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海嘯1-從動態清零到快速過峰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2-12-11 05:33:48

11月28日新華社還說:我們的防控政策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我們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 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

12月7日發布了新十條,突然180度轉彎,一方麵推出新十條放鬆疫情管控,實質上放棄動態清零,另一方麵開大馬力宣傳新冠不可怕,沒有後遺症,所有的政策和宣傳都和一周前截然相反。鍾南山說目前網絡流傳的後遺症更多是一種主觀感受。

事實證明動態清零政策已經徹底失敗,而且為這個失敗付出了巨大代價,僅全國核酸檢測和建方艙的錢估計就花了上萬億,如果將這些錢用於建ICU,用於購買救護車,用於建立新冠定點醫院,該多好!動態清零失敗,是長官意誌的失敗,是決策定於一尊的失敗。

在發布了新十條的當天,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說:希望疫情高峰快點來,戰線不要太長,快速過峰。馮子健現在的思路就是想盡辦法采取措施推進全民感染,盡快實現群體免疫,目的是全力助推明年3月份後的經濟。 這叫“快速過峰” - 盡可能多地感染以建立起群體免疫。

兩年前當宣布抗疫勝利的時候要西方抄中國的作業,現在想看中國是如何抄西方的作業。結果強國還真不抄西方的flatten the curve(壓平曲線、盡量減緩疫情傳播,減少對醫療資源的擠兌)那一套,人家練的武功叫“快速過峰”。隻是不知道這樣“快速過峰”,穀底得填多少人命?

之前粉紅們說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醫療資源少所以不能放開,現在又要快速過峰應染盡染,到底哪個才是對的?意味著壓製確診死亡曲線將被放寬超額死亡不可避免,這是開始用人命換經濟了。這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嗎?

慘無人道的封城、封控是肯定要廢除的,但是也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現在躺平也不能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人民至下、生命至下啊!一半老人沒打兩針疫苗,北京的藥店都搶空了,全世界哪有這樣開放的?這樣突然無序放開,一定會造成醫療擠兌,常去醫院的群體很多人會因為其它病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西方的做法學不了,至少可以參考一下台灣的防疫措施。

本期《經濟學人》封麵的標題是:“China's Covid Failure(中國疫情控製失敗)”。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其他國家的人民,或者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或者廣泛接種有效疫苗而得到保護。中國民眾二者兼缺。三年清零政策的失敗,目前的困境是一個人在一種製度下自己造成的。編輯說:“他將不得不在大規模封鎖和大規模感染之間迂回,最終可能二者兼得(Mr Xi will have to navigate between mass lockdowns and mass infection—and possibly end up with both)”。那就是說,兼得兩方麵的惡果。那種個人,那種製度,一次一次把中國人民拖進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