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棺定論奧巴馬(一)
文章來源: cng2017-01-13 19:43:59

首先我不得不說把奧巴馬寫在這個專題裏是非常不恰當的。周二他在芝加哥的告別演說,雖然給這曆史性的八年總統任期畫上了句號,但是年僅55歲的奧巴馬將是曆史上最年輕的前總統之一。雖然離任在即,他目前的支持率高達55%, 不少哪怕是今年投了川普的普通美國人依然對他抱有好感,奧巴馬在未來民主黨的草根運動中依然會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現代總統由於上位之艱難,排場之宏偉,權威之巨大,所以他們的卸任給人一種盛筵難再,人走茶涼的淒涼印象。而在曆史上,總統在卸任後才達到人生頂峰的並不乏先例。比如第七任總統John  Quincy Adams, 在度過一個乏善可稱的任期之後竟然猥自枉屈到地方上當了個眾議員,卻由此成為廢奴運動的精神領袖而青史留名;卡特總統,在慘敗給裏根之後回老家建立了自己的卡特中心,滿世界宣傳世界和平,被評價為最偉大的前總統。以奧巴馬總統的智慧,人氣和精力,他的退休生活必然充滿了精彩,非但不會是人生的“落幕”,也許又是一段不尋常旅程的起點。雖說如此,奧巴馬其人其經曆是如此的充滿了傳奇色彩,如今他卷鋪蓋卷走人了,我如果不為他寫上一筆,就真的對不起在文學城開博的這段日子了。

從某種意義上,奧巴馬總統任期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我可以給出三個例子。

就在去年,密歇根小城Clint深受鉛汙染自來水之苦,奧巴馬總統前往慰問。在講話當中,口幹舌燥的總統要了一杯自來水,喝一口潤潤喉繼續講。這成為一個充滿爭議的舉動,因為當時自來水管線並未完全修複,水中的鉛含量依然超標,總統明知故犯地在電視上喝汙染的水,這讓發出警告的環保部門顏麵何在?但是Clint的孩子們長期以來每天都在喝這樣的水成長,作為一國之主的總統又怎能逃避。官民同飲一杯水,既不符合衛生標準,更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但這是總統承擔責任的一種贖罪象征。象征的表征意義,成為他任期中揮之不去的一個主題。

另一個例子是奧巴馬上台之初期,什麽承諾還沒有實現呢,諾貝爾獎委員會就迫不及待地把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給了他,理由之一是奧巴馬的當選改變了國際政治的“大環境”,人們把他當成改進國際關係和種族和諧的一個象征,並對這個象征所預示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今年的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有一個鏡頭給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國所有44位總統的頭像在屏幕上流動滾過,從華盛頓到林肯,從羅斯福到裏根克林頓,全部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直到奧巴馬的出現。這樣對比強烈的視覺反差,既是美國短暫曆史的濃縮,更是美國黑人漫長而痛苦的鬥爭史上的裏程碑。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毫不誇張地說,是繼林肯總統領導內戰解放奴隸和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之後,美國種族關係史上最大之事。也許難以想像,奧巴馬這個黑人總統的四十三位前任裏居然有將近一半曾擁有黑奴;美國憲法白紙黑字規定黑奴隻能頂五分之三的“人”;美國最高法院曾宣布隻要是黑人就不可能成為美國公民而隻能永世為奴。南北戰爭之後黑奴雖然獲得自由,但是他們又花了一百年的時間才在馬丁路得金領導下通過民權運動真正獲得了公民政治權利,民權運動之後又是半個世紀,居然出了奧巴馬這麽一位黑人總統,這是美國種族關係根本改善的一個偉大的象征。

