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裏藏的大秘密
文章來源: xibeifenglai2016-08-28 05:19:59

(《紅樓夢》是假小說之形的真史書, 作者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脂批鄭重提示“作者用史筆也。宜作史筆看。作者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字字看來皆是血”“實寫幼時往事,可傷”,“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紅樓夢》布局宏大,構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讀表麵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後的真曆史。由於書中人物事件之間皆有關聯,請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十一回《見鳳姐賈瑞起淫心》裏,朱慈炤寫了一個明確的日子“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這樣的特殊日子幾百年難遇,查萬年曆時才發現早已經有人注意到此處: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沒有任何一年的十一月三十日是冬至日。

  可這幾百年難遇的日子崇禎居然碰上了兩回! 崇禎四年和崇禎十五年都是!而崇禎十五年的冬至正是朱慈炤唯一親身經曆過的
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賈瑞賈天祥,即假文天祥,借指的是無恥的假殉國者!在“十一月三十日恰是冬至”的崇禎十五年的鬆杏之戰後洪承疇投降滿清!朱慈炤這是看著日子罵人啊!

  
   

    《崇禎遺錄》記載:”過東鬆杏失利,洪承疇全軍覆沒,傳承疇死。上震悼,命禮部具儀,欽天監擇日設壇予祭,以慰忠魂,蔭一子錦衣衛千戶,世襲。即聞承疇降,遂罷祭,仍蔭其子。”


  
   崇禎待洪承疇何等寬宥,即使是知道了洪承疇已經降清,仍然“蔭其子”!
  

     還記得元春影射的十七歲以身殉國的少年天才夏完淳義士麽?夏完淳抗清失敗被俘,洪承疇親自訊問:“童子何知,豈能稱兵叛逆?誤墮賊中耳!歸順當不失官。” 想要招降少年天才夏完淳。夏完淳裝作不知審訊大員就是洪承疇,高聲答道:“我聞亨九先生本朝人傑,鬆山、杏山之戰,血濺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動華夷。吾常慕其忠烈,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當左右差役告訴他堂上人就是洪承疇時,夏完淳更聲色俱厲地說:“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禦祭七壇,天子親臨,淚滿龍顏,群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偽托其名,以汙忠魄!”洪承疇色沮氣奪,無辭以對。夏完淳遂就義於金陵西市,年僅十七。行刑時,傲然挺立,拒不下跪。葬於鬆江城西。

 

     

      滿清的首位漢人大學士洪承疇為了鞏固滿清的統治,為清廷殷勤獻計以完善滿清的國家機器,並積極幫助滿清從文化上更好地統治漢人,建議清廷“習漢文,曉漢語”,了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並且建議尊奉“孔儒”以籠絡漢人人心,推行綏靖招安的政策以緩解滿漢矛盾,同時又大舉屠刀殘酷鎮壓屠殺大批忠於明王室的義士,為滿清坐穩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除了多爾袞範文程外,洪承疇就是滿清統治得以鞏固的最大功勞者。

 

     洪承疇原本深受崇禎寵信,他自己因此得意地在廳堂掛出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後來洪承疇在鬆杏之敗後降清,於是有人將他的這副對聯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乾隆下詔書命國史館編纂《明季貳臣傳》。洪承疇等出於“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而明順逆。今事後平情而論,若而人者,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複畏死刑生,靦顏降附,豈得複謂之完人”之理由被列入《明季貳臣傳》中。但滿清念其功大,最終洪承疇榮幸地被列為貳臣甲等,從此定性。

 

     這真是:假殉國者賈天祥,真貳臣者洪承疇!

 

 

首度破解,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紅樓隱史》。