免交學費,77%的學生有助學金。如果說哈佛培養出最多的美國總統,大公司掌門人,而史丹佛則是為世界輸送了最優秀的創新企業家。

 

 

201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