如果我們要深入了解奧巴馬崛起的象征意義,就不能不從他的青少年時代談起。奧巴馬把告別演說選在了芝加哥,正是八年前他的總統追夢之旅的起點。但是芝加哥其實並不是奧巴馬真正的家鄉。他在夏威夷出生長大,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兩年後24歲的奧巴馬才搬到芝加哥。奧巴馬的老爹是一個激進的肯尼亞黑人民族主義者,在美國學成後海龜報效祖國,初入政壇的奧巴馬把自己的第一本書就題獻給那個拋棄了自己的父親《The Dreams of My Father》;而把小奧巴馬養大成人的外祖父卻是一位愛國的美國二戰老兵,典型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世界上恐怕再也沒有比這兩個人更加涇渭分明南轅北轍的了。這樣的一種象征性的矛盾對立統一,仿佛貫穿了奧巴馬的整個的政治生涯。

奧巴馬的母親和他父親離婚之後又改嫁給一個印度尼西亞人,所以他又有了好幾年在印尼上學生活的經曆,與此同時,老奧巴馬也忙著在三大洲不停地撒播愛情的種子,他在短短40年的人生路上一共娶了四個老婆,兩個黑人兩個白人太太。如今,在肯尼亞鄉村的黑人農民,定居深圳的成功混血商人,和在亞洲長大的印尼婦女,這些分布在亞非美長相膚色經曆迥然不同的人卻可以通過一個共同的紐帶互相聯係起來:他們都有一個貴為美國總統的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Barack Hussein Obama。從某種意義上說,奧巴馬就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縮影和象征。

這樣聯合國式的複雜家庭背景並沒有給童年的奧巴馬帶來任何好處。他那個四海為家的爸爸在他三歲就棄他而去;而奧巴馬的媽媽是位人類學博士,一位新時代不尋常的女性,十八歲大學一年紀就生下奧巴馬,為了完成大學學業隻好請父母帶孩子,再婚後她帶著小奧巴馬隨丈夫遠赴印尼,四年後,狠心的媽媽把十歲的兒子送回夏威夷,在印尼度過了自己大部分職業生涯,從此母子倆天各一方,聚少離多,直到1995年在她52歲的年紀上因癌症去世。奧巴馬主要是祖父母養大的,他在當總統以後的一次采訪中承認母子關係不好,後悔沒能在成年後多抽時間給母親關愛。據說即使在母親的彌留之際,奧巴馬也不在身邊。

從小缺乏父愛母愛不說,種族膚色問題更讓奧巴馬迷茫困惑。他雖然有個白人媽,但是膚色一看就是地道的黑人;他有個靠自我奮鬥成了銀行家的有錢外祖母,全力以赴供他上夏威夷最好的私人學校,給了他一個典型的白人中產階級的成長環境,所以奧巴馬從小就沒有什麽黑人朋友,也沒繼承美國大部分黑人的文化基因 ;外祖母雖然愛他,但在那個種族歧視的年代,依然不小心暴露出對黑人的種族偏見,讓膝下的黑人小孫孫心涼。這些困惑讓年輕的奧巴馬失去了自我定位,一度依靠酗酒抽煙吸大麻來麻醉自己。但是是芝加哥拯救了他,24歲的奧巴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自願來到芝加哥最貧困的黑人區當了一個Community Organizer,這個城市和她最底層的人民張開雙臂毫無保留地接納了這個潛質非凡但是迷惘失所的年輕人。終於,長期困擾他的人生三大疑問:我是誰,我要做什麽,我要到哪裏去,在黑人貧民區的破敗街頭,在黑人教會的歌唱敬拜中,在那些和自己膚色相同充滿熱情但是缺乏組織和機會的同齡人中間,奧巴馬尋見了答案,在內心深處找到了自我救恕的平安。他很快進入哈佛法學院並當選《哈佛法學評論》的首任非裔主編,開始取得全國性的聲譽。在芝加哥,奧巴馬遇到了自己的真愛蜜雪兒,這裏就真正成為了他自己的家。此時的奧巴馬擁有的是長青藤名校的學識,基層發動群眾的經驗,與生俱來演說天分和激情,但是他來自夏威夷一個白人中產家庭背景,毫無傳統黑人民權運動的政治根基。換句話說,他缺乏一個通向成功的人跡關係網。而他神通廣大的老婆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蜜雪兒最好的閨蜜正好是著名民權領袖傑西.傑克遜的兒女,她自己則是芝加哥市長戴笠的親密助手;蜜雪兒同樣能量不俗的哥哥很快和奧巴馬成為籃球場上的好夥伴,並把小舅子介紹給在當地政商界呼風喚雨的黑人上層人物。在芝加哥政壇站穩腳跟之後,雄心勃勃的奧巴馬耐心深耕基層,以待天時。他從一個小小的Community Organizer成長為州參議員,並在2004年的總統競選年成為民主黨代表大會的Keynote Speaker, 當選Illinois的聯邦參議員,正式走上了全國政治舞台。奧巴馬如同試翼之鷹隼,要向總統寶座發起衝擊!

