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兩起海歸血案,說明了什麽?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1-07-09 07:29:49

6月7日上海複旦大學發生了薑文華血案,7月5日上海市政設計院也發生海歸博士持刀將該院一研究所副所長殺害,行凶手法與上海複旦大學命案如出一轍,也就是將對方割喉。

中國的知識分子殺人,以前非常罕見,一個月內上海發生了兩起海歸血案說明了什麽?

1. 很多八零九零後裏有不少雖然不是官/富二代,但在國內家境也還是不錯的,他(她)們根本不了解中國社會的陰暗麵,隻看到這些年國內快速發展,留學歐美拿到了好工作也還念念不忘想回國發展,以為回去能比在國外更容易做到高層,生活更優越。這些人經常在朋友圈轉發一些小粉紅喜歡的內容,他們就是典型的國內洗腦教育下的年輕人,沒有經曆過中國的官場。在中國的官場上很多當官的是小人得誌,以地位、財富和衣貌取人,對看不順眼的,處處給小鞋穿,而且工於心計,很會整人。 

2. 想在中國的體製內混,必須沒楞沒角,唯唯諾諾,溜須拍馬,拉幫結夥。有獨立人格,不想濕足趟渾水,清高自負的書呆子,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國內的人長期浸淫在這種環境下已經習慣了,甚至學會利用這種環境牟利。然而,海歸顯然不適應這種環境。

3. 一般知識分子都是比較理性的、有忍耐力的,特別是海歸派,能夠把海歸派逼成這樣,說明問題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特別在校園科技領域,官員權力的傲慢非常厲害,不被逼地走投無路,誰會不要命!

4. 奉勸留學海外的,除非不得已,盡量不要海歸。現在回去的海歸,不但不會像過去那樣受歡迎,而且會被歧視,被迫害,被打壓。過去的羨慕嫉妒恨,隻剩下恨了。對於那些不得不回國的,調整你們的心態,降低期望值。

5.國內人才的出路太少,國企事企流動性差。國內很多工作進入門檻"太高",非技術性,而是人事關係性。導致一旦獲得,不能失去。回國一旦發現環境不適合自己, 就要趕快止損出局, 沒有必要以命相搏,尤其是為了什麽土鱉黨棍, 太浪費生命了。遇人不淑,走為上計。

6. 很多八零九零後都是嬌生慣養的環境下長大的,受不了苦、期望值太高也是產生悲劇的原因。

最後,想當海歸要謹慎,想當海歸的領導更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