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堅持中勝利,就在放棄中滅亡
文章來源: 淡淡的日子2020-09-22 14:21:31

我從小就被反複教育,無論做什麽事都要堅持。媽媽以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幹什麽也不要虎頭蛇尾。要說中國人的成語真是千年智慧的結晶,四個字往往就能很形象的講明白一個道理。“虎頭蛇尾“,隻要稍微想象一下這幅畫麵,就能很清楚的明白做事“虎頭蛇尾”的人會得到什麽,那不過是一個可能比黃瓜頭兒還小的蛇尾巴,跟做事之前的雄心壯誌一定是相去甚遠的。我從小被媽媽“洗腦”,深知做什麽事開始的時候都不要期望值太高,但貴在堅持。而且堅持的過程還不是日複一日無腦的重複,一定要隨時調整,隨時改進,隨時創新,時間久了才能看到成效。以前這樣的堅持要在日久經年之後才能看到效果,但最近我卻發現在畫一幅畫的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堅持的全過程。

 

自從今年四月份開始學畫以來,我從初期的“小白”慢慢的進步到希望能挑戰一些有難度的作品了。有難度就意味著繪畫時間更長,過程更崩潰,失敗率更高。不過從我學水彩,丙烯的經驗來講就是中間畫的再爛也不能放棄。

 

很多喜歡畫畫的人都說,繪畫是一種休閑方式,是一種精神放鬆的享受。我不知道對他們來說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感受,也許人家拿起筆來就已經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地,但對於我這樣零基礎的“小白”來說,到現在為止畫畫還是一個挑戰自我的艱苦過程。從拿起筆在畫板上畫下第一筆開始,我就進入一個不斷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說服自己,鼓勵自己,戰勝自己,再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循環。每次開始一幅畫的時候都是信心滿滿的,因為選擇的畫作都不是十分困難的,至少是覺得自己可以完成它。但很快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肯定是畫選的太難了,因為不是線稿不夠準確,就是顏色調和不出心中期望的效果,或者是在用筆中出現誤差,甚至就是簡單的平塗也會讓我崩潰。眼看著筆下的景物越畫越醜,越描越黑,我會無數次的想到放棄:算了,不要這幅了,重新畫,選一幅簡單點兒的。。。但從小根深蒂固刻印在腦子裏的原則卻怎麽也不能無視,放棄就等於認輸,這大概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哪怕是輸給自己。改吧,調整吧,局部重新畫吧,再難看也要把它改回來。。。每次畫一幅畫就是一個思想鬥爭的過程,最可氣的是旁邊還老有人給我挑毛病。

 

熊二自己啥啥都不行,但給別人挑毛病那真是“毒”具慧眼。這小子天生對色彩和形象有敏銳的觀察力。在熊大看起來完美的畫作,在熊二眼裏永遠有不足之處。馬眼睛畫低了,小路的弧度不夠感覺往上翻了,樹葉的顏色太綠了,小女孩的鼻子畫小了。。。天呀,身邊有個伶牙俐齒的“評論家”絕對是畫畫人的噩夢。但現在我有了更好的辦法,就是一邊畫一邊讓熊二挑毛病,他一邊挑我一邊改,總好過都畫完了他再批評。不過熊二有一點做的比我強,就是毛病雖然挑的狠,但鼓勵的話也從來不吝嗇。“媽咪,你要堅持啊,這畫的已經不錯了!不過呢。。。”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知道我一定是又在哪裏畫“翻車”了。

 

不過即便是“翻車”了也要堅持,這是我學畫以來的心得。堅持改,堅持抹白了重新畫,隻要不急於求成,早晚會有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時候。想想自己也真是幸運,從小就被媽媽灌輸了做什麽事都要持之以恒的觀念,才讓我今天能收獲一幅又一幅自己還比較滿意的作品。堅持吧!不僅要每一幅畫都不放棄,而且要堅持這個新撿起來的愛好,誰知道十年以後會有什麽樣的驚喜呢?

 

鉛筆線稿不難,很快就畫好了。

 

先鋪一層底色,但一邊畫一邊感覺顏色好像灰了。

 

加上眼睛和耳朵的細節之後突然發現左邊的馬眼睛畫的太低了,欲哭無淚,隻能局部塗白以後重新畫。

 

進一步畫細節,調整顏色。右邊馬身體的顏色來來回回加白,加灰,在深與淺的糾結中懷疑人生。我太難了。。。。

 

終於到了最後一個大坑。畫馬鬃考驗的全是手的掌控能力,輕了不上顏色,重了就畫“死了”,而且還要有適當的弧度。我膽戰心驚的反複塗改,總算有點兒意思了。

 

經過更細致的調整總算可以擱筆了,好不好就是它了,總要給自己留有上升的空間。我本意是畫一對相親相愛的白馬,但先生非說這是倆匹母馬,站在一起八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