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生活的日子
文章來源: 淡淡的日子2022-12-10 07:15:39

我現在還很清楚的記得,那是2001年春末夏初的一個下午,我突然被通知去部門經理的辦公室,當時我工作的公司正在進行內部人員整合,已經有兩個同事被解雇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心想:壞了,估計我也得卷鋪蓋走人了。不過轉念一想,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當時我在洛杉磯Downtwon,先生卻找工作到了聖地亞哥,本來就是牛郎織女,如果真被掃地出門,正好也可以夫妻團聚了。就這樣自說自話的帶著一頭霧水坐在了部門經理對麵,他倒也不客氣,開門見山地說:“公司剛跟夏威夷稅務局簽訂了一個大型項目,需要從各個部門調人過去組成一個Team,跟當地稅務局的人員並肩作戰, 開發他們網上的報稅係統,你能去嗎?”我當時腦袋有點兒發懵,脫口就來一句:“怎麽去?”我們經理是一個印度老頭兒,人也真是實誠,很認真的回答我:“當然是坐飛機去。”接著又給我進一步解釋:“我們需要你搬過去,這當然對你來講可能會有些困難,因為不能帶家屬。但我們提供每隔一個星期的往返飛機票,你可以回來,也可以飛你的家人過去。如果你有朋友要去看你,我們也給報銷機票。當然了,這個項目比較大,耗時可能要一年左右。你看看你有什麽困難?”隨著印度經理嘴的一張一合,我心裏的那個小人兒從竊竊私笑,到咯咯咯地笑出了聲,這時候已經是仰天大笑了。我憋著內心的喜悅,差點兒脫口而出:“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就好象怕我改主意似的,公司要求我兩個星期以後就到位於夏威夷Honululu的稅務局總部報到,而且一再跟我強調不用帶太多的東西。開始我還心生疑慮,心想:“雖然隻是一個人,但好歹也得住一年呢,生活的必需品總該準備一下吧。”不過我這個人就是聽話,既然組織說一切從簡,我就真隻拎著一箱子衣服上了飛機。到了夏威夷我才明白,之所以讓我們一切從簡,是因為公司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除了前麵說的各種機票的費用,公司還提供海邊的高層公寓,One or two bedrooms. 房間裏家俱,炊具一應俱全,如果對炊具不滿意,還可以自己出去買,回來報銷。公寓的三層有網球場,遊泳池,桑拿室,健身房。平時大家都走路就可以上班,但周末可以租車愛去哪兒去哪兒。每日的餐飲費當然是全包的,而且為了和當地稅務局的工作人員打成一片,還建議每個人去買兩件夏威夷當地的服裝,男的是Aloha Shirt,女的是Aloha Skirt。當HR的秘書給我一項項念公司報銷的條款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到了共產主義了麽?還是我太沒見識了,人家對我好點兒,我就真找不到北了?

 

公司給租的公寓樓叫Waterfront Tower, 顧名思義就是麵朝大海。雖然有了思想準備,但當我推開分給我的一室一廳的單元門時,眼睛還是被客廳落地窗外麵蔚藍的一片給晃瞎了。沒有人在旁邊跟我相擁歡呼雀躍,隻好自己念叨:“這量給的太足了,太客氣了。”房間在樓的14層,寬敞整潔,一個人翻著筋鬥住也綽綽有餘。之後我的婆婆和我的父母都從中國來這裏跟我各住了一個月。父親天天在窗前的書桌旁看書寫字,母親每每抱怨他不出去看看海,他總是悠然自得的說:“我這不是天天看著呢嗎?還有比這更清楚的嗎?”父親的話一點兒也不誇張,那海景是天天往你眼睛裏灌,想不看必須閉上眼睛。

 

說實話,我這個人比較孤陋寡聞。以前從電視雜誌上看到的夏威夷都是姑娘小夥子頭戴花環,身著草裙,在海邊篝火邊跳舞唱歌的場景。所以我一直以為夏威夷是個隻有漁村的小島,以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而著稱。大家不要鄙視我,跟我水平相當的大有人在,當時我們公司真有人在我走之前建議我帶一些中國的佐料,以備不時之需。其實人家Honolulu有一家大型的中國超市好不好。另外,Honululu最著名的商業住宅區Waikiki的現代化與繁華確實超乎了我的想象。這裏高樓林立,商家店鋪首尾相連,盡人皆知的Ala Moana Shoppting Center裏名牌精品店應有盡有,每天是遊人如織。一到晚上,整個Waikiki籠罩在一片通明的燈火中,溫和的海風拂麵,氣溫不高不低,街上隨處可見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遊客在暴走,好像如果不走遍Waikiki的每個角落,就枉來夏威夷一趟似的。每年來夏威夷旅遊的遊客平均超過500萬,替當地的居民想想也是無奈,天天生活在這種亢奮的氣氛中到底會不會精神分裂呢?

