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藝術容易狂妄自大,搞體育通常謙虛謹慎
文章來源: 淡淡的日子2021-02-22 07:04:31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是我這兩天突然發現我自己在做不同的事情時心態很不一樣。作為一個老愛想,想,想的人我經常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總結一些“人生哲理”。

 

    藝術和體育完全不一樣,不一樣不在於一個是在展示美感,而另一個是在挑戰體能。因為很多體育項目也一樣有美的體現,比如藝術體操,花樣滑冰,甚至是排球,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遊泳,擊劍,拳擊。。。當運動員們全力以赴的投身到比賽當中的時候,你也會感受到運動之美,身體之美。而藝術裏的各種舞蹈,各種樂器的演奏,各種電影電視的拍攝。。。藝術家們如果沒有把子力氣,也是很難十全十美的展示藝術之美。我個人認為藝術和體育之間最大的不同點是對“什麽是好”的評判標準。

 

    藝術的評判標準很模糊,很複雜,很個人化。當然這裏不包括不對等的水平,比如專業和業餘的比,那評判起來還是一目了然的。但當水平相當的專業藝術家們在一起比拚自己的作品時,那就很難講孰好孰壞,孰強孰弱,孰上孰下了。同樣是繪畫,一個是水彩,一個是油畫。同樣是油畫,一個是風景,一個是人物。同樣是舞蹈,一個是芭蕾,一個是拉丁。同樣是芭蕾,一個是現代派的,一個是古典係的。。。我們如何判定哪個更勝一籌呢?即便是完全一樣的兩個作品,也可能會因為欣賞的人不一樣,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從而得出完全不同得結論。但對體育運動而言就簡單多了,什麽也不用糾結,隻要用比賽成績說話就可以了。

 

    正因為這樣的不同,所以兩種愛好很容易讓人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別的人我不知道,但就我個人而言,我發現在跳舞和畫畫的時候,我對自己更容易充滿盲目的自信,而在我打球的時候,卻很快就能清醒起來。因為舞蹈和繪畫更容易自欺欺人,而體育運動則完全是實打實的用實力說話。

 

    我每個星期都有舞蹈作業,就是上完舞蹈課以後要練習,然後給自己錄個視頻。這個視頻就是所謂的作業,因為要上傳給老師點評。老師的點評主要針對視頻裏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當然有的時候也會表揚肯定。對於老師的表揚和肯定,我明明心裏很清楚那是鼓勵多於真正的讚賞,但仍然會不自覺的感到沾沾自喜,甚至是獲得一些虛假的自信。而繪畫就更是如此。自從學畫以來,我在網課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不少的作品。自己看著挺滿意,分享給朋友們的時候也聽到不少讚譽之詞,漸漸的竟然開始真的相信自己確實畫的不錯了。這樣的自信其實不就是建立在標準模糊的前提下嗎?什麽是真正的好?畫的像?還是有意境?我在跳舞和畫畫中獲得的一些些小自信,在上周五的golf比賽中被徹底的擊碎了。

 

    說是比賽,其實是幾個好朋友約的一場小型game。球場是城南的一個山地球場,球道不是很長,但球場的地勢很複雜,有山有水,有樹有沙坑,而且最讓人頭疼的是球道很窄,球如果打得不夠直,很容易就出界找不到了。我和三個老大哥一組,他們在開球之前居然建議我跟他們一起打藍Tee,也就是成人男子組的距離。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他們覺得我的球打得不錯,怕我打女子業餘組的紅Tee距離太短,失去公平競爭的意義。我第一次打這個球場,打球之前完全不了解這個球場的難度。但心浮氣躁的我在沾沾自喜的同時竟然同意了,好在僅剩的一點點理智讓我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我客氣的表示,先打兩個洞試試,如果不行,我就接著打白Tee,那是老年男子組的距離。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我不僅在兩個洞之後就轉移到白Tee開球,而且後麵的16個洞也是打的稀裏嘩啦,一路創造了我近兩年來打球的最爛成績。我突然體會到為什麽人無論男女,無論處於什麽年紀,都應該參與一項體育運動。不僅是單純的have fun,而且還應該適當的給自己一些壓力,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比賽。因為隻有體育運動能讓你踏踏實實的work on 你的自信心。在體育運動當中,誰跟誰都不用費太多的話,大家不用暗自較勁,更不用自我糾結。誰說你棒都沒用,以前的成績不作數,動作再漂亮也不管用,隻有一個數字能說明問題,那就是成績。

 

    我喜歡體育運動,不僅因為它具有挑戰性,總能在不斷的挑戰你的能力,而且還因為它能讓你清醒。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的一切都通過實力說話,簡單而殘酷。當然我也喜歡藝術,它能讓你安靜,享受心靈的慰藉。但有的時候因為缺乏統一的評判標準,藝術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容易讓人失去對自己的客觀認識。而這個時候,體育運動的成績往往能一棒子給你敲醒。自從上周五打完球後,我就又回歸我的謙虛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