2004年的奧巴馬,如果按照傳統黑人政治家的道路走下去,充其量不過成為傑西.傑克遜, Al Sharpton那樣隻在黑人圈子裏有影響但是難進主流的“民權”領袖。此時奧巴馬獨特的個人特質和人生經曆起了扭轉乾坤的作用。他不但具有領導街頭政治運動的火爆煽動力,同時也可以象法學教授一樣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和對手將心比心,讓即使是站在反麵的人也感到如沐春風。他黑白混血的遺傳基因,他缺乏傳統黑人政客在屈辱中抗爭的民權運動背景,他作為一個“黑人民權活動家”的所有先天不足,在民主黨最高領袖層眼裏卻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成為他們在小布什八年後橫掃全國問鼎白宮的神秘武器。為什麽這麽說呢,2007年奧巴馬總統初選的競爭對手,後來成為他的副總統和最親密朋友的拜登曾經醋味衝天地向記者這樣評價他:you got the first mainstream African-American who is articulate and bright and clean and a nice-looking guy. I mean, that's a storybook, man。拜登後來為這句話裏的種族主義苗頭道歉,但是作為政壇老油條的拜登此言卻大有深意。美國的曆史背負了沉重的種族主義的曆史,種族之間的隔閡是人民心靈深處的一道傷疤,明知存在但是誰也不願想不敢提。占人口多數的普通白人百姓,即使是立場偏左,支持黑人爭取民權的立場,但對Jesse Jackson, John Lewis這樣出身傳統黑人社區,對奴隸製度記憶猶新,對種族主義苦大仇深的黑人政治領袖,隻敢口頭支持,但是到了真刀真槍投票的時候,又對於他們過於鮮明的種族烙印惴惴不安,投不下去。但是奧巴馬卻代表了全新一代的黑人政治新星,年輕,談吐得體甚至聽不出黑人口音,沒有奴隸製度的包袱,父親是純粹非洲人,祖宗上溯好幾代可能是部落酋長。拜登那些遮遮掩掩的用詞,“articulate”,“clean”,其實傳達的是一個陰暗的現實:這是一個讓白人“放心”的黑人領袖,同時又能激發美國日益壯大的少數民族無限的期待和熱情。獲得這個共識之後,民主黨領袖們紛紛押寶奧巴馬,這樣,一個根基淺薄遠離政治中心,隻有兩年參議員經驗的年輕政客,居然獲得了象小肯尼迪,南希.佩洛西,John  Kerry這樣的民主黨當權派的一致站台,而本來以為誌在必得的希拉裏卻被集體拋棄了。拿下希拉裏這個最大絆腳石後,奧巴馬在普選中摧枯拉朽般橫掃McCain,終於為黑人,為少數民族,更為全體美國人民實現了曆史的飛躍。

聊一聊那些離世或落幕的風雲人物(1)卡斯特羅之死:天下“英雄”,又弱一位

聊一聊那些離世或落幕的風雲人物(2)一個偉大時代的終結:John Glenn

聊一聊那些離世或落幕的風雲人物(3)厄運纏身周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