 

我第一次置身於Waikiki海灘是來夏威夷的第二個下午,一個人坐在海邊的茶座裏望著眼前被夕陽染紅的海麵發呆,心中真是萬千的感慨。“Wow,這是人間仙境嗎?沙這麽白,海這麽靜,風這麽輕,夕陽晚霞這麽絢麗多彩!”隨手拿起Waiter剛剛放下的賬單,發現賬單背麵寫著一句話:“Here is my number, xxx-xxxxxxx, please call me.”心中不禁又加上一句:“人還這麽熱情。” 當時被Waikiki美景顛覆的我在以後的日子裏才知道,Waikiki海灘是夏威夷最爛的海灘,景點也是完全被商業化,徹底失去了天然的韻味。在日後的一年時間裏,我走遍了夏威夷除了LANA島之外的四個島嶼,OAHU,BIG ISLAND, MAUI 和 KAUAI。每個島上的著名景點也都拍照留念了。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更喜歡OAHU,雖然BIG ISLAND有火山國家公園和黑沙灘,MAUI有Lao Valley State Park, KAUAI 有Na Pali Coast State Wilderness Park, 但在OAHU的Honululu,我工作生活了一年,認識了不少朋友,體驗了各種海上空中的運動, 象潛水,Water Ski,Kayak, Parasail, Acrobatic Glider Ride等等,而且最主要的是我學會了衝浪和Salsa Dancing.

 

我搬到夏威夷是夏天的開始,第二星期周末先生就飛過來看我了。兩個初到夏威夷的人麵對一本旅遊攻略,上竄下跳,簡直不知道先幹什麽好。最後決定去North Shore學衝浪。之所以要去老遠的北麵海灘學衝浪,是因為我們覺得Waikiki那裏衝浪的人太多,都是遊人,不專業。開車四十多分鍾,轉了半個島來到North Shore,很訝異地發現這邊的海灘上幾乎沒什麽人,更沒看見一個人衝浪。浪倒是好像有,從距沙灘不遠的海中間,跟滾雪球一樣白花花的,一波接一波的推到岸邊。我們之前很正式的報了一個衝浪班,到了開課的時間一看,除了教練隻有我們兩個學生。一個小時的課程,有30分鍾是在海灘上完成的。教練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先俯身趴在衝浪板上,之後雙手撐板跪起來,然後再雙手撐板蹲在板上,最後站起來。我和先生在烈日下認真地跟隨教練的口號,一遍一遍的練習。終於教練點頭滿意了,就好像我們剛剛完成了什麽高難度動作一樣。等扛著衝浪板下到水裏,卻發現那點兒白花花的浪好像不能推著我們前進。教練好像看出了我們心中的疑惑,馬上說:“你們趴在板上,我在後麵一推你,你就開始完成我剛教你們的動作。” “哦!原來如此!” 這次學衝浪的經曆很快就變成公司同事之間的笑談。後來有經驗的人告訴我,North Shore夏天根本沒有浪,到了冬天卻有可能巨浪翻天。所以無論什麽時候,也不是一個衝浪初學者的衝浪樂園。倒反而是Waikiki,沙平浪穩,救生設施也完善,是學衝浪的好地方。

 

當然在那以後的日子裏,我也隻好隨大流去Waikiki了。在Waikiki浪是有,但不是全天恭候,而隻是在清晨漲潮的時候才供你玩耍。我每天不到六點起床去衝浪,八點回家更衣吃早飯,九點去上班。每天早上我趕到海邊的時候,都能遠遠的看見一排排小人兒騎跨在衝浪板上,漂浮在離海灘不遠的海麵上。但即便是達到這不遠的距離,對我來說也是極其困難的。因為我需要趴在衝浪板上,挺胸抬頭,用雙臂做槳,一下一下的劃過去。由於是對著浪走,所以往往是劃三步,又被浪推回來兩步。好在夏威夷人民不僅勤勞勇敢,而且樂於助人。看到一個在海裏掙紮的弱女子,總是能及時的伸出援手,讓我扒著他們的衝浪板把我帶過去。當然那些男性遊客就沒這麽好命了,再怎麽累得吐血,當地人也會熟視無睹,全當沒看見。我真正學會衝浪,也要感謝那些技巧嫻熟的衝浪愛好者。在他們的頗為耐心的指導下,我沒用兩個星期就基本上算出師了。

 

