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幫我打了一個時間差!
文章來源: 潛川沈2017-01-03 07:40:41

生在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的中國是不幸的,生在這三十年的中國農村更不幸。但是生在六十年代初的農村讀書人中的一小部分人卻無疑是這不幸中的萬幸之人。

這批人被透過濃雲罅隙間的一縷陽光照耀著,借助上帝的萬能之手為自己的命運打了一個時間差。我也許是這批幸運之人中的一員。

且不說讓我躲過了小時成長時的饑饉、疾病和災難,單說上學讀書一事我就時常感恩萬千。

七六年初秋,毛太祖顧不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也來不及嘲笑“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在無可奈何中蹬腿歇菜了,撒手人寰,駕鶴西去。


我在這一年冬季初中畢業,在母親擔心外公的所謂曆史問題的惴惴不安中順利地升上了全區的唯一的高中,成了家族上下幾代人中唯一的高中生。

七七年恢複高考,讓我們這些農娃看到了跳出農門的一線希望。在那嚴格實行城鄉製連進城住旅館都要證明或介紹信的時代這是我們農村孩子脫離苦海的唯一通道。

本農娃所在的學校整個高中部數理化老師滿打滿算隻有兩個半老師。有兩位科班出身的數學老師,還有一個原是學生物的改教化學的化學老師。原來教物理的老師因水平較高在高考一恢複時就被調到省師範去當老師了,所以物理沒有正式老師。

本來就簡陋的物理化學實驗室經文革的浩劫沒有剩下多少瓶瓶罐罐。記得化學試驗室隻能做一些中和反應和簡單的置換反應的實驗。物理實驗也就是做一些電流電阻及電磁場的實驗。物理課隻有周末由縣城或其他學校借來的老師隔三差五地教,學好學壞也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在文革的十年中,全國的教育都受到了嚴重破壞,農村相較於城市所受的破壞可能還稍小一些,所以當高考恢複時我們這些農娃的起點並不比城市孩子起點低。再加上農娃沒有任何其他就業機會,隻能背水一戰,學習分外刻苦。記得當時村中剛通上電不久,家中十五瓦的白熾燈時常因停電不能照明。晚上停電時隻能用柴油燈。當時柴油隻有八分錢一斤比二毛一分錢一斤的煤油要便宜很多。但柴油燈沒有煤油燈亮,且因燃燒不充分油煙很大。因光亮小必須靠燈很近才能看清課本,用了一晚的柴油燈後第二天早晨鼻腔全是黑的,一擤鼻涕就見兩條黑龍竄出鼻孔。

雖然很苦,但為了出路似乎人人都是不用揚鞭自奮蹄。唯一所想的是如何擠過這獨木橋,不用再象父母那樣麵朝黃土背朝天地土中刨食。

我們這些人如果早出生幾年,畢業後隻能回鄉務農,那麽所謂的農村的廣闊天地裏也就多了幾個修地球的而已。如果晚出生幾年,高考也不會有我們的份,因為農村的教育條件和城市怎麽能比呢?

所以說是上帝和命運之神用那萬能之手幫我們這批中國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農娃打了一個時間差。

似乎好運還不隻這些。我們上大學時所有在校學生的學費及住宿費是全免的,家庭生活困難的還有生活補助,所以四年大學一分錢不用花。大學畢業時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每人都有一份工作。

剛分到空軍在北京的某研究所工作時,單位除了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二十幾歲的大學生外最年輕的也是四十五歲以上。巨大的年齡斷層為我們這批人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如留在裏麵混大概不會要太長時間大家都可以混個旅長、團長幹幹(忘了這是哪一部電影裏的台詞了)。

前幾年看了一次春晚,那是最後一次看春晚了。其他都忘了,隻記得其中的一節朗誦。一群農民工的子女朗讀著:“別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別人比明天”。

聽後我的心很沉且很痛!孩子,為什麽不能和別人比父母?是因為他們窮無權無勢還是因為他們品德不好?他們並非不爭氣!

和別人比明天?孩子,你拿什麽和別人比明天?!你們被別人忽悠了!你所看見的隻是別人給你描繪的忽隱忽現地出現於雲際間的海市蜃樓!不是你父母不爭氣也不是你不努力,隻是這個遊戲在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

當你的父母在遙遠的城市建築工地上幹著粗活,你留守在也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身邊時,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在參加各種培訓班了。當你適齡走進教室時你的老師也許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民辦教師,你的學校破舊,教室擁擠。別人家的孩子學校擁有優質的教學資源,學生和老師的比例也遠比你們小,你拿什麽和人家竟爭?

雖然國家的大學都是納稅人建的、供的,其中也有你父母的貢獻。但分配給其他省份的招生名額遠比一些大城市少。等你們考大學時你們會驚奇地發現在你們那兒連一般大學的分數線都沒有過的如在北京的話卻可以上重點大學。當你們中的一些鳳毛麟角擠進了大學門,但等到畢業找工作時,工作市場卻是拚爹的!

每當我聽到著名歌星John Denver的"Thanks God, I'm a country boy"的歡快歌聲時,我很想把這歌詞改成"感謝上帝,我是一個六十年代生的中國農娃!”

但其歡樂的曲調必須改成悲傷的,因為我沒有辦法高興盡管我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