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自己“抄襲”的經曆淺探作假抄襲者的心態
文章來源: cng2017-04-26 22:40:19

本周熱門話題有一位山韭菜網友寫了一篇博文聲討文學城裏的抄襲現象,引發了眾多議論。一時間聲討檄文和被指控的抄襲文雙雙掛在城頭,相映成趣,好不諷刺。思韻如藍博主也結合自己的經曆分析了抄襲,轉載,引用和賺取點擊率的關係。他們的分析讓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兩篇被小編推薦上城頭的“抄襲”文章,一篇是《炮打司令部,川普的一張大字報》,把毛主席的1966年打倒劉少奇的《炮打司令部》拿來改頭換麵,填上美國實事新聞的詞語,用來諷刺川普和主流媒體開戰。還有一篇是《論雷鋒塔的倒掉》,我非常喜歡魯迅先生在此文中的風格,結尾一個痛入骨髓的“活該”,好不痛快淋漓。在川普競選中最為不可一世的時候,我這個川粉黑突發奇想,準備在川普競選失敗當晚也照貓畫虎魯迅先生,來一篇《論唐川普的倒掉》,也用一個“活該”收尾出口胸中的惡氣。可惜老川反敗為勝讓我有勁沒處使,不過好在他的老朋友Bill O’Reilly倒了黴,我就把惡氣出在他身上,於是有了《論奧萊利的倒掉》,自認為抄襲得倒也應景。

我現在分析自己這樣做的心理,當然可以說出這是一種諷刺文字啦借古喻今之類的理由。但是捫心自問,還真有一個自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碼字很辛苦!本人可以說知識多思路活,但是苦於讀書少筆頭子慢工作忙,碼一篇長文往往要幾天時間,很少體會到一氣嗬成如飲醇酒般的創作快感。而照搬名家的作品,布局謀篇間架結構起承轉合都不發愁了,隻要在幾個關鍵點上偷梁換柱,大師的毒舌就立刻轉換成自己射向敵人的利劍,好不快活!現在是一個講究點擊率的時代,博主也不能免俗。辛辛苦苦的原創常常無人問津,而篡改《論雷鋒塔的倒掉》隻花了我一點時間,承蒙小編厚愛推薦,斬獲點擊率近三千,《炮打司令部》更誇張隻用了十分鍾點擊更高。難不成越是偷懶回報越高?我要自省,看來象這樣的抄襲諷刺文字以後不敢多寫了。

以上是我對抄襲者理解的地方,但我對文學城的文抄公更多的是不理解。比如山韭菜所抨擊的,一篇文章原樣不動貼出不給出處引用,開始是一片叫好,穿幫後名聲就臭了,究竟有什麽好處?在文學城筆耕的大都是自帶幹糧無怨無悔賠時間賺吆喝的,點擊上百萬千萬的大V咱不知道,默默耕耘的無名博主肯定沒什麽經濟回報,文章帶來的網友互動和觀點的交流碰撞也就是心靈唯一的慰寄,而靠抄襲別人勞動帶來的滿足,豈不是虛假的幻象嗎?

所以說,文學城的抄襲者,隻不過是蜷縮在角落吃泥的小蝦米,而大千世界中被經濟利益驅動的抄襲作假欺騙者,才是厚顏無恥橫衝直撞的大螃蟹。最近國際科技界傳來一個石破天驚的醜聞,一個國際上頗有點聲望的學術雜誌《腫瘤生物學》,一下子撤回了他們過去五年內發表了107篇學術論文,而這些文章竟然全部來自中國大陸。怎麽回事呢,這還要從國際學術研究出版中的一個通用原則“同行評議”(Peer Review)說起。科技雜誌審稿子決定是不是發表,需要征求外界專家的意見,有時候甚至讓作者來推薦審稿人。而來自很多中國醫院的生物醫學基礎論文,根本就是為評職稱,重金請槍手拚湊抄襲造假而來,基本過不了正常的同行審議這一關。但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是無窮的,造假者犀利地抓住了這個虛擬虛幻網絡世界的本質:在網上誰也不知道你是一條狗。他們可以注冊一個shiyigong@hotmail.com,然後把清華學術大牛施一功推薦為自己作品的評審人。《腫瘤生物學》雜誌社也偷了懶,不加甄別地把收到的文章發給“施一功”評審,卻不知道文章“作者”和大牛審稿人“施一功”其實是同一個人,正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剪刀加漿糊呢。假施一功當然熱情洋溢給雜誌回信,高度評價文章重大的科學意義。《腫瘤生物學》小編一看“大牛”都發話認可了,那我們還猶豫什麽,一篇假數據,假作者,假審稿的假科技論文就是這樣煉成的。

如此大規模的作假,終於也有遮掩不住的一天。雜誌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公司覺得實在丟不起這個人,憤然決定把這份雜誌踢出家門,不再續約。另一個斯文掃地丟人現眼的就是中國醫學界了,被撤消的一百多篇文章,很多居然都出自國內著名的三甲醫院,作者中不乏主治醫師主任院長級別的專家大夫。我一直都篤信“法不責眾”的,因為如果一個法律如果讓無數的人去違反,那也真要反思一下這個法到底有沒有什麽不合理之處了。醫生的職責所在是治病救人,但是天朝職稱評定機構卻硬性規定一個臨床大夫必須在什麽什麽檔次的雜誌上發表影響因子多少的文章才能提升晉級。本來中國醫生就很忙,聽診查房手術寫病例點紅包躲醫鬧,那有時間去搞什麽和本職工作關係不大的基礎研究。製度的不合理造就了滋生腐敗的土壤,給不法分子創造了發財的機會,偽造數據,抄襲文字,偽裝審稿人一條龍服務;同時人性的軟弱則讓醫生們選擇了抄襲作假騙職稱這個捷徑,畢竟自己搞研究很辛苦!

看到撤稿名單上那一長串顯赫的醫院大名,我不禁想到了我以前一個夢想當醫生而未能如願的熟人。這個人其實也是一個不合理製度的受害者。他上的是一個不錯的醫學院校,專業成績不錯,可惜英語是他一個致命的弱點,一直到畢業也沒能通過英語全國四級考試。而在那個年代,就象醫生沒有文章評不上職稱一樣,英語不過四級是拿不到學位證書的。現在看來,一個啞巴英語四級證書對絕大部分中國大學生畢業後的實際工作沒有什麽必要性。但是道理拗不過一刀切的“製度”,於是找人代考,給學校官員送禮贖學位證的各種腐敗現象也就隨之產生。但是這位老兄卻是君子無證,達人知命,居然啥歪點子也沒想,橫下心去接收醫院報道,賭一把看看能不能僥幸過關。但是接受單位眼裏不揉沙子,問他要學位證,他老老實實說沒有,盡管他的實習表現優越,還是被退回,走頭無路當了個醫藥代表,默默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想到幾年前我回國見到的肥頭大耳身材嚴重變形的他,我不禁感歎,這老兄英文雖然不怎麽樣,但是一定會是一個有誠信不作假不抄襲的好醫生,如果命運給他機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