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詒和敢於曝光成為國家囚徒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3-06-10 09:00:51

章詒和今年80周歲,預定7月初出國看望在歐洲的表弟,6月7日得到領導麵告不能出境。章詒和6月8日在臉書上發文說,自己“從昨天開始,(我被)宣布為國家囚徒,不得跨出國門一步”。她並張貼了前蘇聯異議人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在20世紀50年代被送去勞改期間的照片。

1 .章詒和的父親-章伯鈞

章伯鈞(1895年11月17日-1969年5月17日),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長,《光明日報》社社長。1957年在“大鳴大放”中提出批評共產黨的政治見解,建議實行“兩院製”,被指為要搞“政治設計院”。

1957年6月8日成為中國第一號資產階級“右派分子”。 1980年5月8日,開始平反右派的工作,曾經被劃為右派的55萬人幾乎全部平反,但是仍有極少的一部分人“隻摘帽子,維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其中包括中央認定的5名右派分子章伯鈞、羅隆基、彭文應、儲安平、陳仁炳。

2 . 章詒和的成名作《往事並不如煙》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史良、儲安平、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鏡頭。章詒和女士帶著冷靜的心緒記述了“文革”中這一批特殊的知識分子的命運,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段曆史,了解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這一群人的命運與磨難。

她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家庭和個人在那個時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記錄了國之傷痛。她的文字清新質樸,感情內斂,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卻能蕩起浩渺如煙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內心真實的情感,那些對親情友情的懷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與憫,辛與酸,引起讀者的廣泛共鳴。

《往事並不如煙》是一部沉痛之作,沒有過作者的那個孤單人生和苦難經曆,肯定是寫不出來的。但反過來說,即便有過作者類似的人生際遇者,如今又有幾人能像章詒和一樣有勇氣寫下充滿沉痛與思考的“以史為鑒”的真切文字?

在這本書的扉頁上,章詒和女士在自序裏寫道:“我這輩子,經曆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沒有什麽意義和價值。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

3. 章詒和的一段視頻:中國全社會道德徹底崩潰

2012年1月8號資中筠、章詒和、楊照在【理想國文化沙龍特別場】談“時代與人”。在座談會上章詒和主要談了當今社會人性的墮落。她說請把自己當人待。做人要有德,這是現在非常嚴重的問題。我看了電視台關於地溝油的專題報道後很難過、很沉痛。天啊,同胞騙同胞、同胞害同胞、同胞坑同胞,這個社會現實太恐怖了!全社會道德徹底崩潰了!無可救藥的世道,無可救藥的人心……這是建國六十二年來隻講政治,不講道德;隻講思想覺悟,不講修身養性;隻講愛黨,不講做人的結果。同情不講、慈悲不講、忠厚不講、真善美不講,就是現在這個後果。老百姓害老百姓,心安理得。我們人應該怎麽做?按照一個人的樣子去做就行了,其他的都不要講,把人的標準降到最低,誠實一點、善良一點、踏實一點,中國人能做到這些就行了

“這個製度不徹底打爛,一切都是夢!”- 章詒和的這段話是十一年講的,今天中國社會道德比十一年前更差了。2012年管控還沒有那麽緊, 說話沒有大忌,現在還能講這樣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