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千發核彈說是被美國實力嚇傻,而不是威脅
文章來源: cng2020-05-16 10:02:57

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最近發表了一個“中國需要千發核彈來抑製美國野心”的帖子,嚇壞了不少人,這是威脅美國嗎?這是中國官方借著胡的嘴來發出鷹派的聲音嗎?

都錯了!老胡其實是被美國的強大實力給嚇破膽了,所以發出此絕望的吼聲!不信,請看他不久前的另一個微博:

中國民間和智庫有一個長期的看法,那就是美國珍惜人命,害怕死人,一下子死了幾萬人,肯定要亂,而且美國藏武民間,一亂說不定就社會要造反。

結果這次疫情讓大夥都開了眼了,美國現在感染一百三十萬,死亡超8萬,老百姓屁事沒有,各地非常和諧,春暖花開不少人違反居家令和保持距離令在公園happy。唯一不和諧的是,全國很多右派反對居家令,聚眾上街抗議要求複工,密執安州的紅脖子甚至持槍衝進州立法大廈展示肌肉。不過,這些造反人士顯然不是在抗議川普政府之抗疫不力,而是嫌抗疫的手段太過火了。

所以,以胡錫進為代表的鷹派大概一下子就傻了,美國武器已經是夠先進了,十個航母群全球橫行,而且人家還不怕死,國內死個10萬平民跟沒事兒人一樣,這實力簡直就是逆天了,想跟人家叫板,中國還是太嫩了,憑實力打是沒戲了,還是得多搞些核彈做最後保命之用吧。

低估美國對死人承受能力是要吃大虧的。

幾天前是二戰德國投降75周年,希特勒在1945年4月底自殺,而在1944年底,他還指揮西線德軍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反擊戰叫阿登反擊戰,the Battle of Bulge。在這一仗,希特勒賠下血本拚湊了20萬人,基本把西線的精銳都豁出去了,打擊美英。這一仗造成美國傷亡接近10萬人,而英國才一千多。

為什麽有這樣的差異?

因為希特勒這一仗就是專朝著美國去的,他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聽到一個小道消息,說美國兵都是少年童子軍出身,嬌生慣養貪生怕死,死人一多就要亂,一亂美國政府就要倒台就要退兵。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希特勒把所有的籌碼賠上,就是要把美國打得退兵,美國一退出,英美的西線就自然潰敗了,然後他再全力對付東線的蘇聯。

希特勒被這個小道消息給坑慘了。美軍雖然在最初被打懵了,有幾個團被圍投降,但是傷亡近10萬人連眼都不眨一下,到了後期在巴頓的指揮下依然是橫衝直撞長驅直入。所以,希特勒本來要終結美軍的阿登戰役,反而成就了巴頓的一世英名,而且把自己在西線的老本都賠光,把德國投降的時間線提早了至少半年。

無數人會低估民主政權的堅韌力。

福山說在正常情況下專製政權打不過民主政權。他的一個例子就是18世紀的英國VS法國。當時,法國是農奴製,絕對的路易王朝中央集權;而英國的農奴製都廢除了300年了,英國議會有非常廣泛的代表力,對國王有很大的掣肘機製。當年,這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廣袤的北美大地到底水煮沉浮,展開了一場世界大戰。

這樣規模的戰爭,打的就是錢糧,法國當年是歐洲的經濟中心,人口比英國多一倍,經濟總量也大得多,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後世的曆史學家一統計,英國通過稅收為這場戰爭的籌款數額是法國的4倍,所以法國最後的失敗,是血液流盡所致。英國正是通過這一仗正式成為日不落帝國。

這個原因,正如老胡前麵感歎的,英國社會的承受力真是很強。他們能夠承受得了死那麽多人,以及如此大範圍的征稅,這是因為人民得到了代表,苛捐雜稅在實施之前得到了辯論,人民在很大程度上是自願納稅,所以他們政府的支持率不降,老百姓對政府的抱怨有限

但是法國就不一樣了,籌款需要厲行盤剝強取豪奪,但是壓榨的效率很低,而且花費大量的維穩費用,所以他們舉國的戰爭支出才是英國的1/4,終於丟了了一大片北美肥沃的殖民地,後來美國和加拿大都是英國移民為主,講英文,法語在北美龜縮在魁北克的苦寒之地,這是法國文化在世界衰敗的起點。

失敗後,法國感到羞辱,終於等到了美國獨立造英國反的好機會,就傾其國力幫助華盛頓,就是為了給老冤家英國一個好看。於是隻能又一次加碼壓榨本國人民,雖然最後報複成功了,美國獨立了英國丟人了,但是法國自己維穩也維穩不住了,官逼民反,法國大革命橫掃一切,路易16上斷頭台。

再說句題外話,從某種意義上,路易王朝是為了美國的獨立而賠上了性命,但是他們幫助過的人和禍害過的人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卻是發人深省。

路易16下血本賠性命讚助的美國獨立,這個獨立的思想支柱們,傑弗遜,托馬斯佩恩這樣的,都對砍掉路易16腦袋的法國大革命歡呼雀躍;而反對美國獨立反對路易16幹涉內政的英國保守派,他們的精神領袖Ed Burke,卻寫了一本《法國大革命之反思》,對這場暴民革命發出了曆史上最強悍的批判,這本小冊子開現代保守主義思想之先河。

再多說一句,為了國內朋友和家人的看著方便,開了個微信號(SciMed_USA)寫新冠相關的科普,有興趣的讀者可長點二維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