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隨筆
文章來源: 魏薇2020-04-05 04:39:43

早上外麵下過雨,打開窗,不遠處傳來車輛駛過馬路上的聲音也帶著雨氣。鳥兒叫聲,剛才在躲雨的鳥兒們,又伸出了頭,唧啾唧啾地小聲低語著。樹枝搖蕩得像奮力劃動的船槳,可卻聽不到半點風的聲響。

 

一月份,當國內的疫情剛剛暴出時,我還在想著三月底或四月初到DC看櫻花。去年去的時候,錯過了櫻花最盛的時候。但卻沐浴到了傳說中的花瓣雨,它讓一群中年女人們芳心乍起,紛紛在雨中留影。今年一定要在櫻花正開時,擁進她們的懷中,感受另一番盛景。隻是那時怎會想到如今的光景。

 

不過,昨晚我欣喜地在這城裏看到了那些怒放的櫻花,感謝!看了張文宏醫生所說的多吃雞蛋,牛奶這類高蛋白食物,提醒我今天去買排骨和雞蛋時,再買桶牛奶。他還說要多注運動,增強免疫,病毒會與人類長期共存,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做好應戰的準備,直到疫苗試驗成功,那照耀全人類曙光到來的時刻。

 

帶上要寄的信,購物袋,我出門了。不出我的預料,昨天CDC, FAUCI,TRUMP關於佩戴口罩口風的轉變, 令今天超市裏的狀況大為改觀。戴口罩的人占到了一半,有N95,建築口罩,醫護口罩,白紗布口罩,也有用圍巾抱用口鼻的。還看到了兩個人戴著用有機膠片做成的防護麵具。

 

“星球大戰裏的人都來這了。” 一位男子,帶著苦笑調侃。這也算是在這陰鬱的環境下,他用幽默帶給自己和他人一點小歡樂吧。 

 

除了海鮮和DELI櫃台裏沒有陳列現切現賣的貨外,其它沒看出什麽變化。不過今日發現陳列包裝好的肉食櫃區域,沒有了黃色的標簽。從牛肉,到豬肉,再到雞肉和香腸,所有新鮮的肉類,沒有一樣在打折。冰凍櫃裏的蝦,凍腸倒還見黃色打折商標。想到昨天發給國內家人我做的紅燒牛肉土豆裏放了幾個煮蛋的圖片,後麵又送上文字,“好久沒吃鹵蛋了“。沒想到姐姐回了句:我們關心的是牛肉啊,國內的肉價漲了不少。聽她這一說,再想到和兒子一樣,愛吃肉的侄兒,我竟感到心酸了。家人都是吃公糧的,他們都不是弱勢群體。那些中低收入者止前的情況又怎樣呢?可再往遠想點,好象不是有沒有肉吃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糧食吃的問題。看到有文章說,世界都可能會出現糧荒了。令我感到不解的雞蛋貨裏,還是一片空白地帶。牛奶就一直沒缺過。幫鄰居ANN買了一盒,自己也買了一盒。

 

現在超市裏引起我注意的,不再是戴口罩的,而是不戴口罩的了。我也不知他們此時是不是有種英雄主義的心理,就像川普那樣。川普說了:戴不戴口罩都是自願的,反正我是不戴的。後麵還補了一句:我剛剛作了病毒檢測,我不帶毒。

 

但川普你想過沒有:你隨時可作病毒檢測,但普通人可以嗎?你不戴口罩,又會有多少人,以你為榜樣,把不戴口罩視作英勇無畏的表現。想到CNN裏,主持人電視連線采訪一位女子。女子還很年輕,應該40歲左右,她和丈夫有三個孩子。一張幸福家庭照裏的父親,如今42歲,無基礎病的強壯男人,剛剛因COVID19離開了他們。不知他是如何被感染上的,但很可能是不小心,而被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感染了。那位妻子,那位媽媽,全程都在努力控製著悲傷,邊回憶邊講述她眼中的丈夫,偶爾她竟然會麵露微笑。主持人已是難掩悲傷,不時用手邊的紙帕擦拭眼淚。我想這位媽媽在電視上露麵,就是想告訴大家:要嚴肅對待,病毒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有。她提醒家長們,除了自家人外,不要讓家裏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玩,就算他們感到無聊也好。

 

出來時,正見一輛大冷凍貨車開進停車場,一定是來補貨的。上麵那隻大白北極熊,他仍是一臉冷峻,溫室效應帶給他們滅頂之災,現在人類也正在遭遇另一場同級別的災難。北極熊所遭受的災難是無辜的,人類的災難又要去怪誰呢?

 

ANN說現在網購的時間越來越長,要兩周了。再次說如果我需要什麽,可以告訴她。我一直告訴她,不要急著給我錢。可她還是急忙把裝了錢的信封放到了我的家門口,而後電話告訴我。我們在電話裏聊了好一陣,我說了在超市裏的見到的情況。說了超市如今有一半人戴口罩,說這都是昨天川普講話時,關於口罩的口風變了,他說“沒有口罩,就用棉布自己做,或者用圍巾圍,圍巾很厚。“ ”SO BAD”.她說她很高興人們開始戴口罩了,但問題是根本沒口罩可買。她對在疫情初始時,川普所發表的言論給民眾傳達了錯誤的信息,讓民眾掉以輕心,政府也毫而準備而氣憤之極。“我不明白,為什麽到了現在,還有那麽多人要支持他!我希望11月能有所改變。“

 

“因為他每天都出來講話,處理問題。根據曆史經驗,危機時刻大家都站在總統身邊。“

“是啊。情況確實如此,危機來臨時,我們都會和總統站在一起。川普現在是我們的總統,這時我們別無選擇。”她的語氣從氣憤難過轉為了無奈堅強。

“不過,他也在做補救。他命令GM生產呼吸機,今天又簽署了禁止3M將醫療物資出口。NIKE, NEW BALANCE都開始生產口罩了。

我又告訴她上周日中國的第一批醫護用品到了,後麵會有更多,口罩短缺的問題應該在不久得到解決。

 

“好,太好了,這都讓我感覺好些了,那我們就堅持到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