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位連總統都請不動的大律師
文章來源: cng2018-03-21 15:43:14

昨天,川普總統通俄案的辯護團隊遭受了一次重大打擊:他們心儀已久竭力網羅的一位大律師,司法界保守派的明星,泰德奧爾森(Ted Olson),拒絕了他們的加盟邀請。這樣,奧爾森這束本可把總統辯護團隊照耀得棚壁升輝的旭日光芒,還沒燃起,就一團漆黑了。

奧爾森這個人我在18年前就久仰大名了。當時才來到美國不久,就碰到了美國總統花落誰家要由法院來判的新鮮事兒。小布什當年的辯護律師就是奧爾森,對陣戈兒陣營的自由派律師David Boies。案子的結局是奧爾森勝訴,高院判定佛羅裏達停止繼續數票,在事實上維持了布什在佛州勝利的既成事實,給美國成就了小布什的8年總統路。我當時感到,民主國家居然可以把選民的投票不當回事?戈爾一方明明在情在理卻惜敗,看來這位奧爾森本事不小。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很多人在事業的高峰,總是伴隨著巨大的個人悲劇。奧爾森在“布什對戈爾”勝利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後不久,美國遭遇了911。 奧爾森的妻子,也是保守派知名媒體人,在撞向五角大樓的飛機中遇難。更令人扼腕的是,她原計劃前一天動身。但是為了在9月11日丈夫的生日早上向他道出生日快樂,她特意把航班推遲了一天,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我想,奧爾森這輩子,也許很難再過好一個生日了,國仇家恨,怎能不讓他徹骨難忘。

喪偶之後的奧爾森重整旗鼓,繼續代表保守派在法庭馳騁縱橫。他贏下的另一個曆史意義深遠的最高法院案件叫Citizen United vs FEC,在本質上為大公司大財團無限製地給政客砸錢開了綠燈。2012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螺母泥對此案有精準總結:“公司也是人”(Corporate are people),既然是人,就享受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奧爾森等的高明之之處,在於把政治募捐也定義成公民言論自由。我雖然對此案的結論完全不能認可,但是也不得不對奧爾森等人的邏輯推理能力拍案叫絕。

迄今為止,由奧爾森出任主辯律師的案件,在最高法院出現63次,勝率高達75% 。這樣的金牌律師,川普請不到,豈不要仰天長歎?

如果奧爾森隻有把小布什送進白宮,允許金錢統治政治的記錄的話,那他在我眼裏也不過就是個立場死硬的保守律師而已。但是,真正具有獨立思想的法律捍衛者,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並不讓自己局限於狹窄的意識形態小圈子。他們敢於跳出門戶之爭,甚至和昔日的敵人成為同盟,向自己的陣營開火。

2009就是奧爾森為了個人理念而反出保守陣營的一年。在那一年著名的同性戀結婚合法案中,他居然和10年在“布什對戈爾”案中的冤家David Boies結成搭檔,為一些在加州申請結婚遭拒的同性戀伴侶辯護,讓最高法院最終以5:4的投票判定加州禁止同性戀結婚的條例Proposition 8違憲,從此同性結婚正式成為被憲法保護的公民權力。

左右律師共同捍衛同性婚姻(右邊是奧爾森)

這我們這個社會兩極分化,“事實”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的時代,象奧爾森這樣有獨立思維的人是彌足珍貴的。

舉一個例子,現在川普的助手被FBI調查了,那麽總統的反對者就要說,你看川集團果然不是好人,否則FBI怎會盯上他們? 而針對同樣的事實,川粉的解讀就是,哇,國家機器好黑暗,居然用司法手段迫害總統!粉得更厲害了。

而令人悲哀的是,這兩派都有合他們口味的“事實”作依據,分別來自於合乎他們各自口味的媒體。那麽,我們這些不掌握國家機密,不知道內部情報的普通公民,在迷霧中哪裏去找指點迷津的燈塔呢?

我的建議是,找一個你認為有思想有良知的標杆性人物,把這樣的人對時局的判斷,作為一個參考。

對我來說,奧爾森就是這樣一根標杆。川普團隊去年就曾積極聯係奧爾森,遭到他的拒絕;如今,他的事務所正式以“利益衝突”的理由再次謝絕總統的二顧茅廬。在我看來,這樣的良心大律師,放棄第二次拯救美國總統的曆史性機遇,不願意攪川普通俄案的混水。那麽他對通俄案的基本態度,大概是可以想像了。

寫到這裏,我想到另一位標杆性人物,是一位來自南卡的共和黨眾議員吹高地(Trey Gowdy)。 這個人你也許不熟悉,但是如果我告訴你,他就是2016粉碎希拉裏總統夢的第一人,你也許就另眼看待了。正是此人,領銜了2014-2016的班加西委員會,調查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裏在美國駐利比亞大使被殺事件中有無玩忽職守的罪責。我一向認為這個調查黨派色彩太強烈,浪費納稅人的錢財,完全是為了共和黨的競選策略服務,成不了什麽大氣候。但是,你也不能不承認,吹高地這個人辦事中規中矩,play by the rule。左派雖然反感,也奈何不了他。

萬萬想不到的是,班加西委員會沒有把希拉裏定罪,吹高地卻拔蘿卜帶出泥,揭露了希拉裏拒用公家電郵地下室私設服務器的醜聞,成為FBI的調查對象,最終釀成了大選失利,川普上台。

幾天前,麵對川普陣營鋪天蓋地的廢除穆勒特別調查的文宣,吹高地擲地有聲地向總統的律師,也就是總統發炮:“if you have an innocent client, act like it”。因為,這是一個表裏如一具有操守的人,他當年是怎麽拷問的希拉裏,川普也至少應該接受同樣的拷問。

有趣的是,正如奧爾森一樣,川普總統也曾經對吹高地求賢若渴,在悍然開除聯邦調查局長科密時候,他一度是候選局長的熱門人物呼之欲出,但是經過一番幕後談判之後,交易破裂,吹高地退出競爭,原因不知。

2018年1月31日,吹高地宣布退出共和黨初選,不謀求連任,退出政壇。

我猜想,既然舉黨皆濁而我難獨清,那麽就和奧爾森一樣,君子不立危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