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性質和內涵逐漸改變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2-03-01 08:24:47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已經一個星期了。最初俄羅斯想用閃電戰擊敗烏克蘭,顯然這個目標失敗了。戰爭還在持續,人們的認識和行動在變化,這場戰爭的性質和內涵也逐漸改變。

1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24日、25日)

普京進攻烏克蘭實際上是想重演1969年蘇聯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當年蘇軍首先派特種兵突襲布拉格機場,控製機場後蘇軍105空降師攜帶重裝備機降,控製首都要害,逮捕政要。同時50萬軍隊從各邊界向首都向心突擊,6個小時就與占領首都的空降師匯合,一天之內,捷克淪陷,幾十萬軍隊繳械。

普京閃電戰計劃沒有成功的關鍵就是空降基輔機場失敗,空投下來的傘兵被全殲。一天之內占領基輔的計劃失敗,本想速戰速決卻打成了長期戰鬥。

24日中國駐烏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可在車身明顯處貼上中國國旗,也是以為普京的閃電戰會成功

2 歐洲和俄羅斯的戰爭(26日、27日)

烏克蘭頂住了俄羅斯的閃電戰,歐洲國家開始大力支援烏克蘭。德國宣布經由波蘭向烏克蘭送去14輛裝甲車以及10000噸燃料,“其他後續援助仍在研究中。”

星期六,比利時宣布向烏克蘭軍隊提供2000挺機槍和3800噸燃料。荷蘭國防部則表示,“周六運送了一些已經承諾的貨物,包括狙擊步槍和頭盔。”荷蘭還準備“盡快向烏克蘭提供 200 枚毒刺防空導彈”。

法國也批準向基輔運送軍火,據法國軍方表示,烏克蘭方麵向巴黎特別提出提供“防空武器”和反網絡戰手段。

26日中國駐烏使館改通知:從亮出國旗改為身份保密。

3 全世界和和普京的戰爭(28日開始)

之所以說全世界和和普京的戰爭,是因為很多俄羅斯人也反對普京入侵烏克蘭。看看這兩天世界各國對烏克蘭的援助:

挪威向烏克蘭發送多達2000個M72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推翻了其不向處於戰爭狀態的非北約國家發送武器的政策。 台灣向烏克蘭運送了27噸醫療用品,更加獲得國際尊重 。澳大利亞提供烏克蘭5000萬美元的援助。英國正通過愛沙尼亞邊境,給烏克蘭運送豹式坦克。美國首次批準向烏克蘭直接交付毒刺導彈。

以俄國現在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完全沒有能力支撐一場長期的戰爭,這還沒算上西方國家對俄國的經濟製裁。

英國首相約翰遜昨天在其推特上說,今天上午,我們已經進一步將俄羅斯從國際金融體係中孤立出來。與我們的夥伴和七國集團合作,我們決心對普京總統侵略烏克蘭的可惡行動采取盡可能嚴厲的經濟製裁措施。約翰遜最後寫道:普京必須失敗。

如果不是普京發動侵略戰爭,的確是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極權統治的高效與民主體製的低效;甚至,東升西降在西方也有不少人相信了。普京的戰爭令世界恢復冷靜,讓獨裁現原形。讓世人更加看清了,獨裁者就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不能再縱容獨裁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