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和青春期孩子吃飯時的聊天
文章來源: 魏薇2021-02-27 11:53:22

 

 

2/27(周六)

8點時的氣溫35F,初春裏的濕寒感覺。一周以前的幾場雪,經過前幾日明媚陽光的照射,本就化得差不多。再加上昨晚一夜的小雨,今早就隻剩下了零碎的條狀和點狀雪跡。

 

兩天前,家人發來了恭祝元宵的圖標,今早又發來了一大家人好吃好喝的聚會照片。此時,這些在黑棕色大地上殘留的白雪讓我想到了元宵。元宵,這個白白,硬硬,大小乒乓球,內包甜餡的東西,距離我很遠又很近。說它離我遠,指的是上一次吃它的時間。說它離我近,指的是它在我心中的樣子,還曆曆在目。

 

今天,我沒有元宵可吃,我有的是湯圓。那我就以湯圓代替元宵,再配兩道不複雜,但卻有代表性的菜,和兒子一起吃頓歡度元宵節的午餐吧。

 

兩條加起來不到一磅半的黃魚被我小心兩麵煎得焦黃,背靠背地擺好盤後,再澆上上醬油,糖,蒜,蔥做的淋汁。再清炒一個小海青。一碗白菜,一碗湯圓,一玻璃盒草莓,兩杯CRANBERRY JUICE, 就成了我們簡單美麗的午餐。

 

邊吃我邊和兒子聊。早就發現在餐桌上和他談心收效頗好。幾天前,當我看到學校開始了春季體育活動的登記時,很是興奮。印象中是去年1月時,和他一起衝衝地去了LA CROSSE的裝備,結果疫情爆發,那套裝備就一直躺在他房間的壁櫃裏,每次見到它們,都讓我心酸酸的。前天,帶兒子去遊泳訓練時,我高興地告訴他我已給他注冊的消息,本期待著他多少會留露出些喜悅,可意外地他“啊?”了一聲。還說“這什麽?A都不會”。 A是他最好的朋友,一個長得極美的白人男孩,有一個文靜的學習不錯的女友。疫情前,他們都有參加FOOTBALL, A還早他參加了LA CROSSE.

 

那天我沒問A不準備參加的原因,今天我想再和他談此事。“A 不去參加,是不是因為他害怕病毒?”

“他沒說,他就說他不想去。”

“那最近他有回到學校上課嗎?”

“沒有”

“那當初他選擇不到學校上課是因為他家裏人不讓他來,害怕病毒嗎?”

“是”

“那我想他不參加的原因還是病毒”

“他沒說他擔心病毒。他說他想參加,但他懶。”

“你這麽說,我相信。在家裏呆了那麽久,人一定會不想出來。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去學校上課辛苦嗎?”

“有一點,沒有很多,還好。那當然是在家裏上課舒服了。”

“是啊,你要早起,放學了還要走路回家。那你想過退縮嗎?”

“沒有。”

“這就對了。我和你說,人的意誌WILL, 在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起的作用,我覺得比人的能力還大。你小的時候,就感覺出你是個有WILL的人。這種感覺隨著你長大,我越發的確信。所以我對你的未來隻是關心,並沒有很擔心,我知道你能行。”

我的話有真有假,其中不乏心裏暗示的成份。就像我一直說他在某些方麵有天份,從小就發現他與從不同一樣, 是個天才一樣。:)從小到大,當他聽我這麽說時,他就會笑。小時候那笑多是無意識的,如今那笑更顯得真實,是發自內心,自信的微笑。

然後我問他:明白什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含義嗎?

他說知道,給我解釋一番,沒錯。下麵的談麵就涉及到了自律的重要性....小子很是接受我對他的洗腦。:)我覺得挺好,這讓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