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三次把中國帶進災難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3-05-07 05:46:55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有人會說這是標題黨、是危言聳聽。讓我們來看看發生的這三個曆史事件,看看每一件事給中國帶來的嚴重惡果,我是否在危言聳聽?

1 朝鮮內亂使中國進入了甲午戰爭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曆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複興的追求。

2 金日成進攻南朝鮮發生了“抗美援朝”

關於“抗美援朝”對於全世界的意義和結果,中共沒有告訴中國民眾的還有,在這場戰爭裏,中共中央政府曾被聯合國認定為“侵略者”, 還是唯一的“侵略者”,並受到了相應的製裁。

1951年2月1日,聯合國大會(44票讚成、7票反對和9票棄權)通過了一項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幹涉朝鮮”提案,該提案“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通過直接援助與協助侵略朝鮮之人,並針對在那裏(朝鮮)的聯合國軍采取敵對行動,該政府實際上已在朝鮮從事侵略”。

俠客島的文章《朝中社,你批評中國的言論很無理》承認了北韓是侵略者,中國幫助侵略者:“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統一半島,半島怎麽會爆發戰爭?中國(被迫)卷入其中,付出了幾十萬人的生命,引發了中美長達20年的對抗,甚至使兩岸問題擱置至今,中國承擔了朝鮮當年‘任性’與妄動的大部分成本。”

3 趙紫陽如果不訪問朝鮮,六四就不會發生

1989年4月23日-30日趙紫陽訪問朝鮮是趙紫陽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他這一著不慎,至少耽誤了中國民主進程五十年。兩千年前孟子就說過,成就大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趙紫陽訪問朝鮮把這三個要素都搞砸了。

天時:1989年4月23日-30日北京發生了很多事情,趙紫陽錯過了。

地利:趙紫陽不在北京在朝鮮,把北京的主導權讓給了李鵬,產生4.26 社論。因為4.26 社論才發生了後麵一係列的事情。

人和:在去朝鮮之前鄧小平是相信趙紫陽的,因為這一個星期李鵬對學生的強硬使鄧小平不相信趙紫陽了。

趙紫陽訪問朝鮮之前對學運有三條意見:1. 胡耀邦追悼會已經結束,應該勸學生回到學校學習;2. 對待學生不能動用警察,除非發生打砸搶燒;3. 學生這次提出來的各種訴求,我們通過社會協商對話解決。趙紫陽一離開,李鵬就否定了趙紫陽的三條意見,激化了跟學生的矛盾。

如果趙紫陽不在這個關鍵的時間訪問朝鮮,就不會產生李鵬主導的4.26 社論(激化了跟學生的矛盾),就不會有後麵的學生絕食,就不會發生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