衝浪全靠身體的巧勁兒,騎在衝浪板上,麵向海的深處,海水隨著潮汐一前一後的反複推移,人好像蕩秋千一樣隨波搖蕩。這樣的浪隻是序曲,千萬不能著急翻身追趕,否則你會發現沒出去兩米,還沒等你站起來,浪就已經平息了。有經驗的弄潮兒都是等到看見遠處海麵開始蓄積一股無形的力量,把海水好像吸起來一般往上推,這時候你就要趕快用腳劃水轉身,讓衝浪板頭朝前,尾朝後,成90度角垂直正對身後的海浪,同時俯身趴在板子上,不能太靠前,也不能太靠後,以板尖微微翹離水麵為準。說時遲,那時快,這時你再回頭看,很可能3米多高的大浪好像一麵牆一樣已經逼近身後了,所以你馬上得甩開雙臂奮力劃水,現在這個時候胳膊再沒力量也沒人幫得了你了。劃水的速度必須快於海浪的速度,這樣衝浪板會被追來的海浪高高托起,你會發現你腳高頭低,人呈倒栽蔥狀;不過千萬不要緊張,因為人一緊張就會用力按住板頭,使得板頭埋進水裏。這樣的話可就不光是倒栽蔥了,海浪會把你連人帶板整個掀翻打入海底。你得憋著氣在海水裏掙紮半天才能浮出水麵,還是蠻危險的。所以當你被高高托起的時候,要輕輕按住板身,保持板頭一直翹在水麵上麵,堅持兩三秒鍾,你會突然感到身下好像被什麽力量一下子抓住了,瞬間加速。這時你心裏就知道行了。海浪推著衝浪板急速向海灘挺進,速度之快讓人心慌,我開始真怕它就這麽直接給我拍在岸上。後來明白了海浪開始快的嚇人,但很快就會鳴金收兵,偃旗息鼓了。所以在它抓住你的時候,你要趕快雙手撐板,一躍跳站在板麵上。隻有在這個時候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弄潮兒那種誌得意滿的愉悅心境。

 

早上上班前去衝浪,晚上下班後的空餘時間也需要填補。公司經常組織大家一起聚餐,開Party。在一次晚會上我認識了一個同事的朋友,叫Sarah的美國女孩兒,她把我帶進了Salsa世界。

 

我從小愛跳舞,不過當時根本不知道世上還有這麽一種熱情奔放的舞蹈-Salsa。孤陋寡聞嘛!Honululu有不少Salsa舞廳,如果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Salsa愛好者,可以一周七個晚上每天去不同的地方跳Salsa。我當然沒那麽瘋狂,隻是每周三跟Sarah相約去Waikiki的一家最有名的Salsa Bar,可惜我已經不記得名字了。每個星期三晚上8點開始,Salsa Bar裏有一個小時的免費課程,去的人大多是像我和Sarah這種初學者或者遊客。多數人的穿著都和跳舞不搭邊,女生雖然都打扮的很妖嬈性感,但無論短裙還是緊身牛仔褲都不太適合跳舞,腳上的鞋更是五花八門。有的人居然穿著拖鞋就去了。我和Sarah倒還有點兒Common Sense,但一開始穿的高跟兒鞋也是那種完全跟自己腳過不去一指禪型的,後跟兒不僅高而且細得如果踩誰一腳,就可以直接造成重傷的那種。難怪那些舞廳裏的“老油條”都躲著我們走。其實,這隻是我當時給做“壁花”的自己找的借口,要知道在Salsa圈子裏混,沒有兩把刷子還真沒人請你跳。

 

真正會跳Salsa的人都是九點半,十點左右才姍姍出場。如果你以為來的都是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帥哥美女,那你一定會失望之極了。陸陸續續進來的都是夏威夷當地人,不是矮胖,就是麵容黝黑,男性還多是穿黑色的“晚裝”,其實就是黑的襯衫,或者黑色的緊身T-Shirt。在燈光昏暗的舞池裏,你跳著跳著很可能一閃眼,就找不到你的舞伴了。最讓我頭疼的是,幾個舞下來,人人都是濕淋淋的一身汗,我簡直不知道自己的手該往哪裏搭。不過你嫌棄人家,人家還不用眼睛夾你呢。新來的女孩子多數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腿長,身材好,往那兒一站肯定就是香餑餑了吧。其實,現實永遠是殘酷的,資深舞者上眼一看你這身打扮,就知道你根本不會跳。在任何一個Salsa舞廳裏,最受歡迎的人永遠不是選美先生或小姐,而是舞技精湛的人。有時你會看見一個糙壯糙壯的漢子,在舞池裏卻旋轉翻飛得像隻蝴蝶,而一個高大挺拔的帥哥,兩腳拌蒜,完全找不到東南西北。請問如果是你,你願意跟誰跳?所以在這裏我才真正理解了什麽叫不能以貌取人。

 

一開始,我和Sarah一直處於做“壁花”狀態,被晾得透心兒涼。幾個星期以後,我和Sarah的良好感覺被晾沒了以後,我們開始虛心的向人家請教了。也不嫌人家矮,也不嫌人家汗津津的了。當我真正愛上這個自由歡快性感的舞蹈以後,我發現酒不醉人人自醉。隨著快速的音樂節奏,放鬆整個身心,手腳並用,旋轉伸展,自我陶醉。一曲舞下來,如果和舞伴配合默契,真會感到一種成功的喜悅。而且時間長了,我發現其實經常來跳Salsa的人幾乎都互相認識,好像一個大家庭。人們在舞廳裏會互相照顧,互相切磋舞技,其樂融融。

 

不論是衝浪,跳舞,遊曆夏威夷的山山水水,還是美食,交友,其他的點點滴滴,在夏威夷生活的一年仍然記憶猶新,仿佛就發生在昨日。

 

waikiki beach a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