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於將要成為曆史上第四個被彈劾的總統
文章來源: cng2019-09-24 20:00:46

前三位是約翰遜,尼克鬆和克林頓。

其實說到特朗普被彈劾,一點都不出我的意料。下麵這個截屏是我2016大選前寫的一篇博文的隻言片語,那會兒他的總統寶座夢八字還沒一撇兒呢。

那個時候,俄羅斯正如火如荼地幹擾美國大選,但是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象我一樣被蒙在鼓裏。我分析特朗普“很可能”被彈劾,完全是基於這個人的人性:肆意妄為,得寸進尺,他視法律為玩物而毫無敬畏之心。這樣的人,如果踏進三權分立的微妙之地,必然會把美國百年來視為立國之本的憲政體係撞得七零八落,被彈劾隻是遲早的事。當然,我的預測也有不準的地方,因為我完全預料不到平日滿口憲法法治,道德規範,道貌岸然的共和黨人,這樣一個當年為了廢除奴隸製而不惜打一個內戰的百年大黨,會被一個四次破產的地產商和節目主持人指使得團團轉,成為他違法亂紀的護法金剛。

今天開記者會,宣布開啟彈劾程序的是眾議院議長南希佩羅西。她原本是反對彈劾特朗普的,原因非常簡單:特朗普的把柄固然很多,比如妨害司法調查,以權謀私中飽私囊等,眾院固然可能通過彈劾動議,無奈在參院,離給總統定罪的票數還差20票。與其鬧鬧哄哄搞一個虎頭蛇尾的彈劾(或許讓特朗普亂中得利),不如在2020的大選中擊敗他。

那麽是什麽改變了佩羅西的考量呢?是特朗普利用總統權力毀滅對手的決心讓她絕望了。

這兩周來的事件,起因是特朗普特別擔心拜登在2020對他的威脅,所以派遣自己的私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前往烏克蘭,發掘拜登父子的黑料。努力受阻後,他在和烏克蘭新任總統的通話中八次(根據保守的華爾街時報)向對方施壓,敦促烏克蘭調查拜登,甚至有證據表明他為達到深挖拜登的目的,不惜用國會批準的給烏克蘭的經濟援助為杠杆。

特朗普此舉,可謂無所顧忌。要知道他剛剛經曆的曆時兩年的聯邦調查,嫌疑之一就是暗通俄羅斯和由此引發的妨害司法;後來他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態不會拒絕來自外國政府給他選舉的助力,引發側目。

現在這些賬還沒清算呢,特朗普又迫不及待地主動邀請烏克蘭政府“加入”自己的連任團隊,為查辦政治對手而出謀劃策,並在電視屏幕前大方承認,可謂膽大妄為。

這樣毫不掩飾的動作,應該是對2020寄予厚望的佩羅西澆了一頭涼水。

由於美國兩黨極化的政治現實,左右的對壘很難再現曆史上某一方席卷大勝,選舉毫無爭議的局麵。在全局票數接近的狀況下,特朗普會動用一切可以調動的行政權,來確保自己的當選連任。

如今曝光的串通烏克蘭的行為,其實就是競選作弊的一個表現形式而已。在選情落後的情況下,特朗普會采取的其他作弊手段還可能包括:

1. 動員州一級保守勢力采取恐嚇選民,降低投票率的行動。

2. 宣布"發現"大規模投票"作弊"現象,從而不承認選舉結果。記住2016大選前,特朗普就暗示有"可能"不承認自己敗選的結果,如今他在總統寶座待了幾年了,翅膀已硬,就更沒理由承認敗選結果了。

3. 命令司法部,FBI,IRS對對手進行抹黑行為。

4. 挑起局部衝突,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推遲大選等等。

招還很多。

事到如今,佩羅西應該認清了這個現實,與其乖乖等到2020背後再挨特朗普一刀,啞巴吃黃連,不如現在就認真執行憲法的職責,奮起反擊,未嚐沒有絕處逢生的機會。

特朗普如今也給民主黨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本來穆勒調查曆時兩年,加上巴爾司法部的著意隱藏,給人以燈枯油盡之感。而現在他拱手相送的這個通烏事件,引發了情報部門的警覺和舉報,從而一舉團結了民主黨,下定了彈劾總統的決心。

如果彈劾表決進入程序,有四位共和黨參議員將麵臨極大壓力,他們是,緬因的SUSAN COLLINS (她支持特朗普的力度不大,但是投票讚成了大法官卡瓦鬧), 阿拉斯加的穆索爾斯基(她投票反對卡瓦鬧,而且和共和黨的實權派不睦),科羅拉多的COREY GARDINER(近年來由於加州人的流入,這個州變藍了),北卡的THOM TILLIS(他曾表態反對特朗普的修牆緊急撥款)。

民主黨雖然不能指望這些人投票讚成罷免特朗普,但是他們的反對,會讓他們幾年後的競選連任麵臨選民的極大反彈。

美國的憲政缺陷,讓民主黨手裏的牌真不多。 他們現在準備彈劾,大概也是為了為曆史負責。畢竟,百年之後(如果美國還有一百年的話),後人對今天的什麽修牆啊禁槍墮胎之類的左右議題,可能已經感受不深,但是他們會讀到今天特朗普的肆意踐踏司法,而對身為眾院多數的民主黨居然沒有彈劾他,肯定會感到不可思議。民主黨為了不留下玩忽職守的曆史罵名,也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另外,利用彈劾動議而影響日後參院的控製權,也是這次行動的政治考量之一。如果特浪鋪失掉了參院,他就是連